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作协主办、中国现代文学馆承办的“向人民大地——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特展”于2022年5月20日下午开幕。特展展出了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的200多件珍贵史料,再现了《讲话》的历史背景、发表和传播过程,展示了《讲话》对新的人民文艺的巨大推动作用和其产生的世界意义。
铁凝致辞:《讲话》精神指引一代代文艺工作者书写人民心声
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出席当天的开幕式并致辞,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张宏森宣布展览开幕。随后举行了由中国作协主办的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研讨会,张宏森出席并讲话。
铁凝在展览开幕式致辞中指出,1942年5月,在中华民族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伟大斗争中,毛泽东同志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有力回答了关于新的人民文艺的一系列重大原则问题,为中国革命文艺和社会主义文艺确立了前进方向。
此次特展展出了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的200多件珍贵史料,再现了《讲话》的历史背景、发表和传播过程,展示了《讲话》对新的人民文艺的巨大推动作用和其产生的世界意义。
“我们真切地看到,在《讲话》精神的指引和鼓舞下,来自人民、为了人民的文学穿越战火硝烟,传遍中华大地,为抗战发出怒吼,为人民抒写心声。”铁凝称,80年来,一代又一代文艺工作者与人民同呼吸,与时代同步伐,矢志不渝投身于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为增强人民力量、振奋民族精神发挥了重要作用。
特展现场:汇集《讲话》多个译本 展出周立波萧三等手稿
北京青年报记者在特展现场了解到:展览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歌唱延安”讲述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立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的主张得到全国人民热烈响应。延安成为人们心中的抗战堡垒和革命圣地,大批进步青年和知识分子奔赴延安。
第二部分“杨家岭座谈”介绍了延安文艺座谈会的概况及《讲话》关键词,展示了《解放日报》首刊《讲话》全版以及截至1953年《毛泽东选集》前的《讲话》所有馆藏版本;第三部分“文艺灯塔”回顾了《讲话》在延安、解放区以及国统区的传播情况。
第四部分“为人民的文艺”集中展示了解放区文艺成就,从小戏、唱本、通讯报道、秧歌剧到短、中、长篇小说创作,一大批优秀作品以版本阵列的形式大规模呈现;第五部分“《讲话》的世界传播”汇集了《讲话》公开发表以来的多个译文版本,这些译本在世界上50多个国家出版发行,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特展展览内容详实,精心选取了最能反映当时情况的珍贵历史照片,尤其是毛泽东、朱德、任弼时、博古、徐特立等中共领导人与丁玲、李伯钊、陈波儿、周立波、周扬、何其芳、艾青、郁文、公木、王朝闻、华君武等近百名延安文艺工作者的集体大合影引起了参观者的极大兴趣,伫立良久,认真端详。
此外,特展展出了周扬致李季信,称赞李季找到了一个诗歌“同党的工作、同工农同群众结合的方式”;还有周立波手稿《新客》、萧三手稿《在枣园过年》(回忆了1943年春节毛主席邀请枣园的老乡和杨家岭、桥儿沟等地群众代表到他住处过年的情形)等这些纸张已泛黄地名家手稿静静地躺在玻璃展柜里,成为那段历史永久的记忆。
展陈利用展厅中印有四幅巨大油画作品的纱幔分隔展览空间,并以半景画的形式艺术呈现了延安文艺座谈会旧址;陕北腰鼓实物展示,以及展厅里循环播放的《南泥湾》歌曲及《白毛女》歌剧片段,带人们的思绪重回延安军民大生产生活的火热场景和革命文艺所焕发出的时代心声。
创办初衷:将展览主题定为“向人民大地” 是要集中体现讲话精神内涵
对于此次特展的创办初衷,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李敬泽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展览立足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资料,通过书刊、手稿、照片、实物、影像等多种形式,较为全面地展示了《讲话》的背景、发生、成果、传播及其精神内涵。
“大家可以通过展览看到,在毛泽东讲话精神指引下,中国现代文学所涌现的许多著名的作品。我们将展览主题定为‘向人民大地’,就是要集中体现讲话精神所指明的中国文艺来自人民,为了人民这样一个根本性质。无论八十年前,还是现在,书写人民生活这是文学艺术不竭的源泉,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李敬泽表示,他希望当下的作家也依然坚持这样一种理想信念。
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副主任何弘参观完展览后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向北青报记者谈了几点他的感受。在他看来,网络文学是当下新时代文学的组成部分,它的大众性满足了数以亿计的阅读者需求,也带动了影视改编、游戏动漫等产业的发展。这说明网络文学是有人民性的,是为大众服务的,它通过故事的源头、强调代入感来吸引读者阅读。
“诚然,之前网络文学尤其是在玄幻历史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想象力的飞扬是它的特点,但是网络文学也要承担新时代的文学使命,就是要传承延安文艺工作座谈会精神,并坚持新时代文学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去向现实主义精品力作进发,促进网络文学高质量的发展。“何弘称,这是我们所提倡的网络文学所要具备的强大的价值引导力和精神推动力。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恩杰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晓溪
编辑/贺梦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