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满“周岁”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下称“全国碳市场”)已初步构建起科学有效的制度体系,市场运行总体平稳,推动企业低成本减排作用初步显现。
截至7月14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1.94亿吨,累计成交额84.92亿元,成为同期全球最大的碳现货二级市场。
在生态环境部7月13日召开的全国碳市场建设工作会议上,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表示,全国碳市场自2021年7月启动上线交易以来,取得积极成效。下一步要以数据质量管理为重点,加快完善制度机制建设,建立健全碳市场数据质量日常管理机制。
各方投入很大热情
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
这既是我国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重大制度创新,也是基于市场机制有效调动企业节能减排的内生动力,服务企业减排的重要政策工具。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14日公布的全国碳市场每日成交数据显示,当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挂牌协议交易成交量27446吨,成交额1571526.46元,开盘价57.00元/吨,最高价58.00元/吨,最低价57.00元/吨,收盘价57.26元/吨,收盘价较前一日下跌3.11%。
图为环保监测人员正在一企业收集排放数据 摄影/章轲
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全国碳市场运行一年来,无论是行业和企业层面,还是部门和地方层面,都投入了很大的热情。
据国家电投集团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有关人士介绍,首个履约周期,国家电投为78家重点排放单位超前完成履约任务,实现履约率100%,采购成本低于市场价格,实现履约成本最优。
今年6月,国家电投碳排放管理系统2.0版升级上线。截至目前,已实现对发电、电解铝、水泥和煤炭四个高耗能产业的碳排放数据进行动态监测、实时分析、及时预警;多维度数据统计及对比分析、配额盈亏测算及履约成本动态管理。
2021年7月16日,中国石油参加了在上海环境排放交易所举办的首日上线交易活动,成功完成第一批中国碳市场的交易,成为获得“全国碳市场首日交易集团证书”的10家企业集团之一。
据中国石油有关负责人介绍,依托全国碳市场机制,中国石油建立了温室气体交易管控体制机制,设立气候投资创新基金等绿色投融资实体,由碳交易业务团队负责全球参控股企业的碳交易履约活动。目前正在研究绿电、绿证、碳排放权综合一体化环境权益交易体系,并配套内部定价机制和交易策略。
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市场启动之际,中国石化下属17家自备电厂企业被纳入全国碳市场,并有4家企业在市场启动的首日和首月参与了交易。当月21日,茂名石化完成10万吨大宗协议交易,成为全国碳市场启动以来首笔大宗协议交易。2021年12月15日,中国石化17家自备电厂企业圆满完成了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的配额清缴,履约率100%。
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石化参与全国碳市场交易量累计483万吨、交易额2.07亿元。此外,2021年中国石化还实施544个能效提升计划项目,实现节能量96.7万吨标煤,相应减少温室气体排放203.1万吨。截至2021年底,累计实施新能源利用项目158项,减少化石能源消耗约90万吨标煤,相应减少温室气体排放189万吨。
对数据作假“零容忍”
我国自2011年起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深圳、湖北、广东等7个省市开展碳市场建设试点,为全国碳市场的设计和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在日前召开的第二届ESG全球领导者峰会上,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介绍,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162家,每年覆盖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超过45亿吨,是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有效发挥了促进企业减排和碳定价作用。
但同时,碳排放数据造假问题也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总经济师张昕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暴露出核查技术服务机构能力良莠不齐,地方主管部门监管能力不足,核查工作的独立性和公正性受到挑战等问题。
“数据质量是全国碳市场的生命线。”张昕介绍,全国碳市场碳排放核算与核查等数据质量管理问题,包括核算中要求实测关键参数或使用高限缺省值、选择何种碳排放统计方法、核查技术服务机构能力良莠不齐及监管问题等;涉及数据准确性,技术规范与管理的科学性、可操作性、一致性和延续性,以及经济成本等方面。
“近期,我们围绕上述问题开展了调研。”张昕介绍,初步查实的典型问题之一是个别重点排放单位、核查技术服务机构和检测技术服务机构受利益驱使,就实测燃煤单位热值含碳量(下称“含碳量”)弄虚作假,包括样品造假,检测单据造假、篡改数据等。
碳减排是企业必须履行的责任和义务。图为7月9日青海西旺集团正在生产低碳、可循环卫浴产品 摄影/章轲
今年3月14日,生态环境部公开曝光了多起碳排放报告弄虚作假典型问题案例,并明确表示对碳排放数据弄虚作假行为“零容忍”,有地方还专门出台了碳排放报告弄虚作假有奖举报实施方案。
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今年4月也印发了《关于开展检验检测市场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要求各地市场监管部门集中力量对辖区内涉及碳排放核查等六个领域的检验检测机构进行全面排查、严格整顿、公开通报、严肃处理,坚决防止和查处检验检测造假问题。
在13日召开的全国碳市场建设工作会议上,赵英民表示,下一步,相关部门要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强对技术服务机构监督管理,组织开展监督帮扶问题整改“回头看”。
赵英民说,还要扎实做好2021年度碳排放报告核查和配额分配相关工作,加快建立完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各有关方面要加强组织领导,提升管理能力,加快推进全国碳市场注册登记机构和交易机构建设,着力提升信息化水平,推动全国碳市场健康发展,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发挥更大作用。
运行并非一帆风顺
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全国碳市场启动一年来,运行也并非一帆风顺。比如,对于采用什么样的碳核算方法就存在分歧。
张昕介绍,碳市场碳排放数据有两种成熟的统计方法,即核算法和连续在线监测法。部分专家认为,连续在线监测法可及时直接获得碳排放量,并且比核算法获得的数据精度高,建议在全国碳市场推行碳排放在线监测法。
“但我们更倾向于核算法。”张昕解释说,核算法是碳市场碳排放主流统计方法。另一个原因是,受成本和技术限制,相当量的排放设施特别是中小型排放设施不具备部署连续在线监测设备、实施连续在线监测的技术与管理要求。通常连续在线监测法的成本远高于核算法的成本。
此外,受疫情影响,今年上半年,多家重点排放单位也反映煤质分析样品送检难、现场核查难。对此,生态环境部6月《关于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调整2022年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管理相关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明确,考虑到新冠疫情影响,2021年度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碳排放核查等工作的完成时限,由2022年6月30日前延至9月底前,并调整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碳排放相关参数取值方式。
有专家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发电行业年度碳核查延期,或对全国碳市场产生一定影响。
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希良等多位专家表示,在初始阶段,中国的全国碳市场总体上是一个基于强度的碳市场,而不是一个基于总量的碳市场,兼具碳税和补贴两种政策激励效果。“十四五”期间,全国碳市场建设要力争实现对钢铁、建材、有色、石化等八个重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的全覆盖,按“严控增量”的原则,设定全国碳市场配额总量和确定行业碳排放基准。
张希良表示,“十五五”期间,应进一步扩大全国碳市场行业参与程度和覆盖企业数量,按“稳中有降”的原则,设定全国碳市场配额总量和确定行业碳排放基准,逐步扩大配额有偿分配比例,进一步提高全国碳市场在实现碳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中的地位和作用。
全国碳市场建设需要更长时间的实践。图为西部某省区发电企业 摄影/章轲
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全国碳市场发展路径”研究课题组近日发表的报告认为,全国碳市场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随着“双碳”目标的进一步落地,目前全国碳市场建设逐步进入“深水区”,亟待进一步的探索和升级。
该课题组认为,在逐步深化全国碳市场建设的过程中,需要通过更长时间的政策实践、更大范围的市场探索和主体参与,进一步服务“双碳”战略目标,为中国如期实现“双碳”承诺贡献力量。
课题组称,结合国内外市场建设经验,全国碳市场仍需从顶层设计、市场体系、交易机制等方面深化推进各项工作,充分发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服务辐射功能,以全国碳交易市场为基础,加快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碳交易中心、碳定价中心、碳金融中心。
该课题组建议,加快建立健全适应“双碳”目标的全国碳市场顶层制度设计,以及建立与碳市场相适应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加快制定将碳市场发展纳入绿色金融的规则体系,并构建以国务院《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条例》为根本,以生态环境部相关管理制度为重点,以交易所交易规则为支撑的“1+N+X”政策制度体系。
与此同时,逐步扩大全国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形成多行业参与格局;加快创新助力多层次绿色金融机构体系和产品体系,打造全球绿色金融资产配置中心;逐步引入有偿分配机制,完善配额分配方法;支持碳金融创新;审慎对待碳抵消机制及设置碳市场调节机制,建立碳市场风险识别和防范机制;逐步建设全球碳市场核心枢纽,积极参与全球碳市场规则制定,持续深化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等。(章轲)
编辑/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