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网络基础设施
南方都市报 2022-06-16 08:06

6月14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成就进行介绍。

南都记者从会上获悉,从2012年到2021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从16.98万亿元增加到31.4万亿元,占全球比重从20%左右提高到近30%;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网络基础设施,实现全国行政村“村村通宽带”,迎来从“制造大国”“网络大国”向“制造强国”“网络强国”的历史性跨越。

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提高至近30%

“10年来,我们着力做强做优做大制造业,制造业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下称“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在介绍我国工业和信息化事业的发展情况时这样说道。

具体而言,从2012年到2021年,我国工业增加值从20.9万亿元增长到37.3万亿元,年均增长6.3%;制造业增加值从16.98万亿元增加到31.4万亿元,占全球比重从20%左右提高到近30%。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有四成以上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

在产业体系方面,我国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持续提升。部分领域智能制造处于国际先进水平,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从2012年的9.4%、28%提高到2021年的15.1%和32.4%。

使人民群众能切身体会到制造业水平提高的,便是节能智能家电和汽车的全面普及——据悉,我国千人汽车保有量由2012年的89辆提高到2021年的208辆。而在开放合作方面,制造业中间品贸易在全球占比达到20%左右。

制造业综合实力的提高还体现在企业实力和竞争力的显著增强。我国入围世界500强企业的工业企业达到7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规模实现翻番,已培育4万多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762家小巨人企业、848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企业创新力度持续加大,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业务收入比重从11.9%提高到22.4%,570多家工业企业入围全球研发投入2500强。

工业增加值提高近17万亿 年均增长6.3%

工业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和核心增长引擎。辛国斌在会上表示,近10年来,我国工业经济实现了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从2012年到2021年,我国全部工业增加值由20.9万亿元增加到37.3万亿元,以不变价计算,年均增长6.3%,远高于同期全球工业增加值2%左右的年均增速。2020、2021年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影响,但是两年的平均增速仍然达到了6.1%。”辛国斌说道。

他还表示,为实现近10年来工业经济的稳定发展,工信部采取了多方面措施。

首先,着力加强规划引领。以中长期规划和五年规划目标任务为统领,及时制定年度预期目标和工作计划,形成长短结合、滚动推进的工业经济发展目标体系。其次,着力强化政策供给,有关部门实现相互协同,中央与地方上下联动,围绕扩投资、促消费、保畅通、优环境等出台了一系列稳工业增长的政策措施。

再者,着力加快动能转换。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推动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转型,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在着力激活市场主体方面,深化落实“放管服”和重点领域改革,持续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加快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大力减轻企业负担,千方百计稳住企业这一根基。

此外,着力扩大对外合作,统筹国际国内产业循环,扩大高水平开放,吸聚全球高端要素和先进制造业在我国布局,推进企业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努力构建新发展格局。还要着力防范、化解风险,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

中小企业从业人数占全部企业从业人数80%

工信部副部长徐晓兰在会上表示,我国中小微企业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和贡献越发凸显,呈现出三个特点。

一是增长快。截至2021年末,全国企业的数量达到4842万户,增长1.7倍,其中99%以上都是中小企业。具体到工业领域,我国规模以上的工业中小企业户数达到40万户,营业收入超过了75万亿元,利润总额达到4.7万亿元,较2012年分别增长了23.5%、38.7%、37.1%。

二是贡献大。第四次经济普查数据显示,中小企业的从业人数占全部企业从业人数的比例达80%;2021年我国私营个体就业总数达4亿人,较2012年增加了2亿多。以中小微为主的民营企业是我国第一大的外贸经营主体,2021年对外贸增长的贡献度超过了58.2%。研究表明,中小企业与地区经济增长的相关系数超过了0.8,中小企业活跃的地区也恰恰是经济发展和择业的热点地区。

三是活力足。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是近年来其发展的一个鲜明特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超六成属于工业基础领域,超七成是深耕行业10年以上,超八成进入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链,超九成是国内外知名大企业的配套专家。“小巨人”企业的平均研发强度达到10.3%,高于上市企业1.8个百分点。

“中小企业好,中国经济才会好。”徐晓兰强调,今后工信部将继续全面落实落细惠企政策,用足用好各类工具,千方百计帮助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支持其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确保中小微企业市场主体稳定,为我国经济大盘的稳定奠定坚实基础。

焦点

网络平均下载速度提升近40倍

谈及近10年我国信息通信业发展取得的成就,工信部总工程师韩夏认为主要表现在5个方面。

一是从铜线到光纤、从3G普及到5G商用,基础设施综合能力实现跨越提升。我国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网络基础设施,所有地级市全面建成光网城市,百兆及以上接入速率用户从无到有,占比达到93.4%,千兆用户数突破了5000万。4G基站规模占全球总量的一半以上,5G基站数达到161.5万个,5G移动电话用户数超过4亿户。

二是关键核心技术加速突破,技术产业实力显著增强。移动通信技术实现从“3G突破”“4G同步”到“5G引领”,我国企业声明的5G标准必要专利占比达到38.2%;还建成了全球最大、最完整的光通信产业体系,光通信设备、光模块器件、光纤光缆等部分关键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涌现出一批全球领军企业。

三是创新应用从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不断拓展,形成了全球最大、最活跃、最具潜力的数字服务市场。移动支付年交易规模达527万亿元,新经济形态创造超过2000万个灵活就业岗位,5G行业应用案例累计超过两万个;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深入实施,打造了与制造业发展阶段相匹配、与“补课、提升、创新”相并行的“中国方案”。

四是信息服务更加质优价廉,数字便民实现普惠共享。我国历史性实现了行政村“村村通宽带”,中小学校通宽带比例从25%提高到100%,远程医疗覆盖所有的脱贫县。网络提速降费深入实施,宽带网络平均下载速率提高了近40倍,移动网络单位流量的平均资费降幅超过95%。通信行程卡累计提供公益查询服务近600亿次,有力支撑常态化疫情防控和人民群众顺畅出行。

五是行业管理和安全保障体系持续优化。以信用管理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逐步建立,企业经营合规性、行业生态开放度和用户满意度都明显提升;电信网络诈骗等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治理,垃圾短信用户投诉量降至历史最低。国家网络基础设施安全保障能力全面增强,工信领域数据安全管理体系初步形成,网络安全产业综合实力快速提升。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7年位居世界第一

随着我国节能减排、“双碳”等战略的推进,发展新能源汽车成为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也是汽车产业变革的重要元素。

辛国斌在会上介绍,从产销规模看,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从2012年底的2万辆,大幅攀升到今年5月底的1108万辆,自2015年起其产销量连续7年位居世界第一。从技术水平角度看,行业企业掌握了基于正向开发的底层控制技术,动力电池单体能量密度相比2012年提高了1.3倍,价格下降了80%。

在企业品牌方面,2021年全球十大新能源汽车畅销车型中,中国品牌占据六款;而动力电池出货量前十的企业当中,我国企业占有六席。此外,从配套环境看,截至去年底,我国累计建成充电桩261.7万个,换电站1298座,形成了全球最大的充换电网络。

“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部分关键技术、支撑保障能力等方面还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下一步,我们将尽快研究予以解决。”辛国斌表示。

具体而言,要尽快研究、明确将于今年年底结束的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优惠延续政策是否应延续。同时,将优化“双积分”管理办法,加大新体系电池、车用操作系统等的攻关突破,启动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城市试点。此外,还要持续完善标准体系,加强安全监管,“只有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这个产业才能获得长期的、可持续的发展。”他说道。

已累计通报、下架违法违规App近3000款

韩夏在发布会上答南都记者问时表示,工信部已累计通报下架违法违规App近3000款,下一步将打造面向移动互联网程序的检测和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着力提升自动化检测、大数据分析、监测预警、认证签名和公共服务能力。

韩夏表示,工信部以群众关切为重点,加强电信和互联网行业个人信息保护突出问题的治理,连续组织开展App侵害用户权益专项整治,累计通报、下架违法违规App近3000款,有力遏制了App侵权行为。

在今后的个人信息保护工作中,工信部将围绕“全流程、全链条、全主体”监管,实现对各类终端、应用商店、软件开发工具SDK等关键环节和在架App的全覆盖,全方位保护用户权益。

同时,工信部以深化科技为手段,加快提升治理能力,目前组织建设了全国App技术检测平台,累计完成322万款App的检测。接下来,工信部将打造面向移动互联网程序的检测和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着力提升自动化检测、大数据分析、监测预警、认证签名和公共服务能力,为行业治理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此外,工信部以协同共治为方向,致力于营造良好的治理环境,与各有关部门加强协同,发挥社会各界的积极作用,形成了政府监管、企业自律、社会监督、用户参与的共治格局。

文/樊文扬 宋承翰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2023年工业经济回升向好 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4年位居全球第一
证券时报 2024-01-20
工信部部长金壮龙:推动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
人民日报 2024-01-10
工信部:加强5G、数据中心、算力等基础设施建设
求是网 2024-01-02
持续夯实工业经济恢复向好基础
经济日报 2023-11-10
工信部: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 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
中国证券报 2023-03-02
新时代 新征程——追逐数字智能新技术 中国制造蓄力再升级
证券时报网 2022-11-25
中国建成全球最大规模网络基础设施 数字化场景层出不穷
中国纪检监察报 2022-11-14
重点行业稳健恢复 巩固工业经济企稳势头
新华社 2022-09-0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