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北京城建集团建筑部承建的丰台医院提质改建工程幕墙和装修施工正酣,建设者正战高温斗酷暑冲刺今年年底完工目标。
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丰台医院提质改建工程是对医院原建筑的改建和加建,总建筑面积11.3万平方米,总投资额9.6亿元,建成后将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三级综合性医院。
据悉,建设过程中,项目部依托“BIM+医疗工艺”等智能化、信息化手段,解决施工中各医疗专业多、协调难度大、机电管线与医疗工艺管线错综复杂等难题,推动项目高效进展。
2019年,正当项目如火如荼地进行土方开挖、基坑支护施工时,一个棘手难题突至:最初,根据设计要求,工程基坑底部标高比当时的地下水位高5米,施工不需要考虑降水。但在2019年6月北京市开始开展永定河生态补水,这造成河道沿线地下水位明显回升,距永定河河道仅5公里的丰台医院项目深受影响。
项目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考察周边具有类似情况的项目,邀请集团专家、降水工程专家、勘察设计专家等针对项目特殊情况进行论证,制定了地下水降水专项施工方案、地下水位监测专项方案等,为基坑施工安全提供方案保证。后续施工中,项目部边监测、边开挖、边降水、边支护,对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数据进行分析研判,最终在各方协同配合下确保了土护降施工的安全稳定,保证了工程施工进度。
在项目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由于主体结构形式为地下钢筋混凝土框架+地上钢框架中心支撑结构,作为转换层,地下一层的柱体是倒锥形箱型钢骨柱外包混凝土的形式,施工时要先将倒锥形箱型钢骨柱固定在下层结构顶板的刚性柱脚上,但是由于这种构造头重脚轻的特殊性,在安装过程中如何保证其垂直度是一大考验。
“通常用的临时固定手段是采用缆风绳,但效果并不好,而定位架效果更差,基本不能阻止立柱倾斜。”项目经理李万鹏说,项目部进行技术研究,发明了一种针对倒锥形箱型钢骨柱的施工方法,通过刚性固定杆将各立柱连为一体,使立柱随机发生的倾斜能够相互抵消,同时所有地脚螺栓等固定立柱底部的防倾斜设备都能作用于每一根立柱,相当于每根立柱都带有大量的地脚螺栓及缆风绳,有效抑制立柱倾斜,保证了倒锥形箱型钢骨柱的施工安全及质量。
一个个“拦路虎”被攻克,项目部在攻坚克难中砥砺奋进,于2020年12月18日实现主体结构封顶。积极协调院方、设计方,邀请业内专家、医疗设备供应商对各科室特殊情况进行充分论证,在保证医疗工艺不受影响、满足科室功能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少非必要的拆改,降低造价,加快进度;针对医疗专业区域较多、设备安装复杂等特点,借助BIM+医疗工艺、大数据、数字孪生等智慧建造手段,总结出一套针对医疗工程的施工管理流程……项目部以技术解难题,助推工程建设加速推进,并荣获北京市结构长城杯金奖、中国钢结构金奖等荣誉。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蒲长廷
供图/丰台区政府
编辑/崔毅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