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睁开眼,感到头痛欲裂,发现自己正趴在一条狭长的走廊上。你爬起来,看到走廊里还有陌生人,更重要的是,你并不知道自己是谁……”伴随着恐怖的音乐和昏暗的灯光,玩家翻开面前的剧本,跟着主持人的引导,开始了紧张刺激的几个小时。
这一幕,是名为剧本杀的游戏最常见的场景。
三五好友、密闭空间、角色扮演、实景沉浸……近年来,以剧本杀、密室逃脱为代表的剧本娱乐经营活动正在年轻群体中引发热潮。《2021实体剧本杀消费洞察报告》显示,在剧本杀消费用户中,超七成为30岁以下的年轻人,学生群体占比约三成。
虽然这种娱乐模式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但是负面消息也层出不穷。
去年,长沙9名同学结伴去玩密室逃脱,就在游戏过程中就受到了NPC(非玩家角色,工作人员扮演)的攻击,不仅被戴手铐,而且还被电击。
除了身体上的伤害,还有一些潜移默化的影响。
一位妈妈曾经在网上发帖说:
孩子在周末约同学玩剧本杀,出于好奇,她跟着去看了看,结果发现含有暴力、恐怖、血腥等内容,其中一个情节是把道具做成一种“畸形人”。吓得孩子回家要开灯才能睡觉,睡眠质量特别差。
上面妈妈遇见的这个问题肯定不是个例,这么多小朋友都能接触到剧本杀、密室逃脱,如果发生了危险,他们的家长又该怎么办?别担心,新的通知来了↓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公安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应急管理部、市场监管总局五部门发布《关于加强剧本娱乐经营场所管理的通知》(下称《通知》),将线下剧本杀和密室逃脱作为剧本娱乐经营场所新业态统一纳入监管。具体都有哪些内容呢,一起来看↓
本次发布的《通知》强调,剧本娱乐经营场所使用的剧本脚本应当设置适龄提示,标明适龄范围;设置的场景不适宜未成年人的,应当在显著位置予以提示,并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
此外,剧本娱乐经营场所应当采取措施防止未成年人沉迷。除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外,剧本娱乐经营场所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剧本娱乐活动。
根据《通知》,剧本娱乐经营场所应当自经营之日起30个自然日内将经营场所地址以及场所使用的剧本脚本名称、作者、简介、适龄范围等信息,通过全国文化市场技术监管与服务平台,报经营场所所在地县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备案。
同时,剧本娱乐经营场所应当坚持正确导向,使用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的剧本脚本,鼓励使用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剧本脚本;应当建立内容自审制度,对剧本脚本以及表演、场景、道具、服饰等进行内容自审,确保内容合法。
在场地设置方面,《通知》要求,剧本娱乐经营场所应当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常态化开展火灾风险自知、自查、自改,提高紧急情况下的组织疏散逃生和初起火灾扑救能力,切实履行安全提示和告知义务,引导消费者增强安全防范意识,保障安全运营。
另外,剧本娱乐经营场所不得设在居民楼内、建筑物地下一层以下(不含地下一层)等地。
《通知》提到,通知印发之日起至2023年6月30日为政策过渡期。
过渡期内,剧本娱乐经营场所应当根据本通知有关要求开展自查自纠,依法变更经营范围,完善经营资质,向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履行备案手续,建立内容自审制度,积极整改并消除消防等安全隐患。
其实很多家长都注意到了,去年6月开始施行的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强化、压实了社会层面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其明确要求营业性娱乐场所、酒吧、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游艺娱乐场所设置的电子游戏设备,除国家法定节假日外,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这些要求旨在全力降低、减少、消除那些不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因素。如今,剧本杀和密室逃脱场所也进入了监管,让家长更加地放心了。
对此,你怎么看呢?
编辑/谭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