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实践教学 提升学生学习力——以中学历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为例
中国教育报 2022-07-08 11:13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设置了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围绕某一研究主题,将所学历史课程与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方法以及课题研究等结合起来,开展深入探究、解决问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历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应坚持综合性、实践性、多样性、探究性、可操作性原则,突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学生的学习力。本文尝试从历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角度,探讨提升学生学习力的策略。

研中学,丰富知识经验

知识和经验密不可分,接受知识的过程也是吸收经验的过程。“研中学”是指通过研读史料,走进古人经验世界,了解综合实践活动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获取有效历史信息,丰富知识与经验,提升历史认识。

挖掘载体、搭建“支架”是“研中学”的关键,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前提,历史综合实践活动的载体和“支架”就是史料。历史课程史料内容丰富,按史料的呈现方式分为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图像史料,不论是开展实地考察,进行历史制作,还是实施口述采访,都要建立在史料研读的基础上。

“研中学”包含“设置问题—收集史料—整理史料—交流分析”四大环节。

设置问题是教师知识经验输出的过程,教师根据自身储备的历史知识和实践活动操作经验,立足学生的认知水平,设置研读问题是史料研读的开始。收集史料就是围绕要回答的历史问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历史资料。此环节是学生输入历史知识的过程,且能够初步掌握获取知识的经验。整理史料就是围绕问题,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筛选、归类整理,把其中相似甚至重复的部分进行删除、合并,对资料进行精细化处理,按一定的逻辑顺序整合资料。整理史料是学生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过程,也是对知识进行信息整合和符号化处理的过程,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史料信息提取能力和理解能力。交流分析就是学生运用史料整理过程中掌握的历史知识,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分析,解决教师设置的历史问题。交流分析属于高层次的认知能力,突出对既有经验的继承和获取,是不断获取主体经验和不断重构自身经验的实践过程。

做中学,增强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自主选择是提升学生学习力的核心措施,学生在“做中学”,自主制定“做”的方案,自主开展“做”的行动,自主完成“做”的展示,教师充当学生“做”的引导者和帮助者,无疑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学会自主选择、自我负责、主动发展。

制定“做”的方案,提升学生认知策略。制定“做”的方案,即建构活动内容,包括活动目标、活动任务、活动准备和具体的活动流程。历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不是漫无目的的游戏,需要学生在史料研读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对活动内容进行组织,明确课程的目标和任务,带着问题,用适当的方式、合理的流程、清晰的思路开展实践探究活动,体现整体连续性组织策略。

开展“做”的行动,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做”的行动包括实地考察活动、口述采访活动、历史制作活动等。“做”的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采用适当的策略,通过合作探究,完成活动任务,在实践过程中,有助于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

完成“做”的展示,提升学生协作能力。活动展示方式多元,如制作PPT、呈现实物资料、撰写活动报告等。活动展示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实践小组围绕活动内容和活动过程,完成活动展示。活动展示需要发挥小组集体的力量,分工协作完成活动展示任务,从而提高行动效率,培养团队意识,增强团队凝聚力。

悟中学,提升自我认知

学生在“悟中学”,体现了学生的反思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学生自我反思、自我建构的过程。“悟”是对“做”的进一步升华,揭示了对学生培养的更高要求,突出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要求学生做到乐学善学、勤于思考、乐于提问、敢于质疑、乐于创造、富于想象,成为一个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自我评价中培养批判性思维。批判的本质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在历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反思能力。从元认知的角度讲,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是监控、评价和规范所有类型的思维,是学生对认知过程的自我观察、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的元认知过程。在元认知理论指导下,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合作,从三方面制定学生自我评价内容:从目标维度,主要看活动是否实现规定目标,活动过程中个人认知提升度如何,学生是否在活动中掌握基本知识与经验,能力是否得到提升;从过程维度,主要看活动过程中个人活动参与度和小组参与度水平如何,是否紧密协作完成任务,过程资料收集是否完整,是否已经掌握历史综合实践探究的方法;从清晰与准确的维度,主要看活动过程中个人成果展示结果如何,成果形式是否新颖,展示方式是否多样,展示内容是否适宜、吸引人、有感染力。

在活动拓展中培养创新性思维。综合实践活动拓展指学生把已经掌握的综合实践活动知识与经验应用到新的综合实践活动中。这一过程重在强调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实践创新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强调学生要具有工程思维,能将创意和方案转化为有形物品或对已有物品进行改进与优化等。“改进与优化”的过程,就是创新性应用的过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给予学生的不仅仅是掌握一套方法和工具,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够创造性地使用这套方法和工具,在“创中学”。学生拥有创新思维,就拥有了“硬核”学习力。

作者/车会平 郭硕,单位分别系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瀚文外国语学校、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桂江第一初级中学

编辑/崔毅飞

相关阅读
北京密云:中学生为家乡品牌代言 把课程搬进果园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1-01
密云区举办中学课程整体育人展示活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16
人大附中举办“促进中学生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协调发展”实践论坛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7-08
展示教学变革实践成果 密云区召开中学教学现场会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15
北京市密云区西田各庄中学开展清明节实践融合课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03
依托新英语教材 提升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光明日报 2024-03-26
以实践教学改革推动科学教育提质
光明日报 2024-01-01
校园里上演“柿子变身记” 北京市第八十中学就地取材开发跨学科课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2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