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半年报彰显反腐零容忍的警醒与力度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7-20 07:10

7月19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今年上半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检查审查调查情况,数据显示,2022年1至6月,处分省部级干部21人,厅局级干部1237人,县处级干部1万人,乡科级干部3.4万人,一般干部3.8万人,农村、企业等其他人员18.9万人,共通报24名中管干部接受执纪审查,13名中管干部受到党纪政务处分。

无论是通报的立案数和党纪处分人数,还是6个月来鼓点密集的审查调查和“双开”通报,无不彰显出纪检监察机关以零容忍的警醒、零容忍的力度严惩腐败,全面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

民众对腐败现象深恶痛绝。只有以反腐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持续深化标本兼治,保证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才能跳出历史周期律,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党的十八大以来,尽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存量还未清底,增量仍有发生。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传统腐败与新型腐败叠加,腐败问题与不正之风相应,腐蚀与反腐蚀斗争长期存在,稍有松懈就可能前功尽弃。

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权力监督,是廉政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坚持从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抓起,推动“关键少数”带头维护制度权威,做制度执行的表率,才能产生强大的号召力和威慑力。今年上半年处分的省部级干部人数高于去年同期,就是纪检监察机关不断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履职用权等情况的监督,惩治腐败更加精准有力,执纪问责更加精准规范的一个侧面。

聚焦管好管严“关键少数”、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还必须把实践中的有效做法上升为制度规范,改进对主要领导行使权力规范化的监督,不给权力脱轨、越轨留空子。今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管理规定》,对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管理的适用对象和情形、工作措施、纪律要求等作出明确规定。通过严防权力染上“铜臭味”,严禁资本戴上“红顶子”的制度规范,引导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廉洁用权、廉洁修身、廉洁齐家,传递出把不敢腐的强大震慑效能、不能腐的刚性制度约束、不想腐的思想教育优势融于一体的鲜明导向。

重点盯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腐败问题也是监督半年报数据凸显的一大特征。今年上半年,63名接受审查调查的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国企和金融单位干部中,29人来自金融系统。这一数据与今年初第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提出的坚决查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资源交易等方面腐败问题,持续推进金融领域腐败治理,深化国企反腐败工作,深化粮食购销等领域腐败专项整治的工作要点相呼应,充分彰显了系统性、行业性腐败治理愈加精准的特点。

相对于“远在天边”的“老虎”,老百姓对“近在眼前”嗡嗡乱飞的“蝇贪”感受更为真切。监督半年报数据显示,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处分乡科级干部3.4万人,一般干部3.8万人,农村、企业等其他人员18.9万人。紧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更加突出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坚定不移反腐“拍蝇”的力度不减。

反腐不停步,惩恶不手软。随着我国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贯通融合的有效载体、实现途径持续探索,必将促进取得更多制度性成果和更大治理成效,从而提升治理腐败效能、实现标本兼治,全面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

文/北京青年报评论员  栗玉晨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