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聪明钱”看齐?基民二季度玩起“高抛低吸”
上海证券报 2022-07-28 21:37

最新披露的基金二季报数据显示,“高抛低吸”正成为基民应对市场变化的一种手段。

统计数据显示,二季度基金份额下降排名前十的权益类基金(包括股票类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灵活配置基金)中,仅1只基金收益为负;而份额增长靠前的前3只基金,基金净值收益反而表现不佳。

缘何基金净值上涨反而导致投资者赎回?而净值下跌却能让投资人继续“买买买”?基民是否在向机构投资者的“聪明钱”学习越跌越买的技巧?业内人士认为,这部分资金是否是“聪明钱”尚需后期市场的验证,但对于机构来讲,要做好对应的投资者培育,引导基民真正理解“高抛低吸”等投资现象。

基金正收益 份额却下降

二季度的基金投资市场出现了一个特别的现象——面对市场波动带来的净值变化,不少基民开启了“高抛低吸”的投资模式。

从基金持有份额增减的变化来看,Wind数据显示,二季度份额下降排名前十的权益类基金中,仅1只基金收益为负,其他基金都保持了正收益。有基金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不排除基民有落袋为安的心态。”

相反,基金份额增长靠前的权益类基金,在二季度净值却未必表现良好。比如份额增长排名前三的权益类基金,二季度净值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跌。

一些绩优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同样面临类似情况。比如方建管理的银华新锐成长A,二季度净值上涨30.06%,基金份额却下降了1.34亿份;韩威俊管理的交银施罗德内需增长一年持有期,二季度净值上涨21.52%,但份额下降1.82亿份;焦巍、秦锋管理的银华富利精选A,二季度净值上涨15.87%,基金份额同样有所下降。

而部分知名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甚至被做起了波段。比如,蔡嵩松管理的诺安成长混合,上半年净值下跌23.32%,二季度净值下跌0.73%,但二季度获得净申购13.56亿份,位列权益类基金份额增长榜第四名。截至二季度末,诺安成长混合的规模达到266.36亿元,较一季度末增加8.2%。

辩证看待“高抛低吸”

一直以来,“高抛低吸”被看成是摊薄成本的一种投资方式。市场上流传的基金“高抛低吸”操作口诀是:大跌大加,小跌小加,不跌不加;大涨多出,小涨少出或不出。

业内人士提到,如果基民在投资基金时不小心买在高点,可以通过“跌时加仓、涨时减仓”降低损失,但并不建议投资者频繁进行短线操作。首先,有统计证明,投资者每次都踏准节奏的概率并不高,容易做反。其次,由于存在申购和赎回费用,频繁调仓同样会加大成本。

综合多位基金业内人士的观点来看,买卖基金要破除三个“认知”误区。

首先,就“跌时加仓”而言,从行为经济学来看,在亏损领域里面,基民反而会提高风险偏好。所以,“越跌越买”有时候也可能造成巨大亏损。

其次,频繁盈利即抛售,虽然心理感受上“不赔钱”,但从收益上来讲却“不赚钱”。频繁交易会带来交易摩擦成本,且容易踏空。此前多个研究数据也显示,持有权益基金期限越长,基民获得正收益率的比例,以及基民的平均收益率都会更高。

最后,价值持有不等于长期持有。基金的“卖出”时点,并不单单以时间为节点,而要根据自己的投资情况,比如仓位调整、需要现金,以及有更好的投资方向为参考指标。

另有基金业内人士提醒,所谓的卖出并不是简单为了卖而卖。“基金卖出”是投资体系的一个环节,并且和买入的逻辑绑定。如果以估值体系作为逻辑,在低估时买入,高估时就应该卖出。如果以长期持有作为投资体系,就应该忽略市场短期的波动而持有较长时间。如果以大类资产配置作为投资体系,那么股基和债基等就应该配置在合理的比例范围之内。(梁银妍)

编辑/田野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