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2022年全国科技活动周主场活动暨北京科技周在城市绿心公园启动。这是北京科技周首次在城市副中心设主场。小到芯片,大到C919驾驶舱,多种多样的展项充分展示了“创新之城”的魅力。
室内主题展以“创新发展、北京争先”为脉络,全面展现北京核心技术攻关和战略科技力量、产业新动能培育和全域应用场景构建、创新要素优化配置以及开放创新生态营造等方面的领先科技成果,彰显科技自立自强的北京担当。重点展示了“三城一区”建设进展以及人工智能芯片、通信、脑科学前沿、双碳、生物制药、医疗器械、元宇宙等领域的关键或核心技术成果。户外互动展采用场景化设计、体验性互动的展览形式,设置“创新之城”、“双奥之城”、“绿色之城”、“魅力通州”四个板块,通过VR(虚拟现实)/AR(增强显示)等技术,使观众能够亲身体验C919驾驶舱、飞船发射和返回等,做到科普互动性强、体验性好、老百姓喜闻乐见。
北京青年报记者在现场看到,最能吸引小观众的总是机器人。“AI小科机器人”拥有“AI科普数字脑”,不仅能回答各类科普问题、写诗、作画,和用户带情感和角色的聊天,还可以在科技馆、展览馆、博物馆等开阔场景下自动寻路,跟随、讲解等,像一个真实的科普传播工作者一样工作。不远处,能灵活跑跳的机器狗甚至让小朋友骑在了自己背上。
与小观众相比,观众中的专业人士更关注展出的最新尖端科技创新。其中,人工智能芯片是用于算法加速的专用芯片,也被称为AI加速器或计算卡,是实现人工智能算法的硬件基础。北京市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关键底层技术突破,培育了多家AI芯片头部企业和创新企业,形成寒武纪“云边端”全覆盖的系列AI芯片产品、百度昆仑系列AI加速芯片、灵汐科技类脑芯片“领启KA200”、他山科技AI触觉感知芯片、光计算芯片等自主创新成果,部分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我国人工智能底层技术自主可控贡献了“北京方案”。
绿色环保主题的展项也受到高度关注。亿华通240kW氢燃料电池发动机是首款额定功率超过200kW的单系统车用燃料电池发动机,产品质量功率密度达820W/kg。产品采用交流阻抗、综合热管理等自主集成技术,实现氢燃料电池发动机氢、空、水、热、电等内部系统高效协同控制,具有高功率、高响应、高集成、高经济等特点。作为G系列燃料电池发动机最新产品,G20+成功研发大幅拓展了燃料电池技术应用场景。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雷嘉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黄亮
编辑/谭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