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赏读|范仲淹:岳阳楼记
思想与理想 2022-05-06 11:00

岳阳楼记

[宋]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译文】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职到巴陵郡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当代人的诗赋刻在它上面。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情。

我观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它连接着远处的山,吞吐长江的水流,浩浩荡荡,无边无际,一天里阴晴多变,气象千变万化。这就是岳阳楼的壮丽景象。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虽然如此,那么向北面通到巫峡,向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水,降职的官吏和来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寒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商人和旅客不能通行,船桅倒下,船桨折断;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长啸,猿在悲啼,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有一种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满眼都是萧条的景象,感慨到了极点而悲伤的心情。

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连,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游来游去,岸上与小洲上的花草,青翠欲滴。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在你唱我和地响起来,这种乐趣真是无穷无尽啊!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心胸开阔、心情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端着酒杯,吹着微风,那真是快乐高兴极了。

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 ,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这是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在朝廷里做高官就应当心系百姓;处在僻远的江湖间也不能忘记关注国家安危。这样来说在朝廷做官也担忧,在僻远的江湖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大概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写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

【赏析】

一部伟大的艺术作品,有的是因为典型的人物,有的是因为曲折的情节,有的则是因为传世的名言而广为人知。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就是因为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而独领风骚。千年后的今天,再次重温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依然能够感受到他跳动的脉搏、沸腾的热血、火热的忠君爱国情怀,依然可以感受到他的才华、他的胸襟和他的赤诚。欣赏这篇名文,既能领略到文章之美,也能感受到作者的人格之美。

一、《岳阳楼记》的建筑美——布局精妙

闻一多主张诗歌应该有“三美”——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其实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也具有这“三美”。

岳阳楼本身就是一座布局精妙、美轮美奂的古典建筑。而中国古典建筑讲究的就是布局要精妙,衔接要紧密,过渡要自然,错落要有致,点缀要得体。就《岳阳楼记》来说,是非常符合建筑学意义上的审美原则的,这主要体现在文章的结构上。文章的叙述、描写、议论如同岳阳楼的三层结构一样,内容清晰,层级分明。

文章开头交代了写作的时间、地点、人物、写作原因,巧妙之处就在于非常自然而然。例如第一段用“嘱予作文以记之”结束,第二段用“予观夫巴陵胜状”开头,两个“予”字把上下段紧扣在一起,既突出了作者的主观意识,又如同建筑的卯榫结构一样,嵌合严整。又如用“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异”字领起下边两段洞庭湖阴天和晴天的不同景物,使得文章具有对称之美。段落的开头用“若夫”“至若”“而或”三个虚词承上启下,既巧妙地转移了写作重心,也巧妙地转移了我们的视线,像建筑上的三段回廊一样,把不同的景物连缀在一起,移步换景,过渡自然。

中国古典建筑讲究对称之美。第三段和第四段就非常对称。作者分别写了两种天气、两种景色、两种心情,就像建筑的虚实、高低、明暗一样,错落有致,相映成趣。可以说文章的结构非常符合建筑美学,起承转合、层次清晰,有呼有应、浑然一体,衔接得如同岳阳楼般严谨、凝重、庄严、华妙。

二、《岳阳楼记》的绘画美——浓淡相宜

范仲淹并没有去过岳阳楼,这篇《岳阳楼记》据说是范仲淹根据滕子京赠送他的一幅画《洞庭晚秋图》而写的。“文中有画”是这篇文章的显著特色。作者调动了众多的景物,分两大类着色:一是霪雨、阴风、浊浪、日星、山岳、薄暮、虎、猿等;一是波澜、天光、沙鸥、锦鳞、岸芷、汀兰、长烟、皓月、浮光、静影等。有白天的景色,有夜晚的景色。或浓墨重彩,或轻描淡画。景物布局有高有低,有远有近;状态有动有静,有虚有实,无不曲尽其妙。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这不是一幅单纯的山水画,而是寄托了作者感情的画卷,可以说是景为情设、情因景生、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画卷。这篇《岳阳楼记》总共才三百六十多字,哲理精深,文情并茂,感人肺腑,确实是一篇当之无愧的美文。

三、《岳阳楼记》的音乐美——正声雅乐

《岳阳楼记》全文格调端庄凝重,同时又不失清新优美、光昌流丽的风格,是一首又高又妙的音乐,也是来自封建时代的“正声雅乐”。文章一开始演奏的是舒缓叙事的调子,在看似平淡无奇、娓娓道来的叙事里,已经包含着高昂之意。文章第二段一开始,作者就由低到高,推出第一个小高潮,用高、广、深、远的大调,展示了洞庭湖的大气磅礴、气象万千,勾画了洞庭湖的烟波浩渺、广阔无边。第三段描写的是暗淡的阴天景物,旋律是以低沉哀伤的调子为主。第四段一扫阴天的阴郁沉闷,代之以明丽的晴天,主旋律由低到高,是欢快明朗的调子。在一高一低、一快一慢的乐曲对比中,把洞庭湖的奇景展现得惟妙惟肖。第五段开始是一声叹息,结尾是一声叹息,沉重而悠长,把作者忠君爱民的心体现得淋漓尽致,音调铿锵有力,是坚如磐石的大调,是全文的最高潮。总之,《岳阳楼记》是一首流动的音乐,有高山流水般的魅力,令人回味无穷。联想到范仲淹,琴技高超,平生喜弹《履霜》一曲,故时人又称范履霜。由此推之,范仲淹应深知琴理和文理,在写作时能把对音乐的感受移到文章中,使《岳阳楼记》独具艺术魅力。

四、《岳阳楼记》的人格美——忠君爱民

如果把《岳阳楼记》放在范仲淹历尽沧桑、忠君爱民的一生中去理解,会发现范仲淹的官品、人品、文品俱为上乘,会发现《岳阳楼记》既是一篇美文,也是范仲淹一生伟大人格的写照。范仲淹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情怀。也只有他忠贞赤诚的官品和人品,体现在文品上才更震撼动人。千年后的今天,重读《岳阳楼记》,依然能感受到范仲淹的“孜孜经纬心,落落教化辞”。

让我们先从范仲淹的为人、为官说起。

为人尚忠厚。范仲淹生于公元989年,字希文,江苏吴县人。他的父亲范墉早年病故,母亲谢氏贫无所依,改嫁山东淄州朱文翰,范仲淹遂改名朱悦。年稍长,范仲淹不愿学习商贾之术,唯愿读书,慨然有志于天下。1009年范仲淹21虚岁,到醴泉寺读书,刻苦自律,每天“画粥断齑”,笃学不辍。范仲淹得知身世后,辞别了母亲,前往河南应天府拜戚同文为师,继续苦学,史载他“五年未尝解衣而卧”。1015年范仲淹中进士,任安徽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养,改名范仲淹。历任大理寺丞、秘阁校理、太常博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职。他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刚直不阿,力主改革,数度被贬。1052年在赴颍州上任的路上,路过出生地徐州,病逝于此,终年64岁,葬于河南洛阳伊川县彭婆乡万安山下,谥文正。

范仲淹自己的生活十分简朴,身为副宰相,一顿只吃两样荤菜,妻子儿女只求温饱。一直到晚年,都没有建造一座像样的宅地。甚至死后入殓时,连一件新衣服都没有。然而他喜欢将钱财送给那些贫穷的族人,救济那些贫而贤的读书人,奖掖那些有才能的人。范仲淹治家十分严谨,教子有方。他有四个孩子,范纯祐、范纯仁、范纯礼、范纯粹一并有名于天下。元朝脱脱在《宋史》列传第七十三里这样评价范仲淹:“仲淹内刚外和,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而好施予,置义庄里中,以瞻族人。泛爱乐施,士多出其门下。虽里巷之人,皆能道其名字。死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为政尚忠厚,所至有恩。汾庆二州之民与属羌,皆画像立生祠事之。及其卒也,羌酋数百人,哭之如父,斋之三日而去。”

为官尚有恩。范仲淹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不畏权贵,直言敢谏,正道直行,百折不挠。范仲淹的一生都是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为官。

范仲淹入仕后的前十年,一直做的都是地方小官,但他从无怨言,踏踏实实地做一些有利于民生的事情。比如他到江苏泰州任西溪镇盐官,看到捍海堤年久失修,这本不属于范仲淹的职责范围,但他积极向上级反映,建议修复捍海堤。后来范仲淹主持修堤,用了四年时间才完成。当地人民为了纪念范仲淹的功绩,为他修建了祠堂,把捍海堤取名为范公堤。由于政绩突出,范仲淹被调到中央任秘阁校理。他虽然身处天涯海角却心忧百姓,虽然职位低小却心忧国家。进退之忧在国在民,为此他多次上书枢密副使张知白,坦率表达自己“簪缨奉国,弼辅朝政”的夙愿,希望能得到知遇和重用。范仲淹的一生多次“要官”和“辞官”,看似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其目的都是为了国家利益和百姓。范仲淹为官37年中,数次慨然自荐,也数次辞官不受,目的都是安社稷、济苍生。正因为如此,范仲淹才敢于进谏,直陈时弊,特立独行,高风亮节。

不仅如此,在国家危难的时候,范仲淹挺身而出,稳定边关。1038年冬天,宋朝西北边境局势突然紧张,李元昊称帝,建国号大夏,征发国内15岁以上男子,沿宋朝西北边境部署了10万人马。宋朝内部主战主和两派斗争激烈,乱成一团,宋仁宗举棋不定。边境30多年无战事,军备废弛,军纪松弛,战斗力弱。在严重的局势面前,宋仁宗想到了范仲淹,将范仲淹恢复龙图阁直学士,出任陕西,与韩琦一起御边。此时范仲淹已是52岁的老人了,少年的磨难、仕途的坎坷,早已使他两鬓成霜。但他忠君报国的热忱却不减当年,当他风尘仆仆来到延州时,看到的是满目萧然,百姓有家难归。他的心情十分沉重,写下了《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发誓要像当年汉朝的窦宪击破匈奴,在燕然山勒石记功那样,保卫边疆,让百姓安居乐业。通过种种整改措施,宋军恢复了战斗力,出现了许多像狄青、种世衡那样有勇有谋的军事将领,直到北宋末年,这支军队依然是宋朝的一支劲旅。

庆历三年,宋夏局势刚刚缓和,宋仁宗将范仲淹调回东京,任参知政事,与枢密副使富弼、韩琦等一道主持改革。当时北宋的官僚机构越来越臃肿,行政效率却越来越低,军队战斗力也越来越弱,内忧外患不时爆发,百姓负担十分沉重,国家财政入不敷出。不少有远见的人担心国家的命运,上书宋仁宗要求改革。宋仁宗多次召见范仲淹,督促他提出改革方案。范仲淹总结多年从政经验,呈上了著名的新政纲领《答手诏条陈十事疏》,提出十项改革主张:一是明黜陟,二是抑侥幸,三是精贡举,四是择长官,五是均公田,六是厚农桑,七是修武备,八是推恩信,九是重命令,十是减徭役,史称“庆历新政”。

“庆历新政”失败了,失败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有宋仁宗的性格原因,有改革者的内部矛盾,等等,但最关键的还是新政内容。比如新政的十条改革主张里,前四条都是关于人事制度改革的,第五条是关于土地制度改革的,这就触犯了地主官僚的利益。他们对此恨之入骨,便集结一起攻击新政,诬蔑范仲淹、韩琦、富弼、欧阳修等结交朋党。他们串通宦官,到宋仁宗面前散布范仲淹私树党羽的传言。于是流言四起,人心惶惶,宋仁宗看到反对新政的力量这样大,也开始动摇犹豫。庆历五年初,曾经慷慨激、励精图治的宋仁宗完全退却,下诏废除一切改革措施,解除范仲淹职务,韩琦、富弼、欧阳修等相继被贬,坚持了一年四个月的“庆历新政”失败了。

“庆历新政”虽然失败了,但范仲淹主持的这次革新,开创了北宋士大夫议政的风气,传播了改革的思想,成为“王安石变法”的前奏。

元编《宋史》称赞范仲淹“为官清正,所至有恩。为人忠厚,乐善好施,治家严谨”。从青年时代起,范仲淹就慨然有志于天下。为官几十年,每到一地都注重兴修水利,培养人才,保土安民,成绩斐然,真正做到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五、结语

毛泽东同志1957年读《宋史》时感叹:“在中国的历史上不乏建功立业的人,也不乏以思想品行影响后世的人,前者如诸葛亮、范仲淹,后者如孔孟等人,但二者兼有,即办事兼传教之人,历史上只有两位,即宋代的范仲淹和清朝的曾国藩。”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绝不仅仅是一篇写景抒情的名篇,也不是文人茶余饭后的消遣,而是范仲淹一生忠君爱民的伟大人格的真实写照。范仲淹被贬到邓州写《岳阳楼记》时,已经58岁了,两鬓成霜,百病缠身,但他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他那颗火热的忠君报国的心依然澎湃。他超越了儒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观点,他是穷也忧君,达也忧民。他同时也超越了时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已不再是刻在岳阳楼墙壁上的名句,而是刻在中华儿女心灵上的警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也不再只是范仲淹个人的观点,它已凝聚成中华民族先进文化的一部分,成为一种宝贵的思想财富,永不磨灭,永放光辉。中华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范仲淹就是领一代风骚的英雄人物。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出将入相,敢当重任;忠直敢言,不避权贵;正道直行,廉洁清正。他为人谦虚,治家严谨;生活简朴,乐善好施;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他为文端庄凝重,辞采华茂,冠绝一时;扫五代绮靡之音,开一代清新慷慨之风。他的文章、诗词、书法、琴技均为上乘。范仲淹无论出将入相,还是执政临民,抑或为人处事,皆足为后人法。他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鲁迅说:“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范仲淹也是中国的脊梁!(孙俊红、马科伟、周峰)

本文来源:《名作欣赏》2020年第35期。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编辑/王静

相关阅读
古典文学与文学景观的双向互动
光明日报 2023-12-18
历史|“醉翁亭记”背后的侵占财产案
我们都爱宋朝 2023-10-19
坚定文化自信 担当文化使命
人民日报 2023-10-08
夜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帆书 原樊登读书 2023-06-23
北青快评|游客“背书争票”也是特殊的旅游文化打卡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5-0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