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半两财经 | 26家银行退出理财发行市场 理财公司为何成银行理财主角?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9-08 09:32

你有没有发现,现在的银行理财产品越来越多是“某某理财”发行,而不是“某某银行”发行。近日,中信建投发布银行业研究报告指出,今年上半年发行理财产品的银行机构数量显著减少,预计有26家中小银行退出理财发行市场。

数据显示,2022年6月末,理财公司存续的理财产品存续余额为19.14万亿元,市场规模占比65.66%,较2021年年末提高6.38%。目前30家已获批筹建或开业的理财公司已毫无疑问成为银行理财市场的主角。

上半年发行理财产品的银行减少26家

中信建投银行业首席分析师杨荣指出,2021年年末,全市场总计有301家银行机构发行理财产品,,其中有22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在2021年成立,自然发行理财产品的银行机构是279家。2022年6月底,全市场总计有253家银行机构和25家银行理财公司发行理财产品,各类型银行发行理财产品余额不再公布。自然,在今年上半年发行理财产品的银行机构减少26家,预计主要是部分城商行和农商行已经不再发行理财产品,逐步推出理财市场。

事实上,近几年发行银行理财产品的银行数量一直在减少。中国理财网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银行理财产品存续机构的数量有562家,当时还没有理财公司这一角色,所以全部是商业银行。资管新规征求意见稿发布的2018年,此数字下降到403家,当年就减少了159家;而到了2021年年底,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银行理财存续机构数变为325家,其中商业银行301家,理财公司24家。业内人士普遍预计到年底存续有理财产品的商业银行家数会继续下降。

监管要求银行应当通过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子公司开展理财业务

2018年4月,央行等四部门重磅推出《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资管新规”)。5个月后,银保监会发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理财新规”)也正式出台。“资管新规”要求“主营业务不包括资管业务的金融机构应当设立子公司开展资管业务”,“理财新规”进一步规定“商业银行应当通过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子公司开展理财业务。暂不具备条件的,商业银行总行应当设立理财业务专营部门,对理财业务实行集中统一经营管理。”

当年12月,银保监会依据以上两个新规,又发布实施《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银保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国际上,商业银行以下设子公司开展资管业务是较为通行的做法。商业银行设立理财子公司开展资管业务,有利于强化银行理财业务风险隔离,推动银行理财回归资管业务本源,逐步有序打破刚性兑付,更好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有利于优化组织管理体系,建立符合资管业务特点的风控制度和激励机制,促进理财业务规范转型;同时,也有助于培育和壮大机构投资者队伍,引导理财资金以合法、规范形式进入金融市场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该负责人当时还称,商业银行可以结合战略规划和自身条件,按照商业自愿原则,通过设立理财子公司开展资管业务,也可以选择不新设理财子公司,而是将理财业务整合到已开展资管业务的其他附属机构。商业银行通过子公司展业后,银行自身不再开展理财业务(继续处置存量理财产品除外)。同时,理财子公司应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有效防范经营风险向母行传染。

银行理财子公司正加速进场

在《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实施之后,各类银行热情高涨,很快就有20多家银行公告拟成立理财子公司。

今年8月25日,北京银行发布公告称,北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获准筹建。这是今年年内银保监会批准筹建的第一家银行理财子公司。自2019年5月以来,全国已有30家银行理财子公司获批筹建,包括国有大行6家、股份行11家、城商行8家、农商行1家、合资4家。

9月5日晚,渤海银行发布公告称,银保监会已批准该行全资子公司渤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开业。早在去年4月,渤海银行理财子便正式获批筹建,时隔14个月后,开业批复终于落地。渤银理财就此成为第29家获批开业的理财子公司。至此,12家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中,除浙商银行理财子公司尚未获批筹建外,其余11家全部获批开业。

从趋势来看,银行理财子公司正在加速入场。2019年5月,国内首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建设银行全资子公司建信理财获批开业。到2021年年末,国内已有29家理财公司获批筹建,22家正式开业,其中去年正式开业的只有广银理财和贝莱德建信理财。截至目前,年内已有1家理财公司即北银理财获批筹建,7家理财公司获批开业,分别是上银理财、浦银理财、施罗德交银理财、高盛工银理财、渤银理财、恒丰理财和民生理财。

招商证券分析师廖志明预计,未来将有50家左右的理财公司,没有成立理财公司的中小银行将逐步退出理财业务,“可以说,银行理财已经进入理财公司时代,揭开了规范发展的新序幕”。

理财公司蛋糕越做越大 市场规模占比超六成

《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1年)》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银行理财市场规模达到29万亿元,同比增长12.14%;银行理财投资者数量达8130万个,同比增长95.31%;银行理财全年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近1万亿元。最近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银行理财子公司存续产品规模已增至19.14万亿元,同比增长91.21%,较年初提高11%,增速持续提高。

与此同时,理财子公司的市场份额也显著提升。截至2021年末,理财公司存续的理财产品存续余额为17.19万亿元,市场规模占比59.28%,相较2021上半年压降1.72个百分点。2022年6月末,理财公司的市场规模占比达到65.66%,较2021年年末提高6.38%。

杨荣分析认为,理财公司市场份额提升一方面是因为中小银行理财产品发行受限后,银行理财公司的产品发行节奏在加快;另一方面是因为中小银行在加快代销理财公司的产品。

他预计,2022年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将保持正增长,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中小银行转型代销,助力理财规模增长;二是在本年权益市场震荡和结构性行情下,投资者对安全性资产的偏好在持续回升;三是各类创新型理财产品在不断涌现,规模在持续提高,比如:养老理财、ESG理财产品等。

银行自营产品数量越来越少   起投金额比理财公司产品高

目前来看,已经设立的理财子公司的银行仍有少量理财产品由母行自己运营。截至2022年6月末,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理财公司理财规模分别为1.08、4.19、3.47、1.20、19.14万亿元,分别占理财规模的3.71%、14.36%、11.90%、4.13%、65.65%。除农商行外,其他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规模较年初均有所下降。

北青报记者发现 ,目前银行自营的产品数量少、门槛高,投资期限也长。以工行为例,工行手机银行显示,目前在售的只有四款自营产品,认购门槛最低为5万元 ,最高为50万元,最短期限为189天;而工行代销的工银理财的产品数量很多,1元起购,从活钱到3年期的都有,选择余地很大。

交行自营的产品目前也只有两款,1万元起投,交行代销的交银理财、招银理财、兴银理财8家理财公司的产品都是最低1元起投,品种十分丰富。

廖志明指出,理财公司产品中,部分为母行划转,母行划转规模占比37.06%,理财公司自主发行产品规模占比62.94%。他认为,随着新理财公司陆续开业,理财公司将继续承接母行的理财产品,理财公司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提升,未来理财业务将主要由理财公司开展,大行、股份行、城商行等商业银行理财规模占比将进一步下降。

银行理财公司热衷合作代销

“我在招行也能买到其他银行的理财产品,选择多了,也方便,不用再开其他银行的手机银行。”东城市民赵先生近日在招行 APP上选购理财产品时发出如此感叹。

北青报记者发现,赵先生所提的“其他银行的理财产品”其实就是工银理财、交银理财、中银理财、建信理财等理财公司由招行代销的理财产品。目前,除招银理财外,招行手机银行还代销9家银行理财公司的产品 。而在工行APP上,除了工银理财的产品,也能买到中银理财、招银理财的产品。

“理财业务合作代销成为趋势。”杨荣指出,截至2021年末,有存续产品的21家理财公司均与代销机构开展了合作,代销产品余额共计17.07万亿元。具体来看,3家理财公司的理财产品仅由母行代销,18家理财公司的理财产品除母行代销外,还打通了其他银行的代销渠道,平均每家理财公司约有14家合作代销机构。2022年上半年,有存续产品的25家理财公司均与代销机构开展了合作,代销产品余额共计18.95万亿元。具体来看,3家理财公司的理财产品仅由母行代销,22家理财公司的理财产品除母行代销外,还打通了其他银行的代销渠道。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含信息网络传播权)归属北京青年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程婕
编辑/田野

相关阅读
14家银行理财公司业绩出炉!招银理财、兴银理财资管规模居前
每日经济新闻 2024-04-02
银行理财公司增至32家 2024年理财市场将如何变化?
第一财经 2024-01-06
中银协秘书长刘峰:银行理财已经基本完成各项整改任务
澎湃新闻 2023-08-12
目前已获批开业的理财公司达30家 银行理财市场加速扩容
经济日报 2022-11-13
拓展“朋友圈” 银行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2-08-2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