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呼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以往调查显示,差不多一半人认为打呼噜不是病,还有很多人以为打呼噜是因为“睡得香”,只要不是在公众场合就无所谓。但是,打呼噜有可能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一个表现。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是什么病呢?
可以把这个词拆开来看,“阻塞”,是一种状态,说明是有东西阻塞了呼吸道;而“睡眠呼吸停”,是指睡眠时上呼吸道完全堵塞,空气不能进入人体,出现呼吸暂停(若上呼吸道部分堵塞,仍有少量空气能够进入人体,称为“低通气”)。
所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是指,由于上呼吸道阻塞,在睡眠中反复出现呼吸暂停或低通气的现象。
在人群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患病率为2%~4%,如果患上这个病却不重视,睡眠中常出现呼吸暂停会降低睡眠质量,白天就会昏昏欲睡。同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还会降低血液中的氧气含量,久而久之会影响到全身各个器官。最近一个研究发现,即使还未诊断为睡眠呼吸暂停,打呼噜也会造成心脏功能的早期损害,并增加心肌梗死的风险。
研究显示:2018年,英国学者发现,在打呼噜的人群中,无论是否诊断了睡眠呼吸暂停,他们的左心室重量与不打呼噜的人群相比均显著增加。这意味着心脏主要负责泵血的左心室的心室壁增厚了,心脏收缩泵血的能力会降低,而这个改变在女性更为明显。
我国学者在2014年也发表过相关的研究,他们对比观察了2909位首次因急性心肌梗死入院的患者和2 947位无心血管疾病者,结果发现,与安静睡觉的人相比,每晚都鼾声大作的人心梗风险增加将近8成。而每周睡觉时打鼾多于3次的人,心肌梗死的发生风险是睡觉安静者的2.7倍。
打呼噜为什么会导致心肌梗死呢?
严重打呼噜时,呼吸反复停止,吸入的新鲜空气少了,造成血液中氧气含量显著减少,引起全身组织细胞缺氧。组织细胞,为了得到正常工作的氧气,人体就会产生更多的红细胞,这些在血液中作为“氧气搬运工”的红细胞将氧气运送到缺氧的组织去—红细胞的数量明显增加,血管里的红细胞如同道路上的车辆一样,车辆多了道路就容易堵塞,血管里面也一样,红细胞多了也会增加血栓风险。另外,频繁缺氧也会导致血管壁损伤,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并最终引发心肌梗死。
是不是所有打呼噜都是病态呢?
也不是,如果鼾声均匀,可以随着睡眠体位改变而改变,常在疲劳、烟酒过度或患有感冒时出现或加重,这样的打呼噜医学上称为良性打鼾,不是病态。
如果你有肥胖、家族史、长期吸烟、长期大量饮酒或服用镇静剂这些危险因素,并且睡眠过程中鼾声不规律,白天比较困倦,可以做一做下面这个问卷:其中包含8个问题,如果你对3个或以上的问题答案为“是”,说明你患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风险为高危。
如果怀疑自己患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应该去呼吸科就诊,医生会根据你的情况给你安排多导睡眠监测,这个检查需要在医院睡一个晚上,通过身上连接的导线,监测睡眠期间是否有呼吸暂停、暂停的次数和时长等指标,根据这些指标,就可以判断是否患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自我调适
如果确实患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也不要太焦虑,病情较轻的患者可以通过自己的调整来减轻睡眠呼吸暂停,主要注意以下3点。
1.控制体重
肥胖时,脖子会变粗,咽部脂肪增多,容易导致呼吸道变窄,更易出现打鼾。
2.保持侧卧
仰卧时舌头和下颌可能压迫喉咙后部,使呼吸道变窄,引发打鼾,而侧卧则不易堵住呼吸道。
3.远离烟酒,睡前慎服镇静药
吸烟、饮酒、镇静或安眠药物均会增加睡眠呼吸暂停的发生。
如果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病情比较严重,就必须进行专业治疗,如果是由于鼻部疾病引发的,则需要对鼻部疾病进行相应的治疗。另外,医生可能会建议你接受气道正压通气治疗,也就是在睡觉时通过佩戴便携式呼吸机,保持呼吸道通畅,从而减轻缺氧症状和改善睡眠质量。
★冠心病★
专家提示
打呼噜的人很多,但意识到打呼噜可能是病的人却很少,严重的打呼噜将损害心脏功能,并且增加心肌梗死的风险。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危险因素包括肥胖、家族史、长期吸烟、长期大量饮酒1或服用镇静剂;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轻症患者,可通过控制体重、侧卧、戒烟戒酒等措施改善病情,病情较重的患者可通过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来减轻症状。
编辑/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