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0城楼市数据发布,释放了哪些信号?
中国经济网 2022-06-16 17:55

中国经济网北京6月16日讯  国家统计局16日发布数据显示,5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城市有43个,比上月减少4个;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城市有53个,比上月增加3个。环比看,成都涨幅0.9%领跑,北上广深分别涨0.4%、持平、涨0.5%、涨0.5%。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5月份房价指数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悲观和乐观情绪均呈现,市场参与主体对于房价背后的信号意义呈现分歧。二是一些下跌比较大的城市,类似三四线城市,预计购房政策会进一步放松,以激活合理住房消费需求。三是从实际情况看,房企降价促销拉升销售业绩的动作会继续。

新房宽松政策效应逐步显现

统计局数据显示,5月份,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4%,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二线城市环比下降0.1%,降幅与上月相同;三线城市环比下降0.3%,降幅比上月收窄0.3个百分点。

5月份,一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由上月上涨0.4%转为持平;二线城市环比下降0.3%,降幅与上月相同;三线城市环比下降0.5%,降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

“楼市还在寻底过程中,新建住宅限价有所放宽,但二手房依然下调中。”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分析认为,疫情下很多地方稍微放宽了新建住宅的限价政策,所以新建住宅价格出现了轻微上行,特别是一二线城市,但二手房更反应市场真实情况,实际市场依然处于低迷中。

“一线、二线、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分别为0.4%、-0.1%和-0.3%,与上月相比呈现涨幅扩大或者降幅收窄的积极迹象,表明前几轮政策宽松的效应已经逐步显现。而二手房市场更能真实的反映市场,短期内仍未现明显恢复迹象。”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陈霄说。

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分院院长张波认为,5月虽然房价延续降势,但降势趋缓,一二线热点城市的交易市场在政策刺激下正迎来新一轮复苏,部分三四线城市虽然还处于市场底部,但在全国整体回暖的趋势带动下,后续也有望逐步分批迎来反弹。

楼市后续政策松绑力度料扩大

从各城市来看,成都新房、二手房价格涨幅再次领跑,延续上月的双榜冠军。新房、二手房价格涨幅均为0.9%。

“这主要得益于516和531两次新政,另外与各特大城市相比,成都房价相对较低,去年以来在各项严格限制政策下价格上涨有限,在今年政策放宽后价格迎来上涨空间。”陈霄说。

从5月份房价指数环比涨幅数据看,有9个城市房价同比下跌幅度超过了5%,属于房价方面比较疲软的城市,包括南充、湛江、哈尔滨、北海、大理、泸州、岳阳、常德和秦皇岛。

“总体上看,此类城市中三四线城市较多,且属于旅游资源略丰富或中西部的三四线城市,也说明此类城市的市场下行压力相对大。”严跃进说。

5月三线城市二手房价格环比下降0.5%,降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这显示出市场复苏的难度会大于一二线,但市场预期总体向好。”张波认为,三季度是国内各地稳定经济大盘重点落实阶段,随着经济面的整体向好,房地产市场总信心面才会得到根本性恢复。另一方面,部分供求比明显失衡的三四线城市恢复的难度较大,预计会先从部分城市的热点优质板块恢复,以点带面逐步筑底回升。

进入5月份,楼市松绑政策继续深化,截止到5月31日,根据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地方共计出台松绑政策超220次,其中5月单月出台调控政策达99次,政策之频繁前所未有。

不仅如此,信贷端亦迎来新利好,5月15日央行差别化信贷政策允许各地首套房利率可下降20个基点,时隔五天,5年期LPR下降15个基点,意味着各地房贷利率最低可降至4.25%。

展望后市,陈霄认为,虽然市场端的修复尚未达到预期,但不可否认的是已经出现调整的积极信号,预计接下来针对楼市松绑政策力度将会进一步扩大,市场修复仍在缓慢曲折的进行中,6月将成为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一定程度上预示着下半年的走向。(记者 李方)

编辑/田野

相关阅读
6月70城房价数据公布 各线城市环比降幅收窄
中国消费者网 2024-07-22
上海新房价格环比连涨20个月,3月份后楼市“小阳春”可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02-23
7月70城中九成二手房价下跌:吉林、广州、郑州三城环比降幅最大
澎湃新闻 2023-08-16
6月70城新建住宅价格环比上涨城市个数减少
中国消费者网 2023-07-17
半两财经 | 国家统计局公布6月70城房价数据 业内:二手房下行压力大于新房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7-15
楼市“弱复苏”:70大中城市房价3月继续反弹,但环比涨幅不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3-04-16
楼市现回暖迹象:1月36城新房价格上涨,17个月以来首超下跌城市数量
澎湃新闻 2023-02-16
最新70城房价公布,释放什么信息?
中新网 2023-01-1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