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文件复出的酸菜面更需“带责任复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4-14 07:10

今年3月15日,央视3•15晚会曝光“老坛酸菜包竟是土坑腌制”,随后,老坛酸菜方便面相关产品被下架。据报道,最近有市民发现,云南昆明部分超市的老坛酸菜面重新上架,一起出现在货架上的,还有一份监管部门的文件。

“土坑酸菜”事件给老坛酸菜方便面带来了行业性的信任危机,把多款老坛酸菜面产品带进了“坑”。眼下,一些品牌的老坛酸菜面产品带着地方市场监管部门的《公告函》等红头文件上架复出,无非是想通过监管部门的文件背书来展现监管公信力对产品质量的确认和支撑,重获消费者的信任,重获市场的认可。

诚然,老坛酸菜方便面产品没有原罪,只要企业没有使用与“土坑酸菜”有关的问题原料,严格履行了原料进货查验、索证索票、生产质量把关、出厂检验等责任,只要产品经检测符合国家标准,产品就符合进入市场流通的条件,就可以上架、复出。

老坛酸菜面产品能不能上架流通,能不能复出,关键取决于企业履行质量把控责任是否到位,而不取决于其它因素。《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对其生产经营食品的安全负责。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保证食品安全,诚信自律,对社会和公众负责,接受社会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据此,企业应该承担食品质量安全的把关责任和证明责任,市场监管等部门具有依托法律措施和手段对企业及其产品进行检查监督的义务。严格地说,这种检查监督义务不包含对企业履责情况以及企业产品质量安全的证明,也不包含对产品复出的“护送”。

个别地方的监管部门以发布“公告函”“告知函”等方式,向消费者披露检查监督相关品牌的老坛酸菜面企业及产品所确认的信息,说明现场检查情况以及企业原料的渠道情况、原料供应商资质情况、酸菜包的检测情况,体现了对企业规范经营的支持,有助于企业恢复产品质量信誉,也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和监督权,这样做的初衷是好的。

然而,对于老坛酸菜面产品的信誉修复而言,监管部门的文件背书只是权宜之计,终究不是治本之计,不是长久之计。企业要想重塑产品的信誉和形象,解开消费者心里的疙瘩,获得消费者的“谅解”和重新接纳,关键还得靠自己。

所谓“来病如山倒,祛病如抽丝”,食品企业的质量管理和品牌信誉培育也是这个道理。毁掉企业产品的质量信誉,可能只需要一个食品安全问题,只需要很短的时间,而培育产品的品牌信誉则需要企业久久为功,按照法律要求长期规范经营,严格管理,长期高标准履行每一个环节的质量安全把关责任。尤其是出现食品安全问题、遭遇信任危机的企业,应该付出更严格的责任,应该给市场和消费者一个更长的检验期来重新证明自己。

带文件复出的酸菜面,其实更需要带着责任复出。相关企业必须痛定思痛,举一反三地查找问题和漏洞,进一步健全完善质量安全管理机制,以最严格的标准落实法律对于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进货查验记录以及食品生产管理、食品出厂检验记录的要求,确保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岗位、每一个人都承担最严格的责任,全力打造食品质量安全管理的闭环。

做好这些工作,才能减少甚至消除食品安全问题隐患和风险,才能把丢掉的质量信誉分数一点一点补回来。而监管部门更需要做的是,以问题为导向,以最严格的标准对食品企业及产品进行长效常态监管,倒逼督促企业把质量安全管理责任落到实处,这才是对企业最好、最有用的支持。

文/李英锋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