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快评|清明“代扫”市场中的逐利浊流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4-04 15:45

又到清明时节,今年扫墓不寻常。疫情阻碍了清明的现场扫墓,找人“代扫”就有了市场。据中新社报道,不少服务范围与墓园提供的服务并无明显差别。如一个定价1000元的“代扫”,服务范围包括墓碑、墓穴周围清扫,放置供品、鲜花,视频录像等。不过另一个定价1000元的“代扫”,除了基本服务外,还可以叫哭。北京一家公司列出了“代扫”加码清单:299元的收费里,仅包括打扫、两只菊花、默哀、传话、音视频服务。“如果想要摆祭品、烧纸钱,需另外收费。祭品两盒30元,四盒50元,烧纸钱30元起步。烟、酒、其他鲜花、食品等也需要另掏钱。”

清明节上坟扫墓,是中华传统文化。现代社会,人流量大,个人和家族墓地相距遥远,不能回乡亲自扫墓,难免有些遗憾。所以,即使没有疫情,“代扫”市场也初具规模,疫情不仅阻断了回乡祭扫路,甚至也无法让人在当地祭扫亲人墓地。“代扫”市场规模更大--虽无人统计具体数字,但有市场需求,就有市场供给。用死人的名义挣活人的钱,只要挣之有道,价格公道,虽然不那么好听但也契合市场理性。毕竟,市场经济蕴含的基本逻辑就是供给和需求--“代扫”市场算是丧葬市场的分支,而且也和“丧葬文化”中的“祭扫文化”相关,故而明码标价定价合理的“代扫”市场自然有其合理之处。

若“代扫”市场定价过高,或者给出不合常识的“天价”,甚至通过“代哭”“代跪”提高加码,如此服务就掺杂了很多不正常的东西。一方面,“代扫”本身就是只讲形式不讲内容,已经和传统的清明祭扫文化不相兼容。其实,只要心怀去世的亲人和祖先,深处异乡外地“遥祭”也是可以的,又何必讲求祭扫形式--过度且用金融购买的仪式感未必是对去世亲人最好的怀念,而是做给现世的活人看的。至于花钱雇人“代哭”“代跪”,更有矫饰和庸俗之嫌。对去世亲人和祖先的哀思情感,还是身体力行为好--不管采取何种方式,花钱让别人代替自己去做,总是差了点意思,少了点真情,多了点异样。

因此,清明节高价买来的“代扫”,尤其是明码标价的“代哭”“代跪”,不是清明祭扫文化的创新,更像是祭扫文化的浊流。若是单纯供需,如此市场浊流也只是短暂的逐利行为,结果勉强算是供需双方的愿打愿挨。随着清明节过去,这样的逐利浊流也随风而逝--只是留下舆论场的一番争议和民众的笑谈罢了。可是,市场是纷乱的,尤其是“代扫”滋生的逐利浊流形成市场诱惑时,也会让“代扫”市场出现坑蒙拐骗。有媒体报道,消费者通过网络购买价值200元的“代烧”服务后,接收到几段商家发来的现场视频。但当转存到手机中后发现破绽,“除了第一个视频是当天拍的,其他视频都是一个月前拍摄的。同一个视频,不知道多少人上当受骗。”这可不是简单的花钱或晦气或者当了冤大头那么简单,而是如此“代扫”涉嫌诈骗,是违法行为甚至涉嫌犯罪。

既然舆论曝光,监管部门就该深入调查,清除“代扫”市场的违规行为,给上当受骗的消费者一个说法。否则,“代扫”市场就会变成一个野蛮生长的混乱利益场,更多的欺瞒诈骗行为将充溢其中,利用清明节玩越线的“代扫”游戏--赚了就走,年年如是,这该如何是好。不仅坏了清明祭扫文化的“清名”,也让“代扫”市场浊流横行。

14亿人的大市场,在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方式遭遇冲突时,就会催化出强大的供给与需求的动态变化。这既是中国市场的活力所在,也容易带来市场乱象。清明节不仅是踏青旅游的好季节,也蕴藉着千古传承的祭扫文化。当现代生活方式不能用传统的方式完成祭扫时,市场给出契合现代人口味的“代扫”服务,无可厚非。但市场要将规则,更要守住法治和道德的底线。“代扫”的有偿服务不能漫天要价,更不能增加有违常识和掺杂封建迷信内容的有偿服务。当然,“代扫”服务更不可以招摇撞骗。

且不问清明“代扫”市场是需求决定了供给,还是供给刺激了需求,但是这个市场存在的合理性不能被无限放大,更不能放任不管。清明节祭扫文化,还是要“清明”为好,不要沾染太多的铜臭味,更不要被“代扫”的仪式感冲淡了追思祖先祭奠先人的人情味。大数据时代,网上纪念和祭奠不也是很好的纪念方式嘛。此外,公墓管理方也可以提供一些更为纯粹更加环保健康的祭扫方式,让清明节少些逐利浊流的污染。

文/张敬伟

图源/新华社

编辑/王涵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