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文学|杜牧:阿房宫赋
思想与理想 2022-05-07 08:00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取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原文据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古文观止译注》)

【译文】

六国灭亡,四海统一;蜀地的山变得光秃秃了,阿房宫建造出来了。它从渭南到咸阳覆盖了三百多里地,宫殿高耸,遮天蔽日。它从骊山北边建起,折而向西,一直通到咸阳。渭水、樊川浩浩荡荡的,流进了宫墙。五步一座楼,十步一个阁,走廊长而曲折,突起的屋檐像鸟嘴向上撅起。各自依着地形,四方向核心辐辏,又互相争雄斗势。楼阁盘结交错,曲折回旋,如密集的蜂房,如旋转的水涡,高高地耸立着,不知道它有几千万座。长桥横卧水波上,天空没有起云,何处飞来了苍龙?复道飞跨天空中,不是雨后刚晴,怎么出现了彩虹?房屋忽高忽低,幽深迷离,使人不能分辨东西。歌台上由于歌声响亮而充满暖意,有如春光融和;舞殿上由于舞袖飘拂而充满寒意,有如风雨凄凉。一天之中,一宫之内,气候却不相同。

六国的妃嫔侍妾、王子皇孙,离开自己的宫殿,坐着辇车来到秦国。他们早晚唱歌奏乐,成为秦国的宫人。明亮的星星晶莹闪烁,那是宫妃们打开了梳妆的镜子;乌青的云朵纷纷扰扰,这是宫妃们在梳理晨妆的发髻;渭水涨起一层油腻,那是她们泼掉的脂粉水;烟霭斜斜上升,云雾横绕空际,那是宫女们燃起了椒兰在熏香;雷霆突然震响,这是宫车驶过去了;辘辘的车声越听越远,无影无踪,不知道它去到什么地方。她们每一片肌肤,每一种容颜,都美丽娇媚得无以复加。宫妃们久久地站着,远远地探视,盼望着皇帝来临。有的宫女竟整整三十六年没能见到皇帝。

燕赵、韩魏国家收藏的金玉珍宝,齐国楚国挑选的珍宝,是诸侯世世代代,从他们的子民那里掠夺来的,堆叠得像山一样。一旦国破家亡,这些再也不能占有了,都运送到阿房宫里来。宝鼎被当作铁锅,美玉被当作顽石,黄金被当作土块,珍珠被当作沙砾,丢弃得到处都是,秦人看见这些,也并不觉得可惜。

唉,一个人的意愿,也就是千万人的意愿啊。秦皇喜欢繁华奢侈,人民也顾念他们自己的家。为什么掠取珍宝时连一锱一铢都搜刮干净,耗费起珍宝来竟像对待泥沙一样。致使承担栋梁的柱子,比田地里的农夫还多;架在梁上的椽子,比织机上的女工还多;梁柱上的钉头光彩耀目,比粮仓里的粟粒还多;瓦楞长短不一,比全身的丝缕还多;或直或横的栏杆,比九州的城郭还多;管弦的声音嘈杂,比市民的言语还多。使天下的人民,嘴上不敢说,心里却敢愤怒。可是失尽人心的秦始皇的思想,一天天更加骄傲顽固。结果戍边的陈胜、吴广一声呼喊,函谷关被攻下,楚兵一把大火,可惜阿房宫化为一片焦土。

唉!灭亡六国的是六国自己,不是秦国啊。消灭秦王朝的是秦王朝自己,不是天下的人啊。可叹呀!假使六国各自爱护它的人民,就完全可以依靠人民来抵抗秦国。假使秦王朝又爱护六国的人民,那么皇位就可以传到三世还可以传到万世做皇帝,谁能够族灭它呢?秦人来不及哀悼自己,而后人替他们哀伤;如果后人哀悼他却不把他作为鉴戒吸取教训,也只会使更后的人又来哀悼这后人啊。

【简析】

《阿房宫赋》作于唐敬宗宝历元年(825年)。唐敬宗李湛继位之后,嬉戏终日,贪好声色,大兴土木,游宴无度,并有兴修宫殿的庞大计划,以至朝政荒废,民生凋敝。杜牧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可见,杜牧作此文的目的正是为了借古讽今,告诫唐敬宗如果一味贪图享乐,就难免会重蹈秦朝的覆辙。可惜,杜牧的文章并没有起到效果,两年后敬宗亡故,而唐朝也陷入了风雨飘摇的末世景象之中。

“赋”是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一种体裁,讲求字句的整齐和声调的和谐,因此行文错落有致、音韵朗朗上口;描写事物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大肆渲染、文气磅礴;在结尾部分,往往会发一点议论,以寄托讽喻之意。本文描绘的并非是阿房宫的实际状况,而是通过作者的想象和联想,对阿房宫的一种“重构”。这种想象的重构,首先能让我们直观感受到阿房宫的精致与恢弘,“诗情画意,音乐之美,一齐涌来,令人心胸开阔,精神爽快,忍不住要为它拍手叫好”,有着震撼人心的叙事效应。但与此同时,这种华美的景象毕竟是稍纵即逝的,旋即化为了灰烬与尘土。因此,阿房宫越是富丽堂皇,就越能反衬出秦朝统治者的奢靡荒淫、好大喜功。华美绮丽之后,隐藏着的正是无尽的苍凉与悲叹。

本文最后一段的议论部分体现了杜牧的灼见,“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每个国家或朝代衰亡的根本原因实际上端赖于自己。正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只有牢牢树立一种夕惕若厉的忧患意识,以历史为镜鉴,才能避免“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周期律而长治久安。

本文来源:《领导月读》2015年第6期。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编辑/王静

相关阅读
赏读|林语堂:鲁迅之死
作家联盟 2024-04-16
历史|古代的计量单位缗、钧、跬、寻、斛,它们代表什么意思
历史学堂君 2024-02-17
历史|为什么王翦作为秦朝的开国第一功臣,却没能入选“武庙十哲”
历史学堂君 2023-12-23
历史|被项羽火烧的阿房宫其实是个烂尾楼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08
历史|科考获高分 杜牧也得瑟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6-1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