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认知鸿沟,呵护肾病患者
健康报医生频道 2022-03-21 18:30

2022年3月10日是第17个世界肾脏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人人享有肾脏健康——跨越认知鸿沟,悉心呵护肾脏”。我国有成人慢性肾脏病患者近1.3亿,要想保护他们的健康,避免更多人成为患者,我们的医务工作者该从哪些方面努力呢?

肾脏病负担日益沉重

公众普遍缺乏认知

慢性肾脏病(CKD)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持续超过3个月的肾脏损害,以肾功能下降(按体表面积1.73平方米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小于60毫升/分钟)或出现肾脏病症状(如血尿、白蛋白尿、浮肿、高血压等)及实验室检查异常为显著特征。据统计,目前全球约有8.5亿慢性肾脏病患者。我国成人慢性肾脏病患病率约为10%,患病人数接近1.3亿,而知晓率仅12.5%。

CKD 一旦发生,有可能导致肾功能逐渐下降,最后发展为尿毒症而不得不依赖透析或肾移植维持生命,直接威胁患者生存,降低生活质量,同时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全球现有超过300万透析患者,我国透析患者人数接近90万,是世界上透析人口最多的国家。2017年,由CKD直接或间接导致死亡的占比为4.6%,预计2040年,CKD将成为导致全球寿命缩短的第五大疾病。

尽管如此,目前世界范围内公众、医护人员及卫生政策制定者对CKD的危害性仍缺乏足够认知,由此导致CKD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攀升。为应对这一严峻挑战,2022年世界肾脏日活动希望进一步呼吁社会各界加强对CKD防治紧迫性的认识。

跨越认知鸿沟

构筑三级防护网

慢性肾脏病可由多种原因引起。近年来,随着百姓生活方式改变,慢性肾脏病的疾病谱也在悄然改变。在我国,传统的慢性肾炎占比呈逐年下降趋势,同时随着人口老龄化,糖尿病和高血压已经成为慢性肾脏病的主要“杀手”。目前我国约有2.45亿高血压患者、1.3亿糖尿病患者,另外还有大量超重/肥胖患者,这些均已成为CKD庞大的潜在高风险人群。

由于CKD早期起病隐匿且人群基数大,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充分发挥基层医疗机构的“守门员”作用,加强公众科普教育,提高患者认知水平,主动配合疾病筛查和并发症诊治是筑牢肾病防护网的关键。因此,CKD早期防治极为重要,而构筑三级防护网是降低CKD患病率的关键。

三级防护的主要内涵是:由社区负责一级防护,重点找出有可能发生CKD的高危人群,特别是那些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的人,定期进行CKD筛查。二级防护的重点是对已知的CKD者,由专业和社区医生进行早期并发症筛查和干预,降低患者发生肾衰竭的风险。三级防护的重点是对肾衰患者尽早进行肾脏替代治疗,积极治疗严重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率,降低致残率,主要通过二级、三级医院的肾病专科医生来实施。

患者长期管理

对从业人员提出挑战

贫血、高血压、心血管病变、钙磷代谢紊乱和感染是CKD患者常见并发症和死亡原因,因此,加强对这些重要并发症的防治十分重要。透析和肾移植是终末期肾病患者关键的救命方法,应教育患者尽早认知这些肾脏替代治疗的重要性,积极做好相关心理和治疗准备。围透析期及长期透析患者常常面临更多全身性并发症,其中有些并发症(严重高血压、贫血、心衰、卒中、血管通路感染等)可直接导致患者死亡。对这些并发症的及时规范治疗是降低患者死亡率的关键举措,应不断提高对严重并发症的救治能力。

由于慢性肾脏病患者需要长期管理,且患病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复杂问题,需要具有专业知识的医护人员提供帮助。专科医护人员是CKD二级、三级防护的中流砥柱。二级、三级防护的核心是对已确诊的CKD患者通过病因和并发症诊治,最大限度地保护肾脏功能,延缓病情进展和延长患者寿命。我国幅员辽阔,区域之间医疗资源分布不平衡,一些基层医院肾病专业队伍还不够健全,诊治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如何加强对专科医护人员相关专业知识的规范化培训,是未来减少和保护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关键。

改善肾脏健康

公共卫生政策不可或缺

国际学术界一致认为,CKD已是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威胁,但目前在许多国家的卫生政策议程中其重要性还未得到足够体现,优先度往往较低。因此,应加强对CKD流行病学及其社会经济学的跟踪调查,重视基层慢性肾病防护网的构建,或尝试将CKD和肾衰竭预防纳入国家非传染性疾病综合服务计划,重视慢性肾脏病防治的基础和新药开发研究。

当前我国有近百万透析患者,患病人数仍呈快速增长之势,慢性肾脏病防治亟待加强。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我国透析膜材料和透析机研制还存在众多卡脖子技术难题,每年大量依赖进口原材料和核心零部件,应加大对相关技术的攻关投入,通过机制创新,充分调动产业界与学术界联合攻关的积极性。

重视科技创新

防治前景可期

近年来,肾脏病诊治技术取得了很多重要进展。临床检验、分子检测技术以及肾脏病理诊断的逐渐普及,已使得绝大多数肾脏病诊断并不困难。我国的社区医疗机构已具备尿液和生化检验及B超等基础设施,可以迅速明确患者是否有慢性肾脏病。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新型生物制剂、低氧诱导因子脯氨酰羟化酶抑制剂等一系列新药的问世,为慢性肾脏病及其严重并发症(如高血压、贫血、心衰)的治疗提供了有力武器。新型便携式人工肾、体内植入式人工肾和基于基因编辑技术的异种肾移植的突破性进展正在为众多终末期肾病患者带来新的希望。相信随着物联网、大数据、基因编辑、生物合成、干细胞等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应用,在不久的未来,慢性肾脏病的防治将迈上新的台阶。

文:东南大学医学院院长、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肾脏科教授 刘必成

来源:健康报医生频道

编辑/韩世容

相关阅读
被忽视的慢性肾脏病并发症,三甲医院和基层医院需要协同
财联社 2024-07-08
慢性肾脏病患者 请好好照顾自己|世界肾脏日
健康中国 2024-03-15
控制好1个指标,逆转糖尿病肾病,远离尿毒症
糖尿病网 2024-01-11
肾脏病患者出现流感等呼吸道疾病如何用药?听听专家的建议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12-24
从慢性肾病到尿毒症,出现这五个症状,是肾脏在“求救”!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23-04-08
《健康中国行动2023年工作要点》发布 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03-21
这5个习惯千万别碰,再“内向隐忍”的器官也会累倒!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23-02-01
糖尿病患者 哪些检查必须做?
健康中国 2022-11-3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