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高德地图,搜索“乡村是座博物馆”或“乡村旅游地图”,即可进入“乡村是座博物馆”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推荐地图,浏览线路周边乡村旅游重点村,并导航前往。
文化和旅游部、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日前联合推出128条“乡村是座博物馆”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该系列精品线路中不仅有主要乡村旅游点、行程路线的介绍,还特别增加了特色农产品等信息,成为人们参加乡村旅游的向导。
进入暑期以来,乡村旅游持续火热,带动了许多农产品快速成为乡村旅游产品,既为乡村旅游增加了新看点、新卖点,也促进旅游业与农业更好地融合,推动乡村振兴不断走深走实。
农特产品销路好
“粉条香,红薯甜,还有特产栗蘑酱……”河北省迁西县青山关景区里,阵阵吆喝声让过往游客停下脚步,上前选购当地特色农产品。
青山关位于迁西县北部,坐落在大青山腹地,万里长城从此蜿蜒而过,它是国家4A级景区,也是河北省第一批乡村旅游示范点。板栗是迁西的重要农产品,常年产量达8万吨,“迁西板栗”品牌价值达到26.4亿元,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此外,迁西栗蘑等特色农产品也享有盛名,迁西被评为中国最具农业投资价值县、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此次在青山关景区内展销一批农特产品,也是为了借着暑期旅游旺季,拓展农特产品销售渠道,提升产品知名度。
今年暑期,很多地方都将农特产品销售点设在景区里。近日,吉林省通化市在佟佳江旅游度假区内举办“助力乡村振兴农特产品进景区”活动,参展的20余家企业准备了近百种特色农产品,将来自山间田野的农特产品与城市居民的“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结合起来,农特产品进景区活动成为一次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成功实践。7月底,安徽省岳西县供销社组织县内18家特色农产品经营企业,到包家乡鹞落坪自然保护区举办原产地农特产品购销会,向在此避暑休闲的游客推介销售土特产品,岳西翠兰、土鸡蛋、香菇、木耳、薏仁米、香榧果、瓜蒌子等一批“土味”十足的产品,备受游客青睐,据初步统计,18家企业当日现场成交额近10万元,并收获大量意向订单;购销会现场举办的茶艺、古筝表演等活动,则很好地展现了岳西本土特色文化。
“能吃的”绿水青山
贵州省不仅靠秀丽的自然风光吸引游客,当地的农特产品也深受游客喜爱,已发展为成熟的旅游商品。2021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中,贵州省选送的参赛商品共获得8金17银14铜,8项金奖商品中,农特旅游商品占了5个,包括红薯酸辣粉、都匀毛尖、折耳根等,这些贵州的绿色特产让人眼前一亮。同年举办的2021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贵州文旅展区专门开设“绿水青山”展柜,展示来自省内17家生态农业企业推选的产品。
贵州山地自然资源丰富,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加上独特的气候条件,造就了当地丰饶的物产。这些农特产品不仅受到国内游客的喜爱,也受到海外市场欢迎。去年9月,贵州举办“云上·贵州(国际)特色优质产品展”,在为期7天的线上展示活动中,30多家贵州本土特色优质产品生产企业面向15个国家的采购商、经销商推广贵州特色优质产品,其中辣椒粉、毛尖茶、荞麦面等特色产品让国际友人竖起大拇指。
好生态带来好效益。“吃”位居旅游六要素之首,与每个游客息息相关,最易与远道而来的游客拉近距离。优质农特产品热销,不仅能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也成为当地的“绿色名片”。“一件件农特产品,根植于大别山绿水青山的良好生态,成为红色乡土最亲切的代言。”近日,位于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中心地带的大别山革命老区农特产品展销中心揭牌,该中心设有文化展示区、商品展示区、信阳美食体验区、电商直播区等多个功能区,展示销售的农特产品单品逾800个,产地覆盖大别山革命老区信阳市的八县三区。
助力旅游业供给创新
伴随着乡村游的火热,游客对于乡村游多元化、沉浸式体验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长,常规的旅游观光已不能满足游客需求,越来越多的新体验正被纳入进来,采摘、购买农特产品就是其中之一。
去通州区张家湾摘葡萄,成了这个暑期许多北京市民的出游选择。据《通县志》记载,张家湾的葡萄始种于元朝,距今已超过700年。上世纪90年代,张家湾镇葡萄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期。2014年,张家湾葡萄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日前推荐的10条“京郊之夏”精品农事体验线路中,将张家湾葡萄作为农特产品进行推荐。
7月23日,在线旅游平台飞猪的官方直播间里,山西省平顺县古建专家宋文强带领网友“云游”天台山、大云院等景点,随后在直播间销售半山窑洞、悬崖居、神龙湾等平顺旅游产品以及党参、花椒醋、小米等平顺农特产品,吸引超过12万人次收看。平顺县副县长牛璐敏说,依托在线旅游平台,助力平顺进一步开发、挖掘和打造线上产品,从旅游景区景点到农副特产、手工艺品乃至文物活化利用,持续地进行销售和推介,让更多人认识平顺、来到平顺。飞猪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也会针对部分县域推出农旅融合的全新体验,开发旅游线路、为乡村目的地聚人气的同时,助力当地农特产品销售。
文/尹婕
编辑/倪家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