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赵利民:又到野菜飘香时
作家联盟 2022-03-26 19:00

前些日子,家住农村的孩子舅舅到侯马城里办事情,送给我一些他们在地里挖的野菜。我简直爱不释手、如获至宝。我已经好长时间没有吃过故乡的野菜了。野菜独特,自带香气,有着家常菜不可替代的风味儿;野菜鲜美,在人们肚子里普遍不缺油水的当下,吃些野菜,不仅能调剂口味,而且对身体健康绝对有益。现在,虽然各种野菜,在城里市场、超市都有卖的,但有些是人工培育,口味略差,真假难辨,慢慢我也就对吃野菜失去了兴趣。

野菜,顾名思义,就是长在野地里的人能吃的菜,绝非人工种植的天然蔬菜。野菜的种类很多,叫的名字也各不相同。它遍布我国大江南北,繁衍生息在苍茫大地,集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那些纯净、本真的鲜香,是大自然赐予的珍贵厚礼。在山上山下,田间地头,沟沟坎坎……都有它们娇美的身影;野菜卑微,无须播种施肥,自生自灭于荒山路旁。如若落籽良田与禾苗相伴,农家甚是厌恶,会被以杂草争夺养分的罪名而铲除。只有到了春天,人们才把野菜当做珍馐采摘回来,端上餐桌。在生活尚不富裕、食物缺乏的那个年代,许多人家要靠采挖野菜度日维持生活。野菜,就像我儿时的好伙伴,陪我度过了苦难、艰辛、充实、快乐的童年。那时候的艰难生活,永远留驻在了那个年月的时光里。

老家的民谣里说:“富正月,贫二月,青黄不接三四月。”这正是我们小时候家里经济拮据、生活艰难的真实写照。

我小时候,也就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可以说,我是和贫穷饥饿一块儿呱呱坠地,算是孪生兄弟。从我童年起,就和野菜结下了不解之缘,当然,也包括我的兄弟姐妹乃至同时代故乡的父老乡亲们。那时候贫穷是普遍的,家家都一样,没有歧视,当然更不是罪过。小时候,粮食总是不够吃,吃饭就是头等问题。每年农历三、四月份,便是粮食青黄不接的时候,家中储备的粮食已经告急了。父母怕我们饿肚子,几乎天天扳着手指头算计着家里的粮食账。算来算去,一年中总有几个月的缺口。为了弥补口粮欠缺,家里只好用野菜来“滥竽充数”,人们常在稀溜溜的玉米汤里放了很多野菜,或是在很多野菜里拌了一点点玉米面蒸熟,就是用所谓的蒸菜来充饥。所以,采挖野菜便是当时春季里人们的一项重要事情。

小时候,随着春天气候的日渐变暖,家乡的野菜,随处可见,在田野、在路旁、在河沟、在荒滩,各种各样的野菜争相生长,飘逸清香,把大地点缀得生机勃勃、绿意盎然。野菜的生命力是那么的顽强,在凛冽的春风中努力生长,无论风吹日晒,狂风暴雨都不能阻止它们生长的脚步。它们不畏严霜寒风,由着自己的性子,拼命生长,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这是大自然恩赐给人类的一种无污染的绿色野蔬之珍品。记得小时候,大家生活比较窘困,特别是到了每年青黄不接的季节。自我上学后,每到放学后或星期天,同学们三五成群地提着筐子到地里采挖野菜,在当时的背景下,大家争先恐后,起早贪黑,争取采挖到又多又好的野菜,为家里分忧,减轻父母分担。让全家不再挨饿、吃饱肚子,解决吃饭问题。回想起来,故乡的野菜真是丰富得很,有荠菜、灰灰菜、蕨菜、竹笋、苜蓿、小蒜、扫帚苗、白蒿(茵陈)、槐花、香椿等。吃野菜首先从荠菜开始的。“阳春三月三,荠菜当灵丹。”荠菜不怕冻,能越过冬天。人们把荠菜剜回来后,摘除黄叶,淘洗干净,或焯水凉拌或混合炒蛋,剁碎包成水饺,都是不可多得的美味佳肴,荠菜也就自然成了故乡人们最爱吃的绿色野菜之一。人们正月饭菜荤腥,突然来一顿带着春天气息的素食,会胃口大开。“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这是宋代爱国诗人辛弃疾咏荠菜的名句,确实道出了荠菜这一野生之蔬,是先春而萌,返青最早的报春菜;提起家乡的蒸菜,那可是五花八门、种类繁多。如按时令来排序的话,列在首席的应是白蒿蒸菜。阳春三月是吃白蒿的最佳时节。这时的白蒿色泽灰绿,白色茸毛,绵软如绒,性味苦辛、微寒,做菜是民俗中的上乘稀餐,谁不愿意尝尝鲜呢?巧手的家庭主妇们可以把白蒿做成各式菜肴,既满足口福又能养生保健,两全其美。我母亲常常用白蒿蒸成古雷,我们百吃不厌;蕨菜挺出土皮时,叶子螺旋状蜷缩如拳头,煮熟凉拌,苦中带甘,春天餐桌,必不可少;我有一个朋友对灰灰菜情有独钟。因他脾胃不好,一位老中医建议:“得多吃灰灰菜,这东西健脾清热,吃着比花钱买那些真不真假不假的药还管用!”我朋友吃了,果然效果很明显。……后来我才知道,野菜不仅可充饥,可做佳肴,还能治一些医院也无可奈何的病。其实,诸多野菜中,可口的不一定对人有益,有益的也不一定可口,若得两全其美者,莫过于竹笋。于五六寸长时采回家,剥去外衣,立即下锅煮熟去除苦麻味儿,然后随意烹调。清代李渔在《闲情偶寄》里说:吃笋的方法有很多种,概括起来只有两句——素宜白水,荤用肥猪。白水煮笋,取其清香。如果炒着吃,必须搭配猪肉,而且必须是肥肉。肥肉味厚,青笋甘鲜,合二为一,鲜到极致。泡椒竹笋口味脆爽,一碟小菜两片蒸馍,就是最好吃的早餐;吃野菜就吃一个嫩,苜蓿刚从根部探出一寸长,就被人们拽回去尝鲜,也是当时乡亲们的一种“口福”。地里的苜蓿是用来喂牲口的,生产队里有专人看管,因此 乡亲们常常在晚上“偷”,我的一个同学母亲,就是因为晚上“偷”苜蓿,下堰时不小心扭伤了脚脖子,在家休养了好长时间;在我童年的记忆里,香椿之于我,还是生命中的恩物。小时候,我家的院子里有一棵香椿树,每年春天,树上的椿芽儿似乎生生不息。采摘过一次后,不出一礼拜,扳掉芽尖的枝头,很快愈合了伤口,再次爆出新的芽苞,生长出嫩生生的椿芽儿,这时,父亲就会把香椿的嫩叶儿摘下来,母亲洗净,切碎,煮一锅稀饭让我们吃。每次吃饭时,父母亲都说他们不饿,让我们先吃,年幼的我们不知道面临的尴尬与艰辛,更不懂得父母亲的一片爱心,依然无忧无虑,很快将凉拌的稀饭吃得一干二净,嘴里还说好吃好吃,问母亲还有没有?现在回想起来,既为那段心酸的日子难过,也为年幼时的幼稚无知而后悔,更为不懂得体贴父母亲而感到内疚,又为父母亲的那种关心而深深地感动。家里就一棵香椿树,我的父母亲,总是挖空心思为我们能吃饱饭,而经常捱饥受饿,无法填饱肚子。有时候,家里来亲戚、客人,或者管老师饭(我们小时候,学校老师吃派饭)时,香椿炒鸡蛋,是母亲的拿手菜,必不可少。直到现在,我十分敬佩父母那一辈人的这种艰辛而美好的生活体验。

当年,妈妈把我们采挖回的野菜炒着吃、凉拌着吃、捏成窝窝、蒸成古雷(也叫蒸菜)、做成菜团,过节时,用野菜包饺子、蒸包子、卷菜卷……平常,干活忙时,时不时地凉拌一盆野菜就算一顿饭,全家人吃得有滋有味。妈妈的能干和巧手,改善了我们的餐桌,有口皆碑,带来了别人羡慕的目光,至今想起我还觉得嘴角生香,极大的满足了我小小的虚荣心,带给童年我的快乐荣耀和无限遐想!日复一日的坚持,我们一家人终于度过了那段艰苦、困难的时期。我们长大后,母亲给我们回忆当年的艰难生活时,曾这样感叹:“那年月,是野菜救了全家人的命啊!”是的,在人类艰难时期,野菜拯救过无数生灵,救活了多少人的命啊!从母亲的口气里,充满着对野菜的尊敬、感激和感恩。当年挖野菜的经历和情景,至今记忆犹新,历历在目,也在时时刻刻提醒着我,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那段野菜充饥、吃不饱饭的历史,要倍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故乡的野菜,让我们童年清贫的生活充满了乐趣,提醒我们要融入自然,感悟生活,热爱生活,更重要的是,使我们养成了正视困难、乐观面对、淳朴坚毅的优良品性!

好在野菜充饥的日子过得并不长久,漫漫地生活渐渐好了起来,有吃有喝的,吃好谈不上,饥饿的感觉不再存在,乡亲们为吃饱饭到地里采挖野菜的情景也少了许多。特别是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以后,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不再为吃饱饭而去采挖野菜充饥了。随着社会的进步,随看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野菜成了稀罕物,白米细面吃多了,大鱼大肉吃腻了,人们偶尔也会调剂下口味, 包顿野菜饺子,做顿野菜菜团,吃顿野菜菜卷,换个口味,解个嘴馋。另外,农田里除草剂掩杀伤了杂草,也灭了田间野菜,如今在田间地头很难见到成堆的野菜,田间陇上,偶尔见到生长着几棵野菜,显得异常珍贵。市场里很多野菜都是人工培育的,口感略微差些。尽管如此,野菜,走到了家庭饭桌,登上了饭店大雅之堂,依然卖上了好价钱,只是再也没有过去野菜浓浓的“野”味道。即使如此,人们却也吃出了那个时代特有的回忆。因为野菜在春风中茁壮生长,早已间泽在人们的心田,香在人们的口味中,醉在人们的记忆里……而今,人们的生活就像芝麻开花节节高。吃野菜,已成为人们的一种时尚,一种健康休闲活动,同时吃野菜也成了降血压、降血脂,减肥、养生的一种绿色食品。人变了,地方变了,野菜成为纷繁嘈杂的城里高档餐馆里的宠儿,身价倍增,其吃法也层出不穷,花样翻新。让人有点搞不明白,或许这便是时代的变迁吧!

我到城里工作以后,入乡随俗,口味有了不少变化,但品尝天然的野菜香味儿,一直未变,并时常诱惑着我。2018年,在太原工作的大儿子、儿媳喜添贵子后,我爱人大部分时间在太原照看孙子。去年二三月间,我因事到太原大儿子家,停了几天,他们家住的小区在晋阳湖公园附近。有一天,我骑着电动车带着爱人和孙子,到晋阳湖公园游玩。回来的路上,爱人猛然发现了道路旁边树下有一些扫帚苗,顿时喜出望外。我们马上停车把扫帚苗拽回家,爱人择菜、淘净后,切碎拌上面,均匀地摊在篦子上,用大火猛蒸,半个多小时后,一篦子松软嫩润、喷香可口的扫帚苗蒸菜就做好了。儿媳提前把大蒜、青椒、生姜捣烂后加水调匀,再放入油盐,给我们做好调料。大家吃了顿扫帚苗古雷蒸菜。回想起来,那蒸菜的喷香与调料的清香、香油的醇香相融合,沁人心脾。那一顿饭,味道真是好极了、美极了。全家人吃得津津有味,越吃越爱吃,赞不绝口。丝毫不亚于平常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可以说,故乡的野菜蒸菜,它是民间小吃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在年年岁岁的乐此不下疲的制作中,丰富着人们的生活情趣,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追求,绵延着人们对生活的憧憬。

过去吃野菜,是因为生活困难,是为了充饥、度命,万般无奈。现在吃野菜是时尚、是乡愁,也是对健康的追求,更是对过去贫苦生活的一种怀念。吃水不忘挖井人,可以肯定地说,那些年,若不是父母亲吃尽了苦难,用勤劳的双手把我们姐弟们几个喂养长大,就没有我们的今天。当时,是香椿、扫帚苗、苜蓿、白蒿、荠菜等野菜帮我们家度过了那段极其困难的岁月。为春荒岁月的餐桌,增添了一抹鲜亮的色泽,丰润了家庭俭朴的生活,饱满了我童年的口福。时至今日,我对故乡的野菜常常满怀感恩之心。也可以说,是故乡的野菜喂养了我们,喂养了我们一家,喂养了故乡的父老乡亲,喂养了祖祖辈辈的故乡人!

我常常想:我们的父辈、父父辈,成千上万的先辈们,他们历史上不知和野菜发生过多少可歌可泣、荡气回肠的故事?我一直认为,在那些清贫的岁月里,野菜是造物主对乡下人特有的恩赐,更是给我们带来无限童趣与纯情记忆的朋友。我相信,现在的70后、80后、90后00后及子孙后代,照样会与野菜结下不解之缘!斗转星移,此一时彼一时也,虽然那种上顿不接下顿、缺吃缺喝、只有过年才知肉滋味的日子,应该是一去不复返了。但如果吃大鱼大肉觉得腻了,偶尔想换换口味,依然离不开野菜,不信,你到城里的饭店、高档酒店看看,那个饭店、酒店没有野菜?俱往矣!如今的野菜已经是饭店、高档酒店的上等佳肴!因为野菜被称为“最原始生态的绿色食品”;因为野菜可以降血压降血酯降血糖,可以预防“三高”,祛病消疾,健身强体,是很好的天然营养保健品;因为野菜是餐桌上的尊崇,比起那些昔日的所谓“主粮”,还要更加受到人们的“宠爱”。有的饭店、高档酒店在数九寒天的季节,也能为客人端上一盘冷藏的野菜,比大鱼大肉还受顾客欢迎。现在吃野菜,就是想在舌尖上,吃出童年的回忆,吃出对过去生活的无尽思念。

人,不怕远离故土,而最害怕的是失去记忆。故乡的故事无论离我们多么久远,永远能勾起我们对往事的回忆。时光老去,故乡老去,当年的父老乡亲们老去,可故乡人不畏艰难困苦、永不服输的生活态度,勇于同命运抗争而生生不息的顽强奋斗精神,一直鲜活在我的记忆里。耳顺之年将至,我却越来越喜欢回忆过去,经历了人生的起起伏伏之后,童年的生活成了我最纯真的向往。现在,又到野菜飘香时,我怎么能忘记故乡的野菜呢?我赞美故乡的野菜!,那一棵棵,一枝枝,一叶叶,一朵朵,一条条,一根根天然原始生态野菜,根深蒂固般永远珍藏在我的心中,时时蛊惑着我的乡愁。哪怕走遍天涯海角,也要在记忆的心壁上烙下野菜的影子,让我久久地思念,久久地反复咀嚼回味。几许梦回,故乡的野菜依稀暗香浮动。今天,我把捡拾的这些零零碎碎的生活片段,拼凑成一幅幅温馨的画面,除了慰藉我们的心灵,也把它留给后人。让他们记住我们这一代人,记住当年苦难的故乡,记住当年那些为生活所迫、采吃野菜的故乡人……

编辑/王静

相关阅读
春风十里野菜香 不知不识莫乱吃!
北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4-05-02
有人连吃一周荠菜呕血住院?别让尝鲜变尝“险”!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4-27
野菜=“绿色食品”?吃不对小心中毒!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27
北京疾控中心:春风十里野菜香,不知不识莫乱吃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4-17
这5种野菜千万别吃,转告家里的老人,别再当成“宝”了!
厦门疾控 2024-03-30
最适合春天吃的蔬菜,好处竟然有这么多!
人民网科普 2024-03-29
路边的野菜不要随便采食!
健康上海12320 2023-08-08
国学|春天,到《诗经》中去挖野菜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5-1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