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连玉明:推动副中心率先打造成为北京市碳中和示范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3-08 14:43

作为全球首个既举办夏奥会又举办冬奥会的“双奥之城”,两个奥运会的筹备举办给北京留下了丰厚遗产。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连玉明建议,要抓住后冬奥发展契机,把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作为冬奥宝贵遗产,以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为契机,推动北京城市副中心率先打造成为北京市碳中和示范区。

搜狗截图22年03月08日1443_1.jpg

连玉明表示,根据国际奥委会给出的定义,奥运遗产是实现奥运会愿景的结果。他认为,奥运遗产应包括六个方面。首先是制度遗产,北京冬奥会的顺利举行再次彰显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第二是体育遗产,包括运动竞技水平、赛事组织、场地设施建设、人才队伍等;第三是文化遗产,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奥林匹克精神有机融合,展现出东西方文明的交融互鉴;第四是科技遗产,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金融等技术在场馆和赛场的广泛应用,充分证明了我国领先世界的科技创新能力;第五是生态遗产,低碳技术的发展开启了京津冀“双碳”新未来;第六是城市遗产,冬奥之后,首钢园必将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城市复兴和奥运推动城市发展的新典范。

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是迄今为止第一个“碳中和”的冬奥会,连玉明指出,冬奥会留下了低碳技术、管理模式等丰厚的“奥运遗产”,为北京市完成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基础。北京可以加大对2022年冬奥会“碳中和”模式的总结,积极推广低碳技术在城市中的应用,推动北京市率先打造碳中和城市。

以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为契机,推动北京城市副中心率先打造北京市碳中和示范区;鼓励北京市“三城一区”加大绿色重大创新平台和产业项目布局,布局一批技术创新、共性技术研发、测试验证等创新平台和低碳应用的重要载体;推动北京奥运功能区和首钢园等固化和推广冬奥会碳中和做法,率先打造冬奥低碳技术应用场景和碳中和排放示范园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积极探索跨区域及城乡之间碳中和协同治理模式;加快建设京冀蒙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并上升为国家战略,引领京津冀协同发展迈上新台阶,为深入推进京津冀蒙协同发展作出示范,为“创造奥运会和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新典范”贡献力量。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董鑫
编辑/马晓晴
校对/武军

相关阅读
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 实施方案正式发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16
“张家口-北京可再生能源综合应用示范工程”获国家优质工程金奖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13
《北京市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方案》出台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10
博鳌零碳示范区开始“试验”
新华社 2023-03-27
打造国家级绿色交易所 北京城市副中心启动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2-04
解答好冬奥遗产最大化利用这道“附加题”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2-02
全面实现碳中和 北京冬奥会赛后可持续发展报告发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2-01
传承用好冬奥遗产 北京冬奥会赛后遗产报告发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2-0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