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油画已成为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独特而重要的文化、历史和艺术价值。油画艺术创作不断发展,油画艺术收藏持续繁荣,油画藏品在200余家国有博物馆、美术馆及相关艺术机构、私人收藏领域都已形成可观规模。
3月25日,由中国油画学会支持,奉贤博物馆主办,助艺文化、贝罗修复承办的“首届中国油画藏品现状与保护研讨会”于线上举办。研讨会围绕“中国油画藏品现状与保护”主题,邀请16位国内外博物馆、美术馆、油画保护修复专家、收藏家、艺术家代表,就油画收藏现状与藏品的保护利用展开交流与研讨,两百余名业内人士和爱好者通过腾讯线上会议参会,博物馆头条全程对会议进行直播,吸引万余业内人士和爱好者收看。
当代美术馆中油画收藏的比例达85%,但保存现况不乐观
油画作为绘画的主要媒介形式,因其便于收藏、展示等多重因素,几乎所有涉及现当代艺术的美术馆都有所收藏。据雅昌市场中心调查,在以当代艺术为主要定位的美术馆中,油画收藏的比例达85%,是最重要的收藏类型之一。
奉贤博物馆馆长张雪松表示,我国油画研究已有百年历程,而油画藏品保护与修复是一个较抽象的概念,目前还在摸索。中国美术馆研究馆员何琳指出,近些年,很多省市新建了设施设备较为先进完善的美术馆博物馆,客观上为藏品提供了良好的收藏保存环境和条件。“但油画的保存现况并不乐观,各馆收藏的各历史阶段创作的油画作品均存在待修复的情况。”
安徽博物院文保中心油画修复师孙红燕举例,安徽博物馆现有馆藏油画900余幅,其中包括潘玉良油画作品361幅。“潘玉良油画作品由于在法国时期没有合适的保护条件,导致出现一系列病害,安徽博物院特制专用轨道式密集架用于存放。”
应尽快制定油画保护与修复的行业标准
与会人士指出,油画类藏品保存修复的一系列问题中,包括:油画与书画陶瓷等不同,需要对库房进行温度调节;缺乏对应的专项资金支持;缺乏油画类研究和修复人员。不少油画藏品存在边框边角脱落、生锈的情况。
在何琳看来,应尽快制定油画保护与修复的行业标准和工作规范以及相关行业的机制建设。“油画藏品得不到及时保养,不得‘带伤’出展。建议有关部门加强行业规范,打通多元合作路径。”此外,还应加强对藏品的预防性保护工作的重视,包括藏品监测记录与保护,制定油画保护分级标准,建立良性运行机制等。
事实上,包括油画藏品基础信息数据化、对油画藏品进行可预防性保护工作等收藏保护措施已是业界共识。研讨会上,公布了这一领域论文集征集和出版有关情况,共征集收录符合条件的论文14篇,近8万字,围绕各自领域所了解到的油画藏品现况、典型病害、保护修复需求、保护修复技术等展开论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目前油画收藏现状和保护程度,具有代表性和重要的参考学习价值。论文集将正式出版,并在奉贤博物馆官网刊登。
沉浸式体验油画修复与保护
研讨会从藏品现状、人才培养、科学保护、科学检测等方面展开讨论,分享嘉宾们或结合自身扎实的理论研究,或总结多年的一线工作实践,为广大公众呈现出一套油画收藏体系图谱。
值得一提的是,奉贤博物馆还策划了一场“修复日记——一幅油画的重生”展览,作为本次研讨会的特别议程。观众可以沉浸式体验油画修复师们的日常工作与思考。展会结合,以点带面,希冀从一幅油画的修复过程来展示当今国内外油画藏品保护与利用的最新实践与理念。
此外,《艺术品检测分析技术手册》在研讨会上发布。该书是国际组织艺术品鉴定委员会出版“Technical Art History A Handbook of Scientific Techniques for the Examination of Works of Art”的中文版,由上海奉贤博物馆和助艺文化艺术发展(上海)有限公司联合引进、翻译,由清华出版社出版,是一本国际常用的50种文物艺术品检测分析技术方法汇编的实用工具书。
文/上观新闻记者 李君娜
编辑/崔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