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头部车企“新生存”指南
盖世汽车网 2022-08-13 07:20 阅读量:36302

不止一位大佬说过,未来或许只有3-4家中国品牌汽车可以活下来。相比吉利、长城等头部,非头部活下来的概率要小得多,之间的竞争也更为激烈和残酷。

为了活下来,非头部车企可以怎么努力?

非头部车企正在探索“新生存”模式。小康股份彻底“绑死”华为,为此更名赛力斯;海马“卖房”自救,并欲紧抓海南新能源政策发展风口;江淮押注大众(安徽)新能源汽车项目,蹭“思皓”流量,发布思皓乘用车品牌(涵盖燃油和新能源产品)。

在现有生存危机暂解的情况下,赛力斯等必须面对一个现实问题:如何凭自身力量立足汽车行业?

或许聚焦细分市场,走个性化需求路线是一条出路。消费结构升级催生差异化、个性化等新消费需求,致使汽车市场越来越细化,比如改装车市场、女性市场、精英市场、旅行车市场等。目前大众市场基本上都是头部车企的天下,而在细分市场格局未定前,非头部也有一战之力。

非头部车企可借鉴蔚来、小鹏和理想等新势力的成长之路。明明根基远不如传统车企,却能在短时间内就立稳新能源汽车市场,新势力靠的就是打差异化、个性化战略。新势力通过提供高质服务,满足用户的智能化需求,在精英用户圈层获得了青睐,并逐渐辐射向大众市场。

相比头部车企,非头部依靠自身打造品牌或是产品的过程更不容易,耗费的周期可能更长,但为了增加活下去的概率,甚至跻身头部的机会,总是值得的。

编辑/赵一棠

相关阅读
车企的钱,都被这帮挖矿的赚走了
盖世汽车网 2022-09-06
汽车品类创新,自嗨还是出路?
汽车之家 2022-08-14
马斯克回应福特CEO叫阵:我有Cybertruck了
盖世汽车网 2022-08-14
汽车订阅制原来是究极薅羊毛?
盖世汽车网 2022-08-13
“特斯拉杀手”Rivian,亏损扩大三倍
盖世汽车网 2022-08-1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