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银行环境信息披露质量
澎湃新闻 2022-07-31 20:09

自2004年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首次提出ESG(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概念以来,ESG信息披露逐渐成为当前国际社会主流的价值理念之一。在当前“碳中和”全球趋势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将ESG信息披露特别是环境信息披露纳入监管要求。

近年来,在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的推动下,银行业对环境信息披露的重视程度大幅提升,披露能力和质量取得长足进步,在环境治理架构、环境相关管理制度、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环境风险管理流程、环境数据治理等方面披露趋于完整、准确,对自身经营活动的能源和资源使用情况有部分覆盖,对投融资活动的环境绩效和碳核算关注度较高。

以上市银行为例,作为中国银行业的排头兵和优秀代表,截至2021年末,58家上市银行资产总额占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比例为68.98%,是支持实体经济低碳转型的主要金融力量。从环境信息披露的主动性来看,截至2022年5月末,58家上市银行中,有27家银行通过独立的ESG报告或可持续发展报告形式披露了企业环境、气候信息,其余均以社会责任报告形式披露了环境气候相关信息。从环境信息披露的内容来看,46家上市银行披露了绿色运营量化数据,主要为银行自身运营中所消耗的资源、能源情况和排放的污染物情况,所测算的温室气体排放情况等;35家银行将环境风险纳入了风险管理流程;28家银行通过环境风险情景分析或压力测试的方式开展了气候风险量化评估。

与此同时也应当看到,银行业金融机构投融资价值链中产生的其他间接温室气体排放(即金融机构投融资活动的碳排放)等定量信息虽规模大,但披露较少,环境相关风险对银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性影响等方面未有深入分析。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金融机构内外部环境信息的管理与核算能力亟待提升,另一方面,则囿于银行客户(企业)碳排放数据的可获得性受限。

充分、有效、及时的环境信息披露,是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双碳”目标的基础制度,有助于金融机构做出科学的投融资决策,推动金融资源更加精准地配置,支持经济的绿色低碳转型;也是金融机构自身高效开展风险管理、防范项目“洗绿”的必要条件。但如何监测、核算相关碳排放数据,是一个相对专业且复杂的事情,这对于银企双方而言,均是新的课题和挑战。

鉴于此,提高碳排放核算能力,提升环境信息披露质量,需要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等多方的共同努力。政府相关部门应针对不同行业特性,制定不同的环境信息披露标准,加强对重点行业碳排放相关信息的披露要求,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建立碳排放信息共享平台。市场中介机构可构建碳排放测算系统、碳排放因子库,降低碳核算壁垒及数据的获取成本。行业协会可积极研究探索具有实操性的信息披露细则或手册,对企业碳排放量核算边界、不同类型项目融资碳排放核算标准等进行规范。金融机构可建立归集碳排放数据的管理系统,构建客户碳排放数据统计、监测、分析和报告体系。

当前,国际社会对企业气候环境信息的披露要求,逐渐从“鼓励引导”的自愿性披露,到半强制性的“不遵守就解释”,已朝着强制性“按标准披露”转变;从国内政策趋势看,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健全企业、金融机构等碳排放报告和信息披露制度。总体来看,目前我国的环境信息披露,以逐步实现强制性、全面、定量为目标,已在中央和地方两个层面、分行业同步探索推进。

面对环境信息披露监管趋严的趋势,金融机构难以从单方面做好相关披露工作,银企双方面临着相似的挑战和难题,有着共同的利益诉求和关切,相信未来,银企双方会在可持续发展等非财务领域加强合作、互促共赢,共同推动环境信息披露数量质量提升,为“双碳”目标的达成发挥各自重要的作用。

编辑/范辉

相关阅读
北京:重点餐饮食品企业将披露反食品浪费信息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6-14
央行等七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指导意见
央行网站 2024-04-10
加快绿色金融体系的国际合作机制建设
光明日报 2024-01-13
金融街论坛|“双碳”及高质量发展 为ESG在中国推广落地提供重大机遇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09
杭州银行发布首份《环境信息披露报告》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07
江苏银行:执绿色金融之笔 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8-22
中信银行发布首份《2022年环境信息披露(TCFD)报告》助力中国“双碳”目标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7-24
首届碳博会闭幕!“绿色金融”成银行共识 但这个难点亟需解决
证券时报 2023-06-1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