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架!163名外籍客商包机来华,直奔“世界小商品之都”
​第一财经 2022-07-31 15:16

带外贸人出海抢单,请外籍客商入境采购——疫情下,我国商务人员的跨境沟通正在从单向变成“双循环”。而第一个吃螃蟹的,还是浙江。

首批包机外商将直奔义乌

继一周前今年全国首架拓市场商务往返包机顺利凯旋之后,7月30日14时56分,一架载有163名巴基斯坦采购商的海南航空客运包机,从巴基斯坦伊斯兰堡国际机场起飞,于晚上8时28分顺利抵达杭州萧山机场。

这是今年全国首架外商包机,打开了疫情下外商来华采购的新渠道。在经历集中隔离等健康管控措施之后,这些客商们将直奔义乌市场,开启在“世界小商品之都”的买买买。

作为全国中小微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重要窗口和平台,义乌小商品市场是外国客商最集中的采购基地之一。疫情前,每年到义乌采购的外商超过56万人次。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叠加疫情影响,义乌市场也面临着老客户订单有所减少、新客户又进不来的现实挑战,这让他们对吸引外商返义采购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也促成了这场“双向奔赴”。

“这次过来准备好好逛一下义乌市场,收集更多的新产品和供应商信息,再采购几个柜子的货回去。”外商哈利表示,疫情前每年都会来义乌3~4次,主要到小商品市场采购电器、五金等产品,一年采购量约50个货柜。疫情之后,基本上就没来义乌市场发掘新产品,老款商品销量有所下降。根据他的观察,巴基斯坦对义乌小商品的需求仍然很大,一旦往来通畅,今年的生意一定会好起来。

曾在义乌做了25年外贸生意的外商阿西夫,随身带了一张长长的海外客户“代采购”清单,“义乌是我们的第二个家,从客户那里接的单子,差不多有8~9个柜子的订单已经在我桌上,我来现场把新的样品拍一下,传给客人方便多了”。

今年上半年,义乌市外贸进出口总值突破2000亿大关,增速表现超出预期。

数据显示,1~6月,义乌市进出口总值达2222.5亿元,同比增长32.8%;其中出口2029.5亿元,同比增长28.3%;进口193.0亿元,同比增长109.5%,增速分别高于全省15.5、8.0和99.7个百分点,进出口、出口和进口值占全省份额分别为9.8%、12.2%和3.2%,较去年同期分别提升1.1、0.8和1.5个百分点。

被义乌大幅超过的浙江省外贸表现,则高于全国7.9个百分点,出口对全国增长贡献率21.6%,排名第一;进出口、进口增速均位居沿海主要省市第一。

政企合力缓解跨境人流不畅

从今年4月开始,坐稳出口规模位居全国第二的浙江省,在疫情下充分发挥政企合力的优势,不断开创出多样化的商务包机模式,并在具体操作层面率先探索、先行先试,为其他地方拓市场提供宝贵的浙江经验。

在7月10日~22日的12天欧洲之行中,参与了全国首架拓市场商务往返包机的不少外贸人收获了近一年三分之一的订单。

有专家认为,受疫情影响,境外的商务洽谈、参展基本上没法成行,外贸客户容易流失,这是企业之急;外贸如果出问题,就会影响当地经济的发展,这是政府之急。再加上国内外复杂形势,共同形成形势急、企业急、政府急“三大急”。而像商务包机这样的主动出击,是企业的主动作为,也是地方政府的担当所在。

浙江省商务厅对外贸易发展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浙江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的同时,国外客商同样对“浙江制造”有强烈需求。这次外商包机强化了双向交流合作,也证明了商务包机不仅仅能稳订单,它还承担着扩大开放、增进交流、探索探路、连接世界的光荣使命,成为宣传中国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浙江品牌的重要载体。

在7月28日举行的2022年上半年浙江省商务运行情况媒体通气会上,浙江省商务厅对外贸易发展处处长朱颖提出,为了缓解受疫情影响导致跨境人员流动不畅的现实问题,浙江稳妥有序推动出境商贸活动。下一步,浙江将优化出入境便利化服务,努力在航班、护照、签证等方面提供全流程保障。

除了常态化运行与香港、欧洲等地的商务定期航班,浙江还将加快开通更多包机,比如7月底至8月中旬,巴基斯坦、印度、韩国等地的外籍客商将搭乘商务包机来浙开展贸易采购。9月,浙江还将组织参展包机,让企业能在国际展会上,与国外企业同台竞技,为企业带来更多发展新机遇。

与此同时,浙江还将继续迭代升级海外智慧物流平台,实现商务人员出入境需求在线统计、航班在线预订。

官方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浙江省实现进出口总额2.26万亿元,增长17.3%,高于全国7.9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66万亿元,增长20.3%,高于全国7.1个百分点;进口5947.4亿元,增长9.8%。出口占全国份额为14.9%,较去年同期上升0.9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外贸产品结构继续优化,高新技术产品占比提升1.4个百分点,锂离子蓄电池、电动载人汽车、手机出口增长1倍以上;纺织品、服装增长良好,合计占比较去年同期增长0.1个百分点。外贸内生动力持续增强,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增加6.6%,自主品牌出口比重连续三年提升。(李可)

编辑/田野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