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数字文化产业高端沙龙圆满举办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9-08 09:27

9月7日,由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管委会联合北京市朝阳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心主办的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数字文化高端沙龙活动在京举办。活动以“新业态 新模式 新机遇——数字文化产业发展趋势与展望”为主题,由线上线下同步进行。据悉,该活动为2022年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发展论坛分项活动之一,活动重点聚焦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探讨在数字技术持续赋能文化产业迭代升级过程中,数字文化产业面临的新一轮发展机遇和挑战,为实验区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锚定前进方向。

大咖云集,共议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

活动现场,投资北京国际有限公司研究中心主任李道今通过演讲的形式,对当前数字经济和文化产业发展进行说明阐述,并以前瞻性的思维加以分析。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传媒研究所所长郭万超从专业角度切入主题,描绘了数字文化新业态未来的发展前景。中科天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执行CEO秦田从实践角度,就数字智能技术提升文化的全感官体验进行深入分析。

圆桌对话环节中,迈吉客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创始人伏英娜、北京果壳互动科技传媒有限公司市场负责人蒋江、腾讯音乐集团公共事务部总监牛鸿飞、保林叔叔讲故事创始人周保林等行业内领军人物齐聚一堂,进行思维碰撞,围绕数字文化产业的核心、未来发展方向选择、新模式探索等主题深入探讨,各抒己见,为实验区数字文化产业的发展问诊把脉、建言献策,共同探索数字经济时代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培育文化新业态,文创实验区数字技术应用新场景不断“解锁”

“当前,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的深入实施,进一步推动了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以数字技术和互联网为依托的新型文化业态蓬勃兴起,成为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只有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培育壮大新型文化业态,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产业,才能顺应时代,持续提升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国家文创实验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国家文创实验区成立八年来,一直致力于培育新模式新业态,着力培育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深入推进文化科技融合发展,强化科技文化相互赋能,积极推动文化产业升级发展。2020年北京市出台《关于加快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核心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围绕创新体制机制、构建高质量文化生态等形成18条政策举措,这是北京市级层面继出台文化产业综合性政策及细分行业政策之后,首次针对全市文化产业发展重点区域单独出台的综合性文件,是全市文化产业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发挥“试验田”作用,服务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和文化产业的创新格局。国家文创实验区出台实施促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30条”等一系列政策,促进了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高新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创新应用,培育壮大了网络新视听、数字文旅、数字音乐、数字出版等文化新业态,推动实验区科创能级和文化活力不断提升。率先制定出台了北京市首个《文化创意企业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指南》,“指南”针对文创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系统梳理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的组织与实施、认定条件、认定程序、享受政策优惠及认定成功的后续工作,对区域内文化企业争取科技政策支持提供了重要路径。目前,区域内已有300余家文化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成为驱动区域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重要引擎。

国家文创实验区坚持不断“解锁”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新场景。主动把握新技术、新产业、新潮流变革趋势,紧抓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机遇,深入实施“文化+”战略,实施了培育龙头企业的“蜂鸟计划”助飞行动,五批次共认定923家“蜂鸟企业”,引进了国家级5G新媒体平台企业央视频,培育了掌阅科技、爱上电视等一批数字文化龙头企业,思维造物、太合音乐、影谱科技等数字新兴业态的“独角兽企业”,汇聚了时趣互动等一批文化科技企业,使实验区的创意氛围和文化活力得到不断提升。并深入实施“园区品质提升行动”,将中国出版创意产业基地打造为文化科技特色园区,推动东枫德必人工智能创新基地建设成为新型科技智慧园区,在这些园区内涌现出了网络新视听、数字文旅、数字音乐、数字出版等文化新业态,“文化+科技”已成为园区发展新趋势。据国家文创实验区相关负责人介绍,“2021年,国家文创实验区数字文化产业实现收入485.4亿元,占实验区规模以上文化产业收入的32.5%。2022年上半年,实现收入250.7亿元,同比增长28.8%,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争做“排头兵”,文创实验区打造全国数字文化产业重要承载区

“随着以互联网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一代技术与文化产业的融合逐步加深,文化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将不断涌现,这为文化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国家文创实验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国家文创实验区将继续紧抓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高新技术发展机遇,积极构建以文化传媒、数字内容、电竞游戏等为支撑的高端产业体系,大力引进基于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的移动新媒体、数字文化产业等新兴产业,打造全国数字文化产业重要承载区。

接下来,国家文创实验区将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文化和旅游部《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文件要求,依托区域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品牌优势,深入推进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水平建设连接首都功能核心区与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文化科技创新发展廊道”, 全力以赴推进文化产业数字化进程,到“十四五”时期末,基本建成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形成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立体覆盖的文化服务供给体系,助力北京市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努力建设国际数字文化引领中心、国际时尚文化消费中心、国际文化传播交互中心、国际文化资源汇聚中心,全力将实验区建成全国文化产业改革探索区、全国文化经济政策先行区、全国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更好服务首都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示范引领全国文化产业创新发展。

文/北青社区报 王成

编辑/赵亚辉

相关阅读
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举办“4·26”知识产权周系列活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23
“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提升计划”发布:5年内将打造10家百亿级示范园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19
2023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发展大会10月19日举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17
数字新业态 文化新国门 2023北京大兴文化产业推介会举办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8-30
朝阳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首次亮相深圳文博会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6-0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