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22次列车疫情发生后,市委书记、市长紧急部署
政知见
2022-08-19
+ 关注

这几天,8月15日自西藏拉萨始发、8月17日终到北京西站的Z22次列车备受外界关注。

据“中国铁路”消息,8月17日,拉萨至北京的Z22次列车经停石家庄北站,在下车乘客“落地检”及后续排查检测中,发现12名旅客新冠病毒核酸结果阳性。

Z22次列车由西藏拉萨站开往北京西站,共有10站,全程耗时约40小时28分钟,途经多个省份。之后,多地急寻找Z22次列车乘客。

据中国新闻网8月19日下午报道,截至目前,与Z22次列车有关的阳性人员已至少有29例。

这29例病例包括北京2例、河北13例、河南5例、山西7例、山东1例、甘肃1例等。

目前,河北查出的病例最多:

8月17日,河北省沧州市新增2例无症状感染者,系8月15日自西藏拉萨返沧人员,2人系母女关系。2名感染者均于8月15日16:00,乘坐Z22次列车。

8月18日,河北省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1例,均为8月17日经停河北省的某列车乘客,其中沧州市6例(献县4例、河间市2例)、石家庄市3例(桥西区2例、晋州市1例)、衡水市1例(深州市)、邯郸市1例(肥乡区)。

据“献县发布”通报:献县新增的4例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均系8月17日自西藏拉萨返沧人员,曾于8月15日16:00乘坐自西藏拉萨至石家庄北站的Z22次列车。

河北目前的病例中,沧州市发现的病例最多。

政知君注意到,8月18日晚,沧州市召开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暨视频调度会议。

报道提到,沧州市委书记康彦民主持会议并讲话。报道还披露,沧州市市长向辉,市委副书记张效春在献县分会场出席会议。

沧州的会议提到,要突出强化暑期返校返岗人员防控,对中高风险地区返沧人员,全面掌握动态信息,逐人建立出行信息台账,落实提前报备制度和包联责任。

要突出盯紧交通路口、卡口、场站等重点部位,紧盯中高风险地区来沧返沧车辆和人员,严格执行“两码两证”查验制度和落地核酸检测。

除了沧州之外,衡水市在8月18日晚也召开了会议,衡水市委书记吴晓华部署。

他提到,“闭环转运重点涉疫风险区来衡返衡人员”“严格采取核酸检测‘落地即检’、单人单管和‘点对点’闭环转运措施,坚决守住‘外防输入’关口。”“严查严管交通卡口,坚持人防技防结合,筑牢疫情防控坚固防线”等。

除了河北之外,山西相关地方也召开了会议。

据山西省卫健委网站消息,8月18日,山西省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例(晋城市城区1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5例(晋城市城区4例、运城市新绛县1例)。

另据通报,山西太原18日发现1名初筛阳性人员,系乘坐8月17日Z22次列车返并人员。

另据太原、晋城、运城等地通报,新增病例均为Z22次列车乘客。

据《太行日报》报道,8月19日上午,山西晋城市委书记王震主持召开市委专题会议,听取城区、泽州县Z22次列车疫情应急处置情况,市长薛明耀出席会议并提出具体要求。

王震 资料图

王震提到,Z22次列车疫情发生后,晋城市委市政府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机制,迅速进入应战状态,争分夺秒开展流调溯源、隔离转运、区域管控、核酸检测等应急处置工作。

他要求,各级各部门要采取最严措施,持续查堵漏洞,坚决斩断传播链条,防止疫情扩散蔓延,全力守好“晋城阵地”。

王震还提到,突出抓好重点人员排查管控、重点场所从严防范、重点环节全流程监管,严防疫情扩散和外溢。

8月19日,山西省太原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提到,太原市已于8月17日连夜追踪排查Z22次列车太原站下车旅客96名。

“其中,目的地为太原市的38人已全部集中隔离,并预防性服用中药,1人核酸检测阳性;其余58人中转至外地,已同步推送协查函进行追踪管控,5人到达晋城后核酸检测阳性、1人到达运城后核酸检测阳性。”

另外,针对西藏、新疆疫情形势,经太原市疫情防控专家组研判,对8月18日经停太原的Z22次列车87名旅客,分类实施隔离管控,连续2次核检均为阴性;对新疆始发的Z70次列车278名旅客就地实施分类管控,首轮核检均为阴性。

资料 | 新华社 人民网 央视等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北京青年报独家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孟亚旭
编辑/赵红信
校对/葛冬春

相关阅读
K396次、Z180次、K1178次列车紧急救援记
中国铁路 2023-08-02
北京昌平区新增1名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曾乘坐G1086次列车返京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0-28
呼和浩特现有阳性感染者超2300例 武汉近期报告多例感染者关联Z136次列车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0-08
山西太原复盘4条疫情传播链条 公共场所核酸查验从“5”改“3”
中国新闻网 2022-08-27
山西通报四起输入性疫情情况 存在多个感染链条
中国新闻网 2022-08-2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