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秦巴山区深处的重庆巫溪县宁厂古镇,拥有数千年制盐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然而,就是这样一座顶着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金字招牌、镇内还有众多文保单位的千年古镇,如今却面临“人走镇荒”的尴尬:保护规划难落实,投入不足,建筑加速朽坏、倒塌,仿佛进入死亡倒计时。
地上长荒草,建筑多垮塌
宁厂古镇作为我国早期制盐地之一,数千年的盐业生产不曾中断,在明清时期,食盐产量占全川1/4,“两溪渔火、万灶盐烟”曾是一时盛景。
长期活跃的制盐经济,孕育了古镇深厚的盐文化底蕴,因其重大的历史文化价值,宁厂古镇获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镇内有众多文物保护单位。但自20世纪90年代末之后,宁厂古镇逐渐衰落,房屋空置、人口流失。最近10年来,古镇朽坏速度不断加快。
在宁厂古镇的后溪河北岸,坐落着文物保护单位宁厂制盐三车间。记者看到,在车间外墙上,“此房危险、请勿靠近”的标识特别扎眼;车间内,原来一字排开的制盐塔炉灶大面积坍塌,地上到处是2米多深的坑洞;用篾条捆扎的卤水过滤池原本有2米多高,现在已堆满泥沙,破损严重;车间内到处长着1米多高的茅草……
“10多年前,这座制盐车间还保留了一些瓦屋顶,现在屋顶完全垮塌,只剩下10多根长着青苔的承重柱。”巫溪县民间文艺与民俗文化协会主席佘平告诉记者,再不采取紧急保护措施,用不了几年,这栋建筑可能变成废墟了。
在宁厂古镇老街上,到处挂着“此处危险”的警示牌。大量民居人去楼空,建筑成为危房。不少建筑垮塌之后,被当地农民改建成了菜地、高粱地,建筑木料被人当柴烧。当地传统的巴渝民居吊脚楼、过街楼等传统建筑样式,也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失。
“伴随着古镇的衰败,宁厂古镇曾经深厚的古法制盐工艺、传统民俗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在快速凋零,后继无人。”巫溪文化研究者唐文龙说。
资金短缺,规划“悬空”
记者走访发现,宁厂古镇近些年来之所以面临朽坏的困境,最大原因在于古镇失去了维持活力与人气的产业支撑,陷入了“产业空心—人口流失—镇衰屋朽”的恶性循环。
过去,大规模的古法制盐产业让宁厂古镇得以兴盛。但面对现代制盐产业的竞争,宁厂古法制盐效率低、成本高、没有市场竞争力。失去了产业,就留不住人口。古镇上原有的2000多名居民大量流失,现在只剩下100多人,古镇归于沉寂甚至破败。
保护资金投入不足也是近些年宁厂古镇保护欠账的重要原因。当地文管部门干部告诉记者,巫溪是山区小县,自身财力匮乏,只能靠四处化缘、零敲碎打的方式申请上级文物保护等项目资金,难以从根本上扭转古镇朽坏的趋势。
作为宁厂盐业遗址组成部分的龙君庙曾年久失修,深感问题严重的巫溪县相关干部不断奔走,终于在2015年向上级部门申请到一笔70余万元专项资金,用于遗址修复。“但类似这样的遗址修复工程毕竟太少,近些年来,宁厂古镇除了开展龙君庙修复、吴王庙部分建筑加固、古镇老栈道维修之外,在古镇文化遗址、建筑保护上投入的资金就很少了。”当地文化研究者说。
为保护宁厂古镇,巫溪县曾试图引进市级国企对古镇进行整体的文旅开发,但由于古镇保护盘活周期太长、成本太高,企业在对一些基础设施整修维护之后,不再继续投入,这件事情也就不了了之。
同时,宁厂古镇保护发展规划没有形成刚性约束,处于“悬空”状态,也不利于推进古镇保护。为推动宁厂古镇整体修缮保护利用,早在2005年巫溪县相关部门就聘请重庆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宁厂古镇保护和发展规划,对宁厂古镇的保护范围、修复整治措施等都做了详细规定。
规划编制出来了,却停在纸面上一直没法落地,规划中提出的对重点建筑实施改善、整饰、更新措施大多没有实施。2020年宁厂古镇保护第一版规划到期,需要修订第二版规划。但因为规划修订经费都没法保障,迟迟不能出台,更别说落实规划了。
抢救古镇,路在何方
基层干部和群众建议,国家和重庆市级层面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支持巫溪县抓好宁厂古镇保护,重点投入资金对古镇上的文物保护单位、古建筑群进行除险加固和修复。在上级文物部门支持下,县里正在对宁厂古镇部分文保点申请一笔2600多万元的保护专项经费,希望国家能够尽快立项,给予支持。
此外,要尊重古镇发展规律,保持历史耐心,创新古镇保护规划和发展思路,并确保规划能落地见效。类似宁厂这样的古镇,过去之所以衰败,关键是失去了产业支撑,“人走镇荒”,古镇失去了人气,自然就会衰败。要让古镇“复活”,需要重建产业,回流人口,重新恢复城镇功能。
相关研究者建议通过财政补贴、社会资本参与等方式,依托现有的文保遗址打造巫盐博物馆等文化地标和旅游展示区域,帮助宁厂古镇恢复制盐、酿酒等传统工艺展示,既销售商品,又发展传统文化旅游项目,吸引一些人回流就业,推动产业复兴。
同时,加快修缮民居、推动地灾整治、防洪护岸整理,在此过程中,既创造了用工岗位,又改善古镇生产生活环境。提升古镇公共服务和生活服务业态,促使医院、学校等公共服务部门回流,让古镇真正宜居、宜游,有长久生命力。
编辑/孙政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