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石刻文物?如何鉴赏石雕与石刻?石雕石刻背后有哪些人和事?2022年8月6日,北京燕山出版社在首都图书馆春明簃阅读空间举办“北京石刻漫谈”活动,邀请《北京石刻史话》作者刘卫东与读者面对面交流。北青报记者从活动中了解到,北京地区各类石刻文物的总数超过20000 件,其中碑刻的种类繁多、内容包罗万象。
在今天上午的活动中,刘卫东以北京地区石刻为主要线索,围绕石刻的历史、文物、掌故、出土、发现、鉴定、收藏进行讲述。刘卫东拥有近40年文物系统工作经历,系北京市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退休于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曾出版《新中国出土墓志(北京卷)》《北京文物精萃大系·石刻卷》《北京文物志·石刻志》《新日下访碑录》等著作。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刘卫东的新作——今年3月出版的《北京石刻史话》,以北京地区石刻为主要线索,依照时代发展的顺序,结合有关的史实,详细介绍了中国古代的各种文字铭刻材料,对各类石刻的产生、演变过程作了科学的说明。同时,该书也对北京地区大量闻名遐迩的石刻进行了详细、生动的介绍,使读者对中国古代的石刻艺术和文化有更为深入、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北京地区的石刻上起秦汉,下迄民国,历经两千多年。虽然唐、辽、金、元有不少石刻,但除云居寺的石经外,以明清两代为最,占总量的绝大多数。”刘卫东介绍说,房山云居寺的石经、碑碣几近 15000 件,首都博物馆与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大约各收藏两三千件,各区文物部门征集管理的也有数千件,园林局属各文保单位如颐和园、北海公园、圆明园等亦有 3000 余件,再加上其他文博单位,如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玉泉山等遗址遗存,原地保护、散落田野的各类石刻的总数应在 20000 件以上5000种左右。迄今为止,现存已知的石刻大部分已纳入国家文化行政部门的统一管理保护之中。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崔毅飞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崔毅飞
编辑/叶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