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信贷增量及M2增速超预期回暖 宽货币向宽信用传导效果显现
新华财经 2022-06-12 09:57

新华财经北京6月10日电 继4月表现欠佳后,5月金融数据大幅回暖。人民银行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89万亿元,同比多增3920亿元;社融规模增量为2.7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8399亿元;月末M2同比增长11.1%,而前值为10.5%。

业内人士表示,受益于疫情扰动环比改善以及信贷引导政策更加积极,5月数据表现超出预期,其中信贷、社融增量均较去年同期明显多增,M2涨幅也创下近期新高,宽货币向宽信用传导效果显现。

往后看,考虑到6月疫情有望进一步缓解,叠加企业纾困政策加快落地,6月新增信贷或有望达到3万亿元,增速或继续升至11.3%左右;而当前货币政策仍以稳增长保就业为首要目标,维持稳健略松政策基调的核心仍在宽信用,若短期宽信用效果未达预期,人民银行或继续引导5年期以上LPR下行。

5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89万亿 票据融资规模创新高

人民银行数据显示,5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89万亿元,同比多增3920亿元;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1%,增速比上月末高0.1个百分点。

整体来看,业内人士表示,进入5月后政策明显发力,复工复产、保产业链供应链、保供稳价、新市民金融服务政策等形成合力,叠加疫情修复,共同助力经济回升,带动当月居民信贷增长回正,住房金融边际改善,企业短期信贷大幅增加。而在超预期增长的月度数据“助力”下,今年前5个月人民币贷款累计增加达10.87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多增2326亿元。

不过也要注意的是,虽然总量同比多增,但结构仍然有待改善。分部门看,5月住户贷款由降转增,由上月的减少2170亿元转为增加2888亿元,但仍比去年同期少增3344亿元。

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840亿元,基本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反映出疫情对消费的制约缓解,消费贷款有所恢复。中长期贷款则增加1047亿元,相比上月有所好转,但较去年同期少增3379亿元。

“疫情缓解后房地产销售边际改善,叠加银行支持贷款延期还本付息以及五年期LPR下调15BP,共助住房贷款环比小幅回升,不过综合同比数据看,当前房地产销售状况尚未出现大幅改善。”植信投资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运金说。

而在企业部门方面,人民银行数据显示,5月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53万亿元,同比多增7291亿元。其中短贷增加2642亿元,中长贷增加5551亿元;票据融资增加7129亿元,同比多增5591亿元。

“企业部门贷款加快增长,但结构仍不够理想。”,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本月企业部门贷款的同比多增主要由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贡献,两项数据放量增长反映出实体经济需求仍然偏弱。

具体看,当月票据融资规模占企业信贷同比增量的77%,占信贷增长总量的37.7%,同时也创下有数据记录以来新高。有部分观点认为,商业银行正依靠票据进行信贷“冲量”。

对此,光大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张旭表示,金融对于实体经济的支持是多方面、多层次的。许多中小微企业通常较难提供充足的抵质押品,相对申请中长期贷款,票据融资与其契合度更高,且票据融资通常利率更低也更为灵活,本阶段票据融资的快速增长或预示着下阶段信贷增速的提高。

宽货币向宽信用传导效果显现 6月新增信贷或有望达到3万亿元

社会融资规模方面,当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7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8399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以及政府债券融资为主要贡献分项。

除上述讨论的人民币贷款外,当月政府债券净融资1.06万亿元,同比多3881亿元,占全部新增社融的比重为38%。“主要是财政政策加快发力,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要在6月底前基本发行完毕,力争在8月底前基本使用完毕,专项债发行和使用提前。” 有业内人士如是说。

此外,当月信托贷款减少619亿元,同比少减676亿元;企业债券融资净减少108亿元,同比少减969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292亿元,同比少425亿元。

5月20日,证监会发布23条纾困政策,通过加快发行审批、延期恢复各类函证等措施支持企业直接融资,王运金预计,上述政策将在6月实现较为明显的效果,推动直接融资快速恢复。

而在广义货币(M2)方面,当月M2同比增长11.1%,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6个和2.8个百分点,达到近期较高水平。

对此,温彬从三方面给出了解释,一是近来流动性水平相对充裕,4月降准以及人民银行上缴结存利润释放了长期资金,同时银行加大信贷投放也带动信贷派生力度增强;二是财政支出加快,本月财政存款同比少增3665亿元,相当于降低了货币回笼力度;三是去年同期基数(8.3%)较低,也对本月M2增长形成一定贡献。

整体上看,5月金融数据表明宽货币向宽信用传导效果显现,但企业和居民中长期贷款增长不够理想,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仍然偏弱。温彬表示,下阶段,要进一步落实好一揽子稳增长政策要求,大力提振有效需求,优化信贷结构,着力推动中长期信贷增长,加快改善预期,提振信心,促进经济尽快企稳回升,运行在合理区间。

展望后续,考虑到6月疫情有望进一步缓解,叠加企业纾困政策加快落地,而且在人民银行、证监会等政策支持下,企业债券与股票融资节奏有望恢复,王运金预计,6月新增信贷有望达到3万亿元,增速或继续升至11.3%左右;社融增量则有望达到5万亿元,增速或升至10.9%左右。

而在政策利率方面,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认为,当前货币政策仍以稳增长保就业为首要目标,维持稳健略松的政策基调,核心仍在宽信用。若短期宽信用效果未有效显现,人民银行或继续引导5年期以上LPR下行,预计5年期以上LPR未来仍有15BP下行空间。(翟卓)

编辑/田野

相关阅读
10月金融数据出炉 信贷投放保持同期相对高位
上海证券报 2023-11-14
前7个月信贷增加16.08万亿元 宽信用进程总体方向不改
上海证券报 2023-08-12
6月金融数据前瞻:信贷、社融或延续同比少增、环比回暖
澎湃新闻 2023-07-06
5月新增信贷1.36万亿 信贷结构有所改善
证券时报网 2023-06-14
2月信贷数据超预期 M2增速创7年新高
证券时报 2023-03-1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