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记者近期调查发现,全国各地以流调为名实施的电信诈骗案件明显增多,一些群众因难以分辨真假流调,出现了不配合电话流调的情形。
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近期国内疫情呈多点散发态势,而流调正是阻断病毒传播的关键环节之一。如今,一些电信诈骗分子从中看到“商机”,冒充流调工作人员实施诈骗,不仅威胁着公众的财产安全,而且干扰了正常的流调工作和疫情防控。
“流调诈骗”警情增多,说明诈骗分子十分狡猾,需要对其提高警惕和防范,但也从侧面说明当前的流调工作还存在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这对有关部门来说也是一种工作提示。比如,多数地区都缺乏统一的流调号码,不少工作人员仍通过私人电话开展流调。又如,一些流调工作人员可能用语不规范,有的不进行自我介绍便直接询问流调对象的活动轨迹、家庭住址等敏感信息,如此做法显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群众的疑虑和担忧。这些都可能让电信诈骗有了更大的以假乱真、鱼目混珠的空间和机会。
某种角度上说,“流调诈骗”戳中了流调工作存在的一些短板,也倒逼相关工作进一规范化、精细化。一方面,可以考虑通过设置统一的流调号码,或为流调电话设置来电显示或闪信提示,进而最大程度减少群众疑虑。北京疾控部门近日就为流调电话专门开通了电子标签,特殊的来电显示界面和文字弹窗,可以让群众更放心接听、更耐心配合。另一方面,可以适当加强对流调工作人员的培训,增强流调的专业性与可信度。当然,还应加大对“流调诈骗”的打击力度和反诈宣传力度,增强群众的防范意识。
目前,疫情防控形势仍然复杂严峻,不能让“流调诈骗”搅乱防疫大局、任其侵犯广大群众的切身权益。要通过疏堵结合、打防结合,对“流调诈骗”实现攻守兼备,既要促进流调工作规范化,让“流调诈骗”无缝可钻、无机可乘,又要加强执法力度,让“流调诈骗”在法治阳光下无处遁形,进而不断筑牢疫情防控堤坝,切实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文/戴先任
图源/新华社
编辑/王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