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家!理财子公司回购潮来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2-03-26 21:34

3月26日,中邮理财发布公告称,基于对我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信心,中邮理财有限责任公司已将自有资金约6.5亿元申购本公司旗下管理的理财产品,并计划择机申购本公司旗下管理的混合类(财富鑫鑫向荣、鸿元系列)及固收+(鸿锦系列)理财产品。

图片来源:中邮理财微信公众号

这是继光大理财、南银理财后的第三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加入自购阵营。

公开资料显示,中邮理财为邮储银行的全资子公司,成立于2019年12月18日,注册资本人民币80亿元,注册地为北京,主要从事发行公募理财产品、发行私募理财产品、理财顾问和咨询等资产管理相关业务。

值得一提的是,中邮理财持有新开业的国民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5.83%的股份。

2000多只银行理财产品“破净”

3月以来,股票、债券市场大幅波动,受此影响,银行理财产品出现大面积净值回撤,部分产品累计净值已跌破初始净值。

据央广网报道,中国理财网数据显示,截至3月23日,累计净值低于面值的理财产品已有2000余只,在存续期理财产品中的占比超过6%。从产品类型看,除了固收以及“固收+”品种,混合类和股票多头策略品种也不同程度受到冲击。比如,工银理财推出的固收类品种“鑫得利”全球轮动收益延续型1+4年产品(QQLD1902),累计净值已回撤至0.4477;光大理财推出的权益类品种阳光红卫生安全主题精选,累计净值已回撤至0.7523;兴银理财推出的混合类品种兴银理财兴睿全明星1号混合类净值型理财产品,累计净值已回撤至0.8155。

对此,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表示,传统观念中,大家认为银行理财是风险比较低的产品。在资管新规要求下,银行理财进行净值化转型,意味着净值变化与资产端配置的价格波动密切相关。近期,疫情扰动、俄乌冲突、美联储加息等因素叠加影响,使得市场预期过度悲观,导致金融市场过度下跌,进一步造成相关银行理财产品跌破净值。

图片来源:摄图网-500470853

理财公司纷纷发声:股市债市调整是主因

记者注意到,针对近期银行理财净值回撤,甚至部分产品出现“负收益”的情况,已有十多家理财公司发声,通过致投资者的一封信或理财课堂等形式,与投资者进行沟通。总体来看,各家理财公司一致认为,股市、债市大幅调整是本次银行理财大面积净值回撤的主要原因。此外,资管新规出台后,银行理财产品估值方法调整、信息披露更公开透明,也更直观地将市场波动呈现在投资者面前。

工银理财表示,银行理财产品主要投向货币、债券、股票等底层资产以及基金、衍生品等金融工具,其投资范围与公募基金等金融产品差异不大。近期净值出现回撤,主要还是受到国内外股票和债券市场共振调整的影响。尤其进入3月以来,股票市场短期出现较大幅度调整,债券市场收益率在低位震荡后上行,债券资产估值相应出现回调。

建信理财认为,近期市场调整的原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欧美央行鹰派信号不断强化,美债收益率持续快速上行,全球股市迎来调整;二是俄乌冲突持续升级,部分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升,引发滞胀担忧,避险情绪浓厚;三是新冠疫情再度扰动,市场对国内经济的担忧有所加大。

不仅如此,由于信息披露更加公开透明、估值方法向“市值法”转变等因素,银行理财产品的净值表现与底层资产直接挂钩,也更直观地反映了市场的波动。

光大理财介绍,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之前,多为“预期收益型”产品,此类理财产品在运作期间不披露净值,投资者无法看到产品的净值变化,只能在产品到期时看到承诺兑付的本金与收益。2018年以来资管新规要求金融机构对其发行的理财产品实行净值化管理,打破刚性兑付,不得再承诺预期收益率,在产品出现兑付困难时管理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垫资兑付,不再是那张兜底的“安全网”,同时产品的净值化管理也使市场波动实时展现到投资者面前。

中银理财表示,资管新规出台前,银行理财产品对债券估值大多采用摊余成本法,可以在剩余期限内把风险和收益“平均分摊到每一天”,使得净值表现看起来十分平滑。资管新规出台后,大部分产品必须采用市值法进行估值,净值需及时、真实地反映市场波动带来的影响,因而看起来产品净值波动变得更大了。

曾刚指出,对银行理财进行净值化改造的目的,就是真正意义上实现打破刚兑,在资管行业形成“买者自负风险、机构代人理财”的基本格局。

理财子公司自购潮已至?

近期金融委释放出“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资本市场平稳运行”的鲜明信号,股市等权益市场也做出了正向反馈。

曾刚认为,当前市场已企稳回升,理财产品净值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恢复。后续随着越来越多的政策落地,将对扭转市场预期具有重要意义,不排除后续有理财子公司跟进自购旗下产品的可能。

根据《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理财子公司自有资金持有现金、银行存款、国债、中央银行票据、政策性金融债券等具有较高流动性资产的比例不低于50%。投资于本公司发行的理财产品,不得超过其自有资金的20%,不得超过单只理财产品净资产的10%,不得投资于分级理财产品的劣后级份额。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自中邮理财微信公众号、央广网、公开资料

编辑/樊宏伟

相关阅读
14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去年净利合计增长19%
证券日报 2023-04-07
兴银理财、招银理财也出手了!5公司砸28.5亿
中国基金报 2022-04-03
谁领风骚?14家理财子公司业绩“曝光”,2021年合赚超220亿,净值化转型再提
北京商报 2022-03-31
银行理财子公司出手超十亿展开自购
经济参考报 2022-03-30
自购潮来了:理财公司、公募私募基金一起上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2-03-30
固收端赎回压力增加,理财子公司掀起“回购潮”
​第一财经 2022-03-29
提振市场信心 银行理财公司掀起“自购潮”
中国证券报 2022-03-28
去年赚翻了 七家上市银行理财子公司晒成绩单
上海证券报 2022-03-2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