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暖核一号”超额完成首个供暖季任务!核能供热面临重大发展机遇
上海证券报 2022-04-01 13:55

上海证券报记者4月1日从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家电投)获悉,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山东海阳核能综合利用示范项目——国家电投“暖核一号”超额完成首个供暖季任务。

据悉,该项目持续安全稳定供热143天,供热面积近500万平方米,各项指标达到设计要求,系统运行良好,减碳效益显著,空气质量和海洋生态得到有效改善,惠及海阳城区20万居民,为“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贡献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整县制核能供暖“国家电投方案”。

国内最大的单台机组抽汽供热项目 计划于年内开工

山东核电有限公司和地方政府一道,一次规划、由易到难、分步实施,于2018年海阳核电1号机组商运当年,在国内率先启动大型压水堆热电联产研究与实践;在2019年投运我国首个核能供热商用工程一期项目的基础上,2021年投运“暖核一号”海阳核能供热工程二期项目。

“暖核一号”供热项目从核电机组抽取高压缸排汽作为热源,在物理隔绝的情况下,进行多次热量交换,最终通过市政供热管网将热量送到用户家中。自2021年11月9日投运以来,该项目首个供暖季累计对外提供清洁热量200万吉焦,同比核能供热前,节约原煤消耗1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3万吨、氮氧化物2021吨、二氧化硫2138吨、烟尘1243吨,供暖季空气中PM2.5下降了16%,天气优良率上升了17%,明显提升了区域供暖季空气质量。同时减少向环境排放热量150万吉焦,2摄氏度海洋温升面积缩减了25公顷,有效改善了周边海洋生态环境,为我国核电基地海洋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新示范。

据记者了解,山东海阳核能综合利用示范——三期900MW核能供热工程作为国内最大的单台机组抽汽供热项目,正在紧锣密鼓推进,计划于年内开工,明年供暖季前建成,并同步开展与储热、新能源结合,解决新能源消纳和跨区域清洁供暖。

项目建成后,单台机组在每年发电95亿度的同时,供暖面积可达3000万平方米,满足100万居民的取暖需求,还可开展核能工业供汽,届时机组热效率将达到55.9%,是原来的1.5倍,减碳及减排效果是二期项目的5倍,环境效益、能源效率及资源利用率将得到极大提升。

核能供热面临重大发展机遇

核能是当前较成熟的替代一次能源的能源形式之一,利用核能进行集中供热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传统热源相比,核能供热可以显著减少污染物排放,供热安全性有保障,将有效改善我国能源结构,缓解日趋严重的能源供应紧张局面,对于“双碳”目标实现以及缓解燃煤运输压力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按照规划,到2025年,我国核电运行装机容量要达到7000万千瓦左右。这其中,包括核能供热在内的核电综合利用也将稳步推进。国家能源局在《2022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明确提到,组织实施《核能集中供热及综合利用试点方案》,推进核能综合利用。

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中核战略规划研究总院相关专家表示,在国家政策推动下,我国城市集中供暖面积快速发展,国内已具有良好的核能供热实践,同时核能供热具有经济竞争性,核能供热面临重大发展机遇。

中国工程院院士叶奇蓁表示,海阳核能供热和余热淡化海水,以及荣成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余热利用等,说明核能多用途发展前景广阔。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0-2020年中国城市集中供热面积逐年增长,年增长率高达10.41%。随着我国农村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和南方部分地区逐步实现冬季供暖,我国集中供热面积还在不断攀升,业内保守估计到2030年将达到150亿平方米。

目前,国内有10个省份近30个城市表达了核能供热意愿,主要分布在冬季寒冷的北方地区和大气污染严重的地区,如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甘肃、陕西、山东、江苏、贵州等。(李苑)

编辑/田野

相关阅读
核能供热,有大消息!
上海证券报 2023-11-26
核能暖炉开启双城供暖模式,我国首个跨地级市核能供热工程投运
澎湃新闻 2023-11-25
发电之余供暖供汽、淡化海水,持续扩围的核能综合利用能走多远
澎湃新闻 2023-05-03
山东海阳为中国北方地区清洁取暖开辟新路径
中国新闻网 2023-04-14
核能也能供暖?国家能源局:在运核电机组53台、已核准在建的有28台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1-1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