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浅浅申请加入中国作协引发的一路争议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9-02 18:11

当代文坛大家贾平凹之女贾浅浅拟入中国作协会员所引发的争议,有了结果。9月2日,中国作协发布《关于2022年会员发展情况的说明》,透露中国作协书记处认真听取各方意见后,研究决定不将贾浅浅列入2022年新会员名单。

据介绍,根据中国作家协会章程和入会办法要求,个人提出入会申请,应由省级作协等团体会员单位推荐,中央和国家机关的申请者应由两名个人会员推荐。对于从事文学创作的申请者,应符合下列申请条件之一:在中国大陆公开出版独立创作的文学作品不少于3部;在全国公开发行的文学期刊或报纸,发表作品不少于15万字,并在中国大陆公开出版独立创作的文学作品不少于1部;在全国公开发行的文学期刊或报纸,发表作品不少于30万字。会员发展申请审批程序包括网上填写申请、团体会员单位同意推荐、专家咨询、书记处同意公示、书记处审批公布等环节。

2022年共有2211人符合入会申请条件。中国作协组织专家咨询评议,经投票产生推荐入会名单。8月16日,中国作协书记处同意将名单予以公示,征询社会意见。名单公示后,引起广泛关注。其中,贾浅浅引发争议。中国作协书记处认真听取各方意见后,研究决定不将贾浅浅列入2022年新会员名单。

北青报记者梳理后发现,对贾浅浅的质疑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是对其诗歌水平的质疑。2021年初,一篇名为《唐小林:贾浅浅爆红,突显诗坛乱象》的文章引发网友对贾浅浅的质疑。唐小林在文中批评贾浅浅诗歌是“回车键分行写作”,“这种白开水似的‘浅浅体’诗歌,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把无聊当有趣,把废话分成行——仿佛是一路狂按回车键的产物。”

在这篇文章中,唐小林毫不客气批评贾浅浅的作品走红,其背后是“各路文学名家和诗人积极为贾浅浅的诗歌撰写评论,溜须拍马。”因为他读了贾浅浅的诗歌,认为她的诗歌不仅是“回车键写作”,而且还特别重口味,喜欢将屎尿入诗。这篇批评文章随后很快点燃舆论场,网友们纷纷开始讨论何为诗歌之美、诗歌中出现“屎尿屁”是否合适、甚至开始在网上发起“浅浅体”的模仿大赛,“浅浅体”风格再加上“贾平凹之女”的标签,让事件进一步发酵。据统计,“贾平凹女儿发表的诗歌引质疑”微博话题阅读数已达6亿,有网友称之为“屎尿屁文学”。

对贾浅浅的第二种质疑,主要是她的文二代身份及她所研究的学术论文豪不避嫌,大多与她父亲贾平凹作品有关。据西北大学文学院官网学人风采一栏显示:1979年11月出生的贾浅浅2018年9月—至今为西北大学中文系现当代在读博士,她还是西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诗歌。

贾浅浅的履历还显示了她近年来的主要科研成果:论文类总共7篇,其中4篇与父亲贾平凹有关,分别为:《生命的言说与意义—试论贾平凹的书法创作》(发表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2014年6月);《文学视域下贾平凹绘画艺术研究》(发表于《文艺争鸣》,2014年7月);《历史与文学的双重变奏—贾平凹《古璐》的叙事策略》《文艺争鸣》(发表于2017年7月);《写给父亲的一封信》(发表于《文艺争鸣》,2018年2月)。

另外,贾浅浅仅有的两部著作,一部为25万字的选编《贾平凹散文精选》;一部为2.2万字诗集《第一百个夜晚》课题类。除此,贾浅浅还申报了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课题为《贾平凹书画与文学艺术精神关联性研究》。

对此,网上有声音质疑贾浅浅作为一个“文二代”,可谓是把父亲的资源利用得淋漓尽致。也有业内人士认为,贾浅浅作为文学院副教授,她研究身为文坛大家的父亲贾平凹作品本身没毛病,问题就出在她的研究视野过于狭窄,乏善可陈,跳脱不出她的生活圈子,体现不出多元的学术研究水平。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恩杰
编辑/贺梦禹

相关阅读
71个空白县有了中国作协会员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24
中国作协“作家活动周”在京举办 45位作协新会员“回家”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29
网红外卖诗人王计兵成中国作协新会员,抄袭他人作品的王忠民落榜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10
中国作协国际文学交流中心(南京)揭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2-09
一本书售价662.5元,贾浅浅诗集《椰子里的内陆湖》价格被炒高
扬子晚报 2022-09-0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