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快评|“救人不避嫌”应成社会普遍共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9-27 15:28

9月25日上午,上海某市场内发生的一幕在网上刷屏:一名女童手扒扶梯双脚悬空,情况十分危急,好在两名男子挺身而出,将女童解救下来。参与救人的男子丁先生是该市场里的一名商户,他没想到救人却遭网暴,“有人说我救人的速度慢了,还有人说我拉小女孩起来时,手放的位置不对……”丁先生表示,经过这次事情后,他感觉个别网友的网络暴力很可怕。

对于危难时刻果断出手施救他人的行为,社会从来都不吝掌声,但偶尔也会出现吹毛求疵的声音,比如认为救治速度不快、急救手法错误等,有人甚至怀疑救人者“动机不良”,等等。对于医务人员参与急救,常常会有同行对急救细节进行分析,从而找出瑕疵,认为有些急救操作不符合医学教课书要求等。这次丁先生参与紧急施救后,除了有人认为丁先生动作缓慢之外,还有人认为,丁先生的手托到小女孩的屁股上,有“揩油”之嫌。

但是只要站在施救者的角度想不想,就应该认识到,情急之下,哪有时间想那么多?施救争分夺秒,容不得半点犹豫,思虑太多,必然会畏首畏脚,最终导致遗憾收场。从常识上看,对于悬空者,托举臀部是最稳妥可靠的做法,因为人体的重心就在臀部。假如施救者是一位女性,想必也会如此施救,因此某些人对丁先生的指责毫无道理。退一步讲,即使丁先生触碰到女孩更敏感的身体部位,只要对施救有利,丁先生就不应受到苛责。

不少人在外突遇紧急情况,需要自己上前施救时,由于担心自己的施救不够专业,因此不敢出手。人言可畏,对施救者吹毛求疵,将进一步加剧这类顾虑。这不仅起不到鼓励人们施救的作用,反而会适得其反,让人望而却步。更要看到,有些施救需要迅速暴露被救者的身体,或展开身体接触,比如为中暑者、烧伤者迅速撕开内衣,为呼吸心跳骤停的病人迅速实施口对口人工呼吸等,假如施救者顾虑太多,就很容易错失良机,因“避嫌”而导致施救失败,甚至根本就不敢出手施救。

正如民间有言,“孩子不避父母,病人不避大夫”。当医生完全出于治病目的,需要患者暴露身体敏感部位时,患者通常能够给予理解和配合。其实,救人也应该不避嫌,施救者要尽量选择最科学合理的施救方法,但也不应过于纠结。把顾虑抛之脑后,果断向他人施以援手,才是优先选择。这个道理也适用于对异性施救,在紧急情况下,施救者对于男女身体接触等也不应有过多顾虑,不能因为对方是异性就不敢采取紧急施救措施。

“救人不避嫌”应成社会普遍共识。除了施救者要敢于担当和果断做出决定之外,更需要旁观者宽容看待、口下留德。当施救过程中出现身体接触等现象时,切莫先入为主,在缺乏有力证据的情况下,把别人往龌龊处想。

同时也要看到,实际操作中,“教课书式”的完美施救少之又少,民众对不太规范的操作应给予更多理解。如此才能体现社会的包容与进步,也有利于更多人见贤思齐,在紧急时刻该出手施救就出手。

文/秋实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相关阅读
北青快评 | 期待教科书式让道蔚然成风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26
北青快评 | 6岁女孩用海姆立克法救下3岁妹妹,人人会急救并非难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8-24
北青快评|外卖员背着AED上班,让“救”在身边成现实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7-23
北青快评 | 普及“救命神器”还需普及“救命神技”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7-12
北青快评 | 莫因救人者身份否认见义勇为的正面价值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7-10
北青快评 | 善待和尊重护士应成为全社会共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11
北青快评 | 船老大救16人获奖25万,温暖义举彰显人间大爱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16
北青快评 | 让“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蔚然成风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2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