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疑惑,“历史”才更好看
工人日报 2022-07-03 11:15

大约是当下关于历史演义的影视故事常见,又或是“简史”书籍的盛行,个人感觉“关心”历史的人多了起来。这当然是好事,原因是开始喜爱历史的脑袋,渐渐的,都会走上翻开书卷的旅途。

不意外的是,与演义和电视剧简陋、附会的“线条清晰”不同,当您步入史籍汇集之河,哪怕是关涉相同时代、人物、事件的不同作品,总是会际遇迷宫一样的疑惑。举个例子,近日有学子就对孔子是否真的周游过列国产生了困惑。

我判断,后生大概新近阅读了域外学人所著的中国历史,之中就有教授声称,孔子“周游列国”之说,纯属孔子弟子杜撰。其证据是在“列国”的纪事册页中,找不到孔丘先生到访的记录。是耶非耶?我以为很难评说。试想,孔子列国游说之时,或许声名未盛。面对诸子百家鼎沸,“列国”忽略“闲杂人员”应是正解,不予记录无可厚非。所以,仅以此单一视角,未必能颠覆孔子“周游列国”的叙事。

早些时候,我自己对“焚书坑儒”公案就很困惑:既然儒家典籍焚毁殆尽,儒者也尽皆坑杀,怎么没过几年,儒家学问却成了不仅最为后继有人的门派,而且跻身盟主,俨然是最繁荣昌盛的一脉。

诚然,是有“独尊儒术”之功,但这之先,不是得先有人吗?得有云云儒者四海传教布道不是?

后来,接触到卜正民的解说,才有所释疑。这个老外考证说,“焚书坑儒”实际上是一种政策而不纯粹是破坏,秦皇的诉求,是为了禁止在野的各门各派学问家胡言乱语——多元学说不利于统一建构,甚至可能出现批判第一个一统皇帝的议论。于是“没收了《诗经》《尚书》以及私人撰述的哲学著作”,将之藏在皇家图书机构,专供国家指定的学者进行学习研究使用,目的是减少人们和书籍的联系,以达成思想统一。事实上,这些典籍,是在后来项羽劫掠阿房宫时的大火中被焚毁殆尽的。

这个解读,让我释然。我理解,私藏在野的儒学门徒们关门做学问并不受影响,这为后来汉代强势兴起的儒家文化道统留下了广泛的基础。

那么,答案到底如何呢?

坦率地说,还原历史原貌,一直就是个难题,在历史阅读的时空里,很多时候,没有答案就是一种答案,带着疑问去阅读史书,历史书籍才更值得品味。

历史的审视,固然有了解人文发展、借鉴前人经验的元素,也正是因为基于对后来者的塑型,历史的真实(还原)非常重要。

然而,即便如此,我仍然认为,那些文字讲述的故事是否真实,就像“周游列国”和“焚书坑儒”之类的史实真伪,属于职业历史学问家的专技。对非职业的历史阅读者来说,“周游列国”到底有没有发生没那么重要,“焚书坑儒”是不是应该用卜正民的认知来解读才合理科学,也不是必须有解的问题。

历史书籍的阅读,更重要的是那些曾经发生的事——无论真伪,会为读者带来怎么样的影响,也就是给您带来什么样的启示,正所谓“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从这个视角看,甚至史籍的真伪也变得相对不是那么重要了。

在这样的前提下,带着问题、带着思考去阅读,是不是更有意义、更有趣味呢?如此,历史书籍也会更“好看”。

文/冷荞麦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

相关阅读
孔子遇上俄狄浦斯王 上演了一场中西古典学大戏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1-06
“旅游”一词诞生在何时?自古有哪些知名“旅友”?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9-25
《孔子:永不妥协的大生命》提炼孔子的十五个横截面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8-03
赏读|林语堂:鲁迅之死
作家联盟 2024-04-16
一袭汉服靡河洛 霓裳华彩越千年
中国新闻网 2024-02-06
清华大学发布战国竹简最新研究成果 其中的五角星图形是什么意思?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12-10
重要史料价值!“清华简”最新研究成果公布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12-10
历史|古代的周游、壮游与研学游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1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