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北青快评 | “门店招牌被要求汉字改拼音”,一刀切式管理不可取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6-27 16:32

6月24日,四川成都有网友爆料,包括她家商铺在内的一排商铺招牌被换成了拼音版,对生意产生一定影响。26日,事发地一名商户告诉记者,附近商户只有7家是这种情况。辖区牛市口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则表示,相关部门正在现场处理此事,将会制作临时中文标牌进行更换。

这一排临街商铺的招牌,被当地有关部门要求从原来的汉字“翻译”成了现在的拼音,先不说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由此造成的混乱,已经得到了体现。一方面,这不符合公众的认知习惯,而且还容易产生歧义,毕竟一样的拼音可以对应着不同的汉字;另一方面,据说有关方面要求临街店铺用拼音代替汉字,是为了迎接2023年的成都市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可是对于绝大多数的国外大学生来说,他们不认识汉字,同样也不认识拼音,请问有几个人外国大学生可以通过“ER LIANG WAN ZA MIAN”可以认出这是“贰两豌杂面”的意思?别说外国大学生的,就是中国人,也没几个人可以准确辨认出它的汉字意思。

此事被曝光以后,当地有关部门表示将会制作临时中文招牌进行更换,对此有网友直言不讳这是“瞎折腾”。确实如此,从汉字换成拼音,现在又从拼音换成汉字,可不是瞎折腾是什么。而且频繁更换招牌的钱,不知道是由有关部门来出,还是由当事商家来出,但不管谁出,这都是一种资源浪费,劳民伤财之举。

店铺的招牌,对于开店做生意的商家来说,有着多方面的作用和意义。比如它首先传递出各种有价值的信息,告诉消费者自己是做什么生意的,可以满足你什么样的需要等等;再比如一个制作精美,能够让人眼前一亮的招牌,有助于提升商家的形象,增加消费者对商家的好感,从而更有利于招揽生意。但所有这些作用和意义都需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能够让消费者看得懂,而成都街头这些商家门口招牌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让人看不懂,所以对于商家的经营有害无益。

近年来,不只是成都,在全国很多地方,都曾经因为有关方面对商家临街店铺招牌的制作、门面的装饰风格等强行介入而惹出争议,招致质疑。比如某地就要求临街商铺的招牌必须是黑底白字,结果被质疑像办丧事,最终不得不更换。按照道理来说,做生意的是商家,而且每种生意都有自己的特点,所以在制作招牌,装饰门面的时候,应该把决定权完全交给商家,一些部门打着所谓统一、美观、整齐划一的名义要求商家一定按照他们的标准来制作招牌,最后导致的结果往往一点也不美,同时还涉嫌行政乱作为。

商家的店铺招牌制作、装饰风格,理应由商家自己来决定,只要它没有违背公序良俗,没有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就不应该被更加干涉、随意“指定”。

文/苑广阔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相关阅读
“甘肃麻辣烫”爆火!1月内全国新开店超150家,有理发店连夜改做麻辣烫
红星新闻 2024-03-19
被婚纱改变的小镇:长三角一体化引发产业回流 白色浪漫“牵手”红色老区
中国青年报 2023-12-26
购房合同说底商不能开餐饮 面馆老板说各种手续都齐全 谁之过?
成都商报 2023-09-24
近高校商业街生存密码:背靠大学却不靠大学生
解放日报 2023-08-15
招牌未必要“统一”
经济日报 2023-05-0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