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三伏天穿越青纱帐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8-11 16:00

◎美丽羔羊

电视台的美女记者小静打来电话,说是想采访一下吴教授。这才知道,吴教授发了一条朋友圈,头戴草帽,身穿长袖防晒服,脸上还捂着口罩,钻在一人多高的玉米田里,捉虫。

时间刚刚进入八月,外面蝉声聒噪,热浪滚滚,人往大街上一站,立马就会羽化。天气预报整日挂着橙色预警,地表温度40+。抖音里有闲得无聊的人做过实验,一个鸡蛋丢到马路上,一会儿的工夫,熟了。

吴教授在圈里说:“这样高温干燥的天气,一望无际的青纱帐,就成了甜菜夜蛾的欢乐场。不及时防治,青色的叶子很快就会被吃光。”

吴教授说的青纱帐,就是豫北普遍种植的玉米。吴教授是搞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每天的工作就是钻进各种作物田地,捉虫子。一只透明的塑料瓶,一把小镊子,就是她的武器。

很多人在朋友圈下留言:“直接喷药,送它们上西天不行吗?”“不能过了这几天,凉快了再出门吗?”“这么严严实实地捂着,小心中暑呀!”

吴教授耐心地答复:“甜菜夜蛾也是有灵性很狡猾的,不但繁殖力惊人,而且也有了耐药性。所以要捉了做试验。”“虫子不等人,不会跟我们约好了,凉快了再出门。”“捂得严实,主要是为了防止玉米雄穗落下的粉,不但落得满头满身,和了汗水,还会刺眼。玉米叶子也像刀片,剌来剌去,肉身受不了。至于防暑嘛,嘿嘿,我有小妙招。”

电视台的小静就是冲着这条朋友圈来的。小静主要跑农口的新闻,跟我联系多一些。那天,我一边听着小静的电话,一边不自觉地走到办公室窗口,心虚地瞅了瞅外面的太阳,用商量的口吻说:“要不,我们约在办公室采访吧?这鬼天气。”

本以为小静会同意的,不料,她想都没想,拒绝道:“不了,还是去田里吧。办公室啥也拍不到。”

别看小静是个刚毕业五六年的女孩儿,朋友圈也常发些臭美的图片,一扛上摄像机,就像换了个人似的,风里雨里,爬沟下地,全都不在话下。办公室里的人都派出去了,没办法,我只好充当司机,约了吴教授,穿越青纱帐。

如果不是讨厌的伏天,不客气地说,豫北的夏天还是很美的。黄河以北,一直到太行山脚下,都是平原,夏季的农作物多以玉米为主,风吹过,沙沙作响,很有点儿青纱帐的意境。偶尔的,我们也会动用无人机,从高处缓缓低飞,拍些无垠的广镜头,制作成宣传片,随便哪个短视频平台,一放,就能起到震撼效果。

可是,三伏天钻玉米地,就跟浪漫和诗意死活沾不上边了。开车到了一块大田,吴教授瞅了我一眼,说:“你还是别进了,在车里等我们吧。”

我犹豫着。吴教授、小静,还有小静的助手,三个女性,其中两位还是二十来岁的女孩子。我一个人躲在车里吹空调,合适吗?吴教授像是洞悉了我的心思,笑了笑说:“你连防晒服都没穿,进去一会儿就成伤员了。”

不等我回答,吴教授开始跟小静她们换防晒服,戴上草帽和口罩。又打开随身带的木箱子,说:“这里还有秘密武器,能顶空调用。”

我好奇地探过头去,一阵冷气扑面。木箱里是几块冰砖,十多厘米见方,显然是用模子冻出来的。冰砖上摆着几条白毛巾,叠得整整齐齐。吴教授拿起一条,领带似的系在脖子上,然后又指挥着小静她们,一人围了一条。小静惊喜地跺着脚,叫着说:“吴教授您太厉害了!怎么想出来的妙招?”

吴教授摆摆手说:“什么妙招呀,还不都是让这鬼天气逼出来的?”

三人说说笑笑,钻进了青纱帐。半个多小时后,采访结束,三个人回到车上的时候,防晒服已经湿透了。小静的助理边脱防晒服边嚷:“多亏了吴教授冰镇的毛巾,不然这采访怕是要夭折。玉米田里整个儿就是一大蒸笼,密不透风。”

小静说:“可不是么,我都换了三四回毛巾。”

吴教授只是笑,不说话。这些对别人来说难以承受的苦,于她,就是日常。回来的路上,小静和吴教授讨论着稿件,最后,说到了新闻稿的题目。我随口插了一句:“要不,就用‘吴教授和她的白毛巾’吧。”

第二天,稿子出来了,果然就是这个题目。镜头里,吴教授在青纱帐换系着一条白毛巾,样子美极。

编辑/王静

相关阅读
三伏天祛湿,一定要这么做
芸健康 2023-08-15
三伏天没胃口?这6款解暑养生汤一定适合你
芸健康 2023-08-09
三伏天 “晒背”,不花钱还能增强体质?医生提醒——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3-07-24
三伏天还在“晒背”养生?别盲目跟风,当心晒伤!
北京儿童医院妇儿中心 2023-07-21
三伏天怎么吃对身体好?收好这5个食补小秘诀
马上营养 2023-07-2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