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上海东方明珠塔不远的一间临终关怀病房里,肿瘤科医生张琇文看着两名克服了疫情封控终于坐到一起的老人手牵着手拥抱痛哭。“患者是癌症晚期,在妻子来之前,他焦虑,甚至有自残倾向。在得到妻子的陪护后,生命的最后一周里,他的表现非常安详。”张琇文回忆说,这是上海疫情期间最让她感慨的一幕。
150多名医护人员吃住在医院中 许多员工没回过家一天
浦东新区是上海疫情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张琇文所在的国药长航上海长航医院从疫情暴发后一直在浦东新区坚持运转,“我们这里有癌症晚期、肾移植后的患者,还有很多失去自理能力的老人,有的已经没有了自主意识。我们必须坚持运转,照顾好这些患者。尤其是癌症晚期患者,我们的关怀病房能够照顾他们最后的时光,让他们带着尊严离开。”上海长航医院副院长田光蕊告诉北青报记者。
这一切并不容易,医院在疫情暴发后就抽调过最多一次50人的队伍参与到核酸检测工作中,从3月28日开始,更是进入人员闭环管理状态,150多名医护人员吃住在医院中,“包括我们的院长和另几位院领导在内,许多员工没回过家一天。”
以往医院从未遇到要保障这么多医护人员住宿的情况,“我们挖掘了所有能挖掘的地方,有些医护人员睡在科室办公室里,有的医护人员住到了我们以前废弃的一栋老宿舍楼里。许多员工几乎没有正常的床可以用,睡的是地铺、诊疗床和避免失能患者患上褥疮的气垫床。”说到这里,田光蕊有些哽咽,“从两三天,到一个多星期,再到现在三个星期了,看到大家坚守得这么苦,我感觉非常难受。但我们也无暇考虑以后的事,就想着把每一天的事情做好。”
“在医院的医护都有自己的家人,可为了照顾患者,他们坚持住在医院里。我们另一位副院长曹美芬的孩子5月底、6月初就要出国读书了,可如今只能让家里老人帮忙照顾孩子,自己坚持住在医院里,只能偶尔通过视频和要出远门的孩子聊一聊。”田光蕊说。
出于防疫考虑,医院对病房进行了调整,在管控区内原本能容纳六七名患者的病房里,现在分别安置在单人间或双人间隔离治疗,“这意味着以前在一个病房能够处理完的工作,现在需要工作人员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奔波于多个病房,这对我们的医护人员是个新的挑战。”
疫情中的肿瘤科医生为无法当面帮助患者而哭
“患者家属将病人交给了我们,就是我们的责任。”田光蕊说,该医院肿瘤科在2015年被评为上海市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也拥有专业的临终关怀病房,医护人员会尽力缓解癌症晚期患者的病痛,让患者带着尊严离开这个世界,“这也是我们要不懈坚持的原因之一。”
张琇文就是该院肿瘤科团队的领军者,从3月7日开始,她就基本驻守在医院里,3月26日最后一次回过家,3月27日至今已经在医院度过了25个夜晚。
这期间,张琇文哭过,“有一天,我的手机一天接到了50多个电话,有些此前治疗过的肿瘤患者会找我咨询,因为封控等原因,我只能给他们提供一些居家的健康指导。那一天我哭了,我多希望这些患者能够来到医院,让我当面帮助他们。”
“还有一天,有一个需要化疗的病人向相关部门提出申请后,由专用的车辆转运到我们医院,我们穿着防护服,和病人进入单独隔离的诊疗室,直到治疗结束由专车将病人送回家,已经一天过去了。”张琇文介绍,为了保护病人和自己,他们在治疗中都要穿上防护服,穿脱防护服要花上不少时间,防护服里很闷热,但为了救助患者,必须克服这些困难,“疫情中,治疗一名患者整个流程下来要比以前多花两三个小时。”
癌症晚期老人和老伴疫情中重聚 安详地度过人生的最后一周
“无论我们多么用心地照顾病人,都比不上他们自己家人的陪护所能带来的安慰。对于癌症晚期的患者更是如此。”张琇文说,由于疫情严重加上小区封控,不少癌症晚期患者的家人很难抽身来医院陪护,“有一位年纪很大的老先生,癌症晚期,耳朵不太好,跟他沟通起来需要用很大的声音讲话。他和妻子几十年没有分开过,这次因为疫情封控的原因,老伴没办法来医院陪护。”
张琇文说,那几天,老人的情绪非常差,不爱搭理医护人员,甚至出现了用头磕床的自残倾向。“为了保护老人不受伤害,我们有人专门和他住在同一间病房,照顾老人。”
通过各方努力,老人的老伴在确保符合防疫要求的情况下来到医院,穿着防护服来到了老人的病床前。“我看着他们两个人坐在一起,没说什么话,就是流着眼泪,紧紧地抱在一起。那是老人生命的最后一周,他的老伴一直陪在他身边,那一周老人一直很安详。”
与此同时,医护人员也会尽可能满足老人们临终前最后的心愿,“我们医院的所在地还是很繁华的地段,出门就有面包房、超市,有些老人临终前想吃好吃的,之前叫个外卖就给送来了,可随着疫情变得严重,这些都没有了。”张琇文说,有一天,一名乳腺癌晚期的老人想要吃草莓,“我们把这个需求发给了患者家属,家属想方设法买来草莓送到了医院门口。一般来说我们的工作人员会每天分早、中、晚三次去取家属送来的物资,做好消杀再送进医院,可那一天我们觉得草莓太容易坏了,赶紧找人取来草莓,洗好后将新鲜的草莓送到老人口中。”
田光蕊也表示,“目前上海疫情已进入胶着攻坚关键阶段,医院在上级公司国药集团的大力支持下,确保了各项防疫物资和药品的充足供应,为医院保持正常运行提供了坚实的物资保障。”
有生命倒计时的老人对我说“等疫情结束后我们一起去旅游”
“很多老人其实并不知道自己的生命已经走到尽头,他们仍对未来抱有期待,有一位癌症晚期的老人,生命已经进入倒计时了,在大约两周前忽然对我们说,等疫情结束,要感谢我们,和我们一起出去旅游。虽然知道这一切已经不可能了,但我们还是告诉老人,要好好配合治疗,等疫情结束我们一起出去玩。”张琇文坦言,信念是有些老人生存下去的寄托所在,为此他们会说一些善意的谎言,让老人能够有尊严地离开。有些老人手纸、牙膏用完了,配送的话需要不少时间,他们就会把自己的物资拿出来,让老人们先用,“我觉得不能把他们看作病人,要用心对待、照顾,这是最好的选择。患者离世后,他们的家属也会向我们表达谢意,甚至有感染后住在方舱医院的患者家属给我们发了委托书,委托我们协助办理死者的一些后事。”
但张琇文知道,有些事情并非她一个人努力就能够改变的,“我的父母今年70多岁了,生活在上海的一处老小区,那里是上海最早封控的地区之一。4月初的时候,我妈妈检测为阳性,已被送往方舱医院。今天我收到消息,我爸爸也检测阳性了。”说到这里,张琇文又哭了。
张琇文表示,她爸爸已被安排22日入住方舱医院,“我妈妈是无症状感染者,我爸爸目前也没什么症状,我给他们说了健康管理的注意事项,让他们一定照顾好自己。我在医院照顾这些老人,确实没办法帮到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做好我的工作,希望疫情能够快快结束。只有整个上海好起来,我们每个人才能好起来。”
【版权声明】本作品的著作权等知识产权归【北青Qnews】所有,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享有本文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屈畅
编辑/王朝
校对/李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