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婧:让青春在志愿服务中闪光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3-12 15:25

侯婧在北京冬奥村(冬残奥村)的户外岗位上

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北京工业大学有400多名志愿者参与北京冬奥村(冬残奥村)的服务保障工作。来自北工大文法学部英语专业二年级的侯婧就是其中的一员,她表示要在岗位上全力以赴,为冰雪盛会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侯婧的工作岗位位于北京冬奥村(冬残奥村)的测温门/验证点,这个岗位每天都会迎来大量出入冬奥村的人员。侯婧的工作职责是,在严格遵守防疫规定的前提下,引导出村入村的各国代表团成员履行消杀、测温等手续。验证点则分布在冬奥村的四处,志愿者的工作是通过辨认注册卡上的“R”标记,判断人员是否有进入居住区的权限,从而保障居住区人员的安全。

侯婧在测温门前认真值守

与培训和演练时不同,当侯婧穿上蓝白志愿者制服上岗时,才真正认识到志愿精神的本质,并且有了强烈的责任感。每天侯婧都会提前来到自己的工作点位,在工作正式开始之前,和小伙伴们一起先完成防疫准备,这时老师也会来帮助他们,大家穿戴好防护服再进行消杀,之后投入到一天的忙碌中。

侯婧说,在测温门/验证点岗位上的每一次测温引导、每一次注册卡权限检查,都使她感受到自己肩负的重要责任。在岗位上,侯婧除了常规的测温、引导、检查工作之外,有时还需要帮助各代表团处理临时遇到的问题,例如帮助代表团人员寻找返回酒店的预订车辆等。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在老师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下,侯婧从最初的生疏,逐渐变得得心应手,她的热情、熟练和专业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肯定。一句句来自不同语言的问候和感谢,让侯婧感受到了代表团人员洋溢的热情,这些温暖的瞬间都变成了服务冬奥的荣幸。“‘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只要真心付出,一定能够有所收获。”侯婧说。   

侯婧上岗“全副武装”

让侯婧感受最深的是一位挪威代表团工作人员说的话。这位女士告诉侯婧,她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就是挪威夏奥会代表团的成员,时隔14年,她来参加北京冬奥会,又一次感受到了中国这个国家的魅力和志愿者的热情,这是非常奇妙珍贵的体验。当听到一位外国代表团成员如此高度评价中国和中国的志愿者时,侯婧心中的骄傲与自豪感更加强烈了。

作为一名北京女孩,侯婧和家人近在咫尺,但即使是万家团圆的春节,也不能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对此,他们都毫无怨言,侯婧的爸爸妈妈都很支持她为冬奥做志愿服务工作,让她珍惜这个难得的为冬奥做贡献的机会。侯婧说,“虽然很长时间都无法见到亲人,但是他们的支持和鼓励就是我志愿工作的动力,也是我最强大的后盾。”

感言

“我由衷地觉得自己能够参与到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志愿服务中,是一种幸运,也将是我一生中最为宝贵的经历。我定不负期望,在志愿工作中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用心服务冬奥盛会,让青春在志愿服务中闪光。”——侯婧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刘艾林

编辑/张鹏

相关阅读
四十年正青春 首钢青年志愿服务总队服务保障多项重大活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2-05
于勇:续写“后冬奥”故事 用青春擦亮“双奥之区”志愿服务金名片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4-11
北京体育大学鲁骥:服务志愿者 我更加理解了“激励”二字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3-28
许丽,用热爱践行冬奥志愿服务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3-27
志愿者韩梦:冬残奥村舞龙受热捧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3-2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