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余名“东城社工”冲在战“疫”一线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3-28 11:19

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3000余名“东城社工”冲在战“疫”一线,在不同的岗位担任着不同的“角色”,他们中有参与精细化排查,与时间赛跑的“数据师”;有把好管控区域关卡,守好居民安全线的“守门员”;还有温馨服务,解管控区域居民生活难题的“大管家”。

一夜长大的孩子、无条件支持的爱人、怕添麻烦的父母……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东城社工”舍小家为大家,“疫”不容辞地以坚韧的意志诠释“东城社工”的责任与担当,用初心与使命织起了一张严密而又温暖的“防疫网”,他们的故事简单、平凡、却令人动容。

关注1 和平里街道

“关乎居民健康安全,一刻都不敢放松”

疫情防控是一场“整体仗”,没有人是“一个人在战斗”。在和平里街道就有一对战“疫”夫妻档——余燕和王晨,他们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共同守护着百姓的安稳日子。

余燕是民旺社区的一名社工,从事社区工作已经12年了,用她自己的话说,“每天在社区的时间比在家里都多,见到居民比见家人都亲。”近日,民旺社区出现确诊病例,作为一名热爱岗位的老社工,余燕义无反顾冲锋在前,她的爱人王晨也忙碌在筛查等防疫工作的前线。

面对筛查的繁重任务,余燕倍感压力,她说:“感觉自己脑子里时刻绷着一根弦,但防疫工作关乎居民健康安全,一刻都不敢放松。有的时候压力实在太大了,我就给我爱人打个电话,我们互相安慰,互相鼓励。我们社工之间也经常互相说一些鼓励的话,大家都非常辛苦。”

余燕夫妇俩已经连续多日没有回家了,说起独自在家的女儿,余燕忍不住眼含泪水,她说:“其实工作的辛苦都不算什么,我也非常热爱社区工作,唯一觉得对不起的就是家人。身体不好的母亲还要帮我照顾孩子,真希望疫情赶紧过去,大家都能一家团圆。”

“每当深夜回到家时,看到陪伴你的那盏小夜灯我不禁泪流满面。睡梦中,你还在轻唤着‘妈妈’,小小的年纪一个人独自在家自己照顾自己,宝贝,对不起!”深夜12点,杨青华把对女儿的愧疚编辑成文字发布在朋友圈。

3月10日,东河沿社区接到有确诊病例到访过的通知,社工们立刻集结起来,投入到大数据排查和和平里街道全员核酸检测工作中。身为一名社工的杨青华戴上口罩,穿上防护服,快速投入到社区疫情防控的紧张工作中,一忙就是一整天,常常是半夜才能回到家。

杨青华的爱人因为工作性质常年在外地出差,杨青华离家近在咫尺却不能陪伴在女儿身边。来自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有时压得杨青华喘不过气来,是女儿的一句句“妈妈加油!”“妈妈你是最棒的!”“妈妈我爱您!”给了她无限的动力。

这些天,杨青华感受到12岁的女儿似乎一夜之间长大了,不仅学会了照顾自己,每天除了报平安外,乖巧的她不会打扰妈妈的工作。女儿的成长让杨青华既欣慰又心疼,她说:“我和她爸爸的工作性质如此,必须舍小家为大家。女儿一个人睡觉怕黑,就会开着这盏小夜灯,她还说过‘妈妈,小夜灯替我等你回家。’对于女儿我非常愧疚,但责任在肩,我必须舍小家为大家。疫散花开——这是我和女儿共同的心愿。”

关注2 东直门街道

“我们必须尽全力对得起居民的信任”

“一户居民需要居家观察?好的,我马上帮助这位居民办理手续。”3月23日晚上8点40分,东直门街道东外大街社区社工景赛楠刚进家门不久就接到电话,要马上梳理一下需要居家观察居民的情况。她赶忙向社区核实确认相关情况,与居民沟通居家观察要求,以及核酸检测时间……全部安排妥当后,已过晚上9点半,“这都没什么,最重要的是要以最快的速度安排好,让居家观察的居民没有后顾之忧。”她说。

面对疫情防控新形势,景赛楠和东外大街社区的所有社工一样,一心扑在了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上。“因为东外大街社区属于街道内比较大的社区,有4000余户居民,这就更要求我们的工作要很细致,不能有遗漏。”她说。

每天,景赛楠将需要排查的电话打完后,都会和同事一起再进行挨家挨户敲门走访,“社区内的老人很多,我们担心有时候他们可能看微信消息没有那么及时,上门看看老人,跟老人讲一讲才能放心。”每次走访一趟下来,景赛楠的手指都会因不断敲门而有些肿,嗓子有时也哑到说不出话来,“每次总想着多叮嘱一些,一次走访就尽量让老人能够全面地了解现在的疫情防控情况,也看看他们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助。”她说。

“健康宝不知道为什么有了弹窗,我明天上不了飞机可怎么办?”一天,景赛楠接到一通电话,电话另一头的语气略显急切。“先生您别急,您是来北京出差的吗?”“您在进京前是否持48小时核酸检测证明?”“进京之后72小时内有没有再做核酸检测呢?”……景赛楠耐心的声音渐渐安抚了群众情绪,景赛楠也通过这样的方式了解到这位群众健康宝弹窗原因。重新做完核酸检测后,这位先生成功解除弹窗,顺利登上飞机,也向景赛楠发来短信感谢。“我们做的都是很平凡的事情,但是能够帮助群众把烦恼解决,是我们最大的欣慰。”景赛楠说。

家住工体社区的王阿姨是一位80岁的高龄独居老人,因患有高血压,腿脚不便,不能独自下楼,生活用品等都是每周由孩子网购送来。听社区说准备给她安排上门测核酸,老人非常高兴。当核酸检测工作人员来到她家时,她欣慰地说:“特别感谢街道和社区,为我安排上门核酸检测,关心我的健康和安全。最近疫情严重,我经常收快递,心里也总悬着。真是感谢你们,大家辛苦了。”

“社区里类似王阿姨这样的老人还有很多,我们根据之前疫情防控工作打下的基础,对辖区独居、不方便下楼等居民有非常清晰的台账,确保重点人群核酸检测不遗漏一人。”工体社区社工吴荻介绍说。工体社区占地面积大,且老旧小区较多,多是没有电梯的六层楼房。吴荻及同事和医护人员们一遍遍确认名单拾级而上,耐心为居民做好核酸检测。虽然天气还有些寒冷,但吴荻和医护人员的防护服下早已浑身湿透。“社区疫情防控工作离不开所有社工的努力,也离不开所有居民的积极配合,居民信任我们,我们必须尽全力对得起居民的信任。”吴荻说。

关注3 安定门街道

“得到居民的肯定,很有成就感”

“没想到在这种特殊时期,还能享受到这么细致、周到的陪同就医服务,及时治好了我的病痛,真是太感动了……”

王女士是安定门街道花园社区的一位居民,此前患有慢性肠胃炎。3月21日,王女士的老毛病突然急性发作、疼痛难忍,可疫情发生后自己所在的花园东巷被封控管理,这可怎么办?慌了神的王女士将自己的情况告诉了花园社区工作人员。

鉴于王女士正处于封控期间的情况,其所希望前往的鼓楼中医医院不具备接诊条件。花园社区将相关情况上报区卫健委,协调北京市第六医院提供全流程闭环就诊服务。很快,120救护车便开到了王女士家的胡同口。

看着王女士上了救护车,花园社区党委书记宋彩、社工李丹立马骑上电动车,赶到了医院门口。不到40分钟,王女士就顺利进入医院接受治疗。宋彩与李丹一边在医院门外等候,一边通过手机解答居民疑问、协调防控工作等。直到当晚8点多完成治疗,二人又协助医护人员将王女士送上救护车返回家中。

等候期间,宋彩与李丹还“偶遇”了安定门街道党建服务中心干部李翊朝。原来,当晚7点34分,正在钟鼓楼文化广场协助核酸检测工作的李翊朝也接到了陪同居民就医的任务——辖区居民曹女士与女儿作为此前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正在集中隔离点进行集中医学观察,因女儿身体不适需要就医。接到任务,李翊朝一刻不停,从核酸检测现场赶到了医院。

“没想到这种情况下还能遇到老熟人!”简单打过招呼,三人又分头忙活起来。分别时,宋彩将两片暖宝宝塞到了李翊朝手中。夜色渐深,冷风乍起,荡起几分寒意,两片暖宝宝也很快派上了用场。从晚上7点50分到达医院,到次日凌晨零点10分,李翊朝始终站在医院门外,确保居民就医过程形成高效的闭环。

在花园社区,几乎每天都在发生着让人心生温暖的事。疫情发生后,处于封控区管控区及居家隔离的居民中,既有老人,也有儿童,还有不少体弱多病者。花园社区全方位科学部署工作,合理规划人员配置,为居民提供订单式服务,力争实现应急保障工作全面覆盖。

居民们的各项需求,均得到了第一时间的帮助与反馈。快速响应的背后,是社工、机关干部等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

3月22日,宋彩从早上7点忙到晚上7点,才有时间吃上第一口饭;此前的5天里,她一共才睡了5个小时。白天上门为居民进行核酸检测,晚上9点还在胡同内来回奔走,转送密接者、协调居民就医事宜。一件接一件的事情忙完,时间已到了次日凌晨两点。

一位居民因肾病需要定期透析,另一位居民因病需要经常输液,3月23日起下沉花园社区支援的李翊朝和同事们承担起了陪同两名居民就医任务。此外,他们还要协助运送物资、清理垃圾……

一件件看似并不起眼的琐事、小事,让居民格外安心,也使疫情下的管控更有温度。“这些天也确实感觉到累,但是梳理完一整天的工作感觉很踏实,收到居民的感谢、得到居民的肯定,也很有成就感……”采访的最后,宋彩如是说。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蒋若静 通讯员 王慧雯 刘旭阳 李滢

编辑/谭卫平

相关阅读
朝阳群众变身“后勤部长”“配药侠” 投身战“疫”一线
北京朝阳 2022-12-06
服务封管控区:“东城社工”当好全天候“客服” 便民卡搭建战疫连心桥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5-29
北京东城一居民手绘核酸检测进行时 致敬战疫一线最可爱的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5-29
战“疫”进行时 本市社区青年汇社工“青”尽全力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5-21
当“东城社工”遇见“朝阳群众”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5-1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