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历史|敖德萨,一座“生活之城”
索·恩 2022-02-25 21:00

《一座梦想之城的创造与死亡:敖德萨的历史》[美]查尔斯·金(Charles King)/ 著 ;李雪顺 / 译

1867年夏末,敖德萨让来访的马克·吐温产生了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在《傻子出国记》里,他讲述了自己横跨近东的一趟短途旅程,即乘坐世界上第一艘长途观光邮轮来到这个俄国港口城市。马克· 吐温乘坐“奎克城号”美国汽轮,在黑海上航行24个小时后,一到岸边就看到了敖德萨那段层层堆叠的石阶。这是全世界最有名的石阶之一, 引导着他从港区来到了上半城。在石阶的顶部,黎塞留公爵的小型雕像看上去就像一个打量着港口的普通游客。身为这座城市的早期建设者之一,他伸出一只手表示欢迎。吐温喘着气,径直爬到高处,俯瞰下边的谷仓和港口。他的身后耸立着城市的中心区,到处是嘈杂的买卖声、送货声和交易声。

一条条十字交叉的街道宽阔整洁。林荫道两侧,两三层的低矮房屋鳞次栉比。朴实的墙面涂着蓝色和黄色,映照着风平浪静的黑海反射到岸上的阳光。刺槐树伸出枝叶遮盖着人行道,呼吸着夏日空气的行人摩肩接踵, 每过一辆马车都会卷起一阵灰尘。“街道这头,街道那头,左边看,右边看,”马克·吐温写道,“我们的眼里全是美国景象!”

就看待事物而言,这种方式真是别出心裁。吐温脚下的城市,曾经受到那不勒斯雇佣兵的窥探,被一位俄国女沙皇改过名字,受到她那位秘密的独眼情人的管辖,完工于两位遭到流放的法国贵族之手, 在一位毕业于剑桥大学的伯爵手里实现现代化,并由他妻子的俄国情人举办了庆典仪式。它是俄国最大的城市之一,也是帝国最著名的商业港口,尽管它到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的距离,超过了它到维也纳和雅典的距离。犹太人占了将近1/4 。

马克·吐温那趟旅程之后不久,这座城市见证了俄国历史上最为恐怖的几个反犹暴力场景。毫不夸张地说,在一次次充满仇恨和恐惧的宣泄之中, 满大街的犹太人遭到杀戮。又过了很久,在敖德萨的人口中已经占到1/3 的犹太群体,在战时屠杀计划中几乎被赶尽杀绝;这是大屠杀计划中被人遗忘的一个章节,屠杀者不是纳粹德国,而是与纳粹德国结盟的罗马尼亚。马克·吐温在敖德萨的街道上和院落里所看到的城市, 一如他自己的家乡,孕育了非凡的能力,让一代又一代人实现了民族团结和自我重塑。他所没有看到的,是这座城市容易出现致命的规律性,让自己陷入自我毁灭的绝境。

他前来拜访的时候,敖德萨仍然在孕育着一种身份特征——喜好才智与荒诞,让褒扬者开怀拥抱,让贬低者大加诋毁;俄国文化这层薄薄的表象之下,包裹的是犹太文化、希腊文化和意大利文化核心; 经济上繁荣与萧条并行;男人爱臭美,女人拼胆大;音乐和写作风格既有放荡自弃,也有控制试验;政治在激进和保守之间剧烈摇摆。这些习惯和价值观终将因它而传播到一个个新的地方,近至列宁格勒的爵士乐俱乐部,远至犹太人在卡茨基尔山和布莱顿海滩上的宴会厅。在过去的俄罗斯帝国、苏联、罗马尼亚(占领国)和现在的乌克兰四个国家统治期间,敖德萨明显既是一个混杂和纷乱的城市,又是一座介于大海和草原之间的差异之岛,但同时还是一个不断遭到自身复杂性格威胁的地方。“敖德萨没有任何传统,因此它不惧怕任何新型的生活和运动,”犹太复国主义者、敖德萨人弗拉基米尔·亚博廷斯基(Vladimir Jabotinsky)回忆说,“ 这在我们身上形成的气质多于感情,让我们更加愤世嫉俗,但也更少了些五味杂陈。”

从1794年奠基开建直到现在,敖德萨就一直在成功和自毁之间不断挣扎求生。与许多充满生机的海港和文化多元的城市空间一样,这座城市一直试图解放那些心地较善的恶魔、作为都市生活重要灵感的顽皮捣蛋鬼,以及躁动不安的文学艺术创造者。但它解开的往往是更邪恶的恶魔身上的锁链,他们蛰伏在偏僻小巷里,低声嘟哝着宗教憎恨、阶层嫉妒和种族复仇。如果心想事成,敖德萨会孕育出知识分子和艺术家,这些人的才能将会点亮整个世界。如果事与愿违,这座城市的名字将会变成狂热、反犹主义和顽固民族主义的代名词。

本书顺着敖德萨的故事这条弧线,起于帝国时的初创期,穿插描写20世纪那几段时断时续的悲剧经历,直至通向神话和渴望的王国。本书追溯了敖德萨世世代代的本地居民和外来居民是如何抱持独特而至死不渝的态度,把它建设成俄国最具雄心的港口城市,从而为亚历山大·普希金和伊萨克·巴别尔等作家提供了灵感。本书还交织描写了一些普通人的生活,有的人享誉四方,有的人籍籍无名,由此让这座城市成为犹太人、俄国人、乌克兰人和众多其他族裔挚爱的传奇故土。

一座城市如何兴旺发达?怎样才能让它独具声誉,也就是让它具有一种精神或者特性,从而把外来居民变成本地拥趸?一处房产如何才能变成一种生活方式,而非一处生存之地?诸多城市,尤其是新奥尔良、那不勒斯、拉斯维加斯与利物浦等港口城市和新兴城市都享有盛名,并由此让自己轻易获得了让人耳熟能详的身份标签, 但只有部分城市成为生活方式和行事模式。现在,人们稍不注意就会对敖德萨一直试图大胆表现出来的都市田园气息充满留念。敖德萨人自己却对这一点直言不讳。但更为残忍的事实是,与堪称具有某种伟大意义的其他所有城市一样,这座城市带给人多少灵感,就会带给人多少失望。往往一如自身的高尚特性,它畸形的一面最终占了上风,而且比以往的“羞羞答答”更甚。最终,敖德萨的发展历程既代表着创造力量,也昭示着多元化给普通生活带来了种种不易。就城市发展的艰难过程而言,介于创造和毁灭之间的摇摆也许是一种正常状态。

摘自《一座梦想之城的创造与死亡:敖德萨的历史》前言部分

来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索·恩

编辑/韩世容

相关阅读
600多座老屋“数字孪生”,唤醒“尔滨”文旅新活力
新华社 2024-04-29
历史|这场斗争导致了耶路撒冷的毁灭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16
赏读|《希伯来叙事与民族认同研究》:现代希伯来小说的起点《锡安之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7-30
乌方称俄军对敖德萨港口实施导弹袭击 俄方暂无回应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07-27
俄国防部:乌方有关俄军打击敖德萨地区一教堂的说法不符合事实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07-2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