北京冬奥公园迎来开园一周年 接待游客100万人次
北京石景山官方发布 2022-09-29 08:42

9月29日,北京冬奥公园迎来开园一周年,已累计接待游客突破100多万人次。

持续推动“园林绿化”向“生态建设”升级,一年前,石景山区“南大荒”蝶变为冬奥公园,“山、河、轴、链、园”生态格局初显。一年后,在“后冬奥时代”,冬奥公园成为“一起向未来”的京西复兴新地标!

缝合边界

当“十里钢城”遇上“山水交织”

“永定河出西山,碧水环绕北京湾”,永定河是北京城的母亲河,她哺育和滋养了北京城,首钢也因河而生,由于园区多组团格局发展,使得园区与河道的关系日渐疏离。在冬奥契机下,伴随着丰沙铁路入地、长安街西延等工程,老园区即将再次与永定河相遇,这是一场新时代的对话。

走进冬奥公园,还能依稀看见铁路遗址散落、河道横纵交错、厂房原址横亘,这一切的一切都在告诉人们,这场对话的艰辛与不易。如何巧琢天工地将这场相遇演绎,如何就地取材“缝合”割裂空间,成为冬奥公园建设的首要任务。

为此,作为冬奥公园的建设者中国铁建会同设计方一起,深挖“南大荒”本身的资源禀赋,打破首钢厂区围墙阻隔,在这条狭长的带状空间上逐一落子。

2021年11月

露天剧场、非标准体育场、亲子活动场等主题空间的建成完工,丰沙记忆、织梦奥运、生活聚场、冰雪童趣四个主题场所及30多个景观节点开放亮相。

2021年12月

北京冬奥公园内位于首钢滑雪大跳台西北侧标志性景观节点“冬奥之环”正式亮相。

2022年4月

冬奥公园于高线公园、冰雪森林和首钢大桥三处,与首钢园实现互联互通。

至此,工业遗存正式与自然山水相遇相生。冬奥公园将“冬奥”“永定河”“西山”“首钢工业”四种元素融合,串联起过去被围墙、道路、铁路等割裂的城市空间界面,重点打通左岸空间与首钢园区之间的堵点,实现互联互通,石景山也实现了由背河发展转向拥河而生。

以文化境

让“工业锈带”幻化“历史荟聚”

石景山区一直注重统筹西部山、水、泉、林、寺等自然与历史人文要素的协同共生,作为冬奥公园的建设者和运营者中国铁建也严格秉持这一理念,通过学习设计项目组前期挖掘整合的历史资料,由此生发出四个主题文化运营策略。

中国铁建延续生态为底、以文化境的项目原有设计理念,结合防洪防汛的永定河水利文化、引水自流的永定河农耕文化、铁色记忆的首钢工业文化和工业货运的丰沙铁路文化,在冬奥公园内设置多个节点:

1、重塑石卢灌渠、庞村铁牛两个永定历史遗存;

2、以冬奥之名,借冬奥之环的巨构景观,让钢铁工业的激进与水绿相生的诗意遇见;

3、火车乐园致敬老丰沙铁路线,铁建发展对两节火车厢进行了再改造,未来将作为咖啡吧、水吧来运营,为公园提供必要的公共服务设施,同时与桥间天地等景观打造工业风节点;

4、修复改造的养三老站、记忆纽带再现铁路风景。

凡此种种,看似割裂的文化,却又互为表里、交错相融,使得冬奥公园的底蕴变得深厚,也丰富了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的建设内涵。

移步异景

于“景观三段”勾勒“生态五景”

冬奥公园在建设之初,就已构思全周期、全时段的生态景观展示带,依托其独特的三段式地理条件,打造主题鲜明、色彩丰富的“生态五景”。

3-4月

公园南部城市森林区的“轨迹花海”沿着丰沙铁路,渲染成一幅“可爱深红爱浅红”的春日芳菲图。

5-9月

公园北部郊野湿地区的“高井花海”在高井沟入永定河口处,铺洒下朦胧梦幻、魅力独特的蓝紫色浪漫。

7-8月

公园中部工业遗址景观区的“莲湖花溪”,衬着滨水空间,绘就盈盈湖畔、灼灼莲华、浅浅鱼游的夏日花溪美景。

10-11月

公园中部工业遗址景观区的“红叶大道”在古朴的丰沙铁路两侧,映射出秋日阳光、红叶浸染

10-12月

公园南部城市森林区的“炫彩大道”,元宝枫搭配彩叶浓郁绚丽,每一抹颜色都充满了温暖而迷人的秋意。

全龄共享

借“冬奥遗产”延续“全民活力”

2022年2月2日,冬奥火炬传递第二站来到了冬奥公园。王濛等371名火炬手沿着园内马拉松路线进行火炬传递。

后冬奥时代,传承冬奥文化、点燃全民运动热情,进一步保持和推动“人民奥运”,实现冬奥遗产利用效益最大化,成为冬奥公园的新任务。

国家体育总局冬运中心在冬奥公园举办“冰雪向未来”群众性冰雪主题活动,武大靖、苏翊鸣等中国冰雪运动健儿在铁建发展规划的“中国冰雪冠军林”种下18棵国槐和白皮松,带动了更多市民来到冬奥公园、参与运动的热情。

作为拥有市内首条全封闭跑马路线的公园,冬奥公园还承办了“追逐梦想行动”、“能源环保公益跑”“金地悦跑”等公益主题活动,以此吸引更多热爱健身跑步的市民前来打卡,体验在水绿相生、城景渗透的滨水空间中奔跑的惬意。

铁建发展作为运营方,未来将会同石景山区一起,依托现有的跑马文化,培育公园内“体育+”产业生态,重点发展体育商贸、体育会展、体育旅游等多元业态,将全民运动、全龄共享、全年参与烙印成冬奥公园新IP。

走在冬奥之环的坡道上,1080°的山水画卷也随着人们的转向而徐徐展开。冬奥公园给人们提供了一种自然与城市偶遇的新方式,原来废弃的工业用地已经变成了百姓共享的生态绿地,人们在桥间天地见证“长安街与永定河的相遇”,也在光影廊架下感受历史的底色。

编辑/谭卫平

相关阅读
北京52处公园“拆栏透绿”融入城市:不见门区,更没有围栏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2-09-30
核酸采样时发现部分孩子舌系带过短?医生提醒家长不要忽视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2-09-30
神奇!割草采摘不用人,现代农业长这样
北京海淀官方发布 2022-09-30
车在花中走 人在画中游 城市副中心11条“花香大道”上新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2-09-30
北京长安街延长线实施景观照明提升工程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2-09-3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