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快评|用征信体系管理补强楼道充电治理手段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2-17 16:33

首都城市环境建设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电动自行车全链条管控的实施方案》,本市将进一步加大对电动自行车违法违规充电行为的查处力度,开展联合执法,依法查处在建筑公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等部位,以及其他公共区域停放电动自行车及充电行为。除了劝阻、制止和报告之外,拒不改正、情节严重的,还将逐步纳入征信体系。(2月17日《北京青年报》)

近年来,电动自行车在楼道充电或上楼充电,引发的安全事故频频发生,给公共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带来了重大威胁,根据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发布的数据,全国每年约发生2000起电动车火灾。这其中,80%的火灾是在充电时发生的;而致人伤亡的案例中,90%发生在门厅过道以及楼梯间等部位;超过一半的电动车火灾发生在夜间充电的过程中。据有关报告显示,2021年1月至10月,全国发生电动自行车及其电池故障引发的火灾共1.4万余起,死亡41人,受伤157人。

不难看出,类似杭州电瓶车充电爆燃引发火灾此类案件,绝大多数都是在楼道或上楼充电等违规行为所致。要消除和避免电动自行车成为不定时炸弹,规范充电行为,避免楼道充电等违规行为的发生至关重要。2017年,公安部发布《关于规范电动车停放充电加强火灾防范的通告》明确规定,严禁在建筑内的共用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处等公共区域停放电动车或者为电动车充电。2021年,应急管理部公布的《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明确规定,从8月1日开始,在高层民用建筑的公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停放电动自行车或者为电动自行车充电,拒不改正的,将对经营性单位和个人处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对非经营性单位和个人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相关部门规章的出台,弥补了治理电动自行车楼道充电安全隐患的法规短板,尤其是解决了违规后怎么处罚的基础缺陷。不过,从实际情况来看,尽管有法规护航,电瓶车上楼一直未能被杜绝,这其间除小区公共充电配套设施不齐全等因素外,还跟处罚的力度偏轻,对违规行为的威慑不够有很大的关系。单纯的行政罚款类处罚,还不足以从根本上去消除部分人的侥幸心理。

而且从实际情况上看,单纯依照靠单一手段去治理某种社会乱象,在效果上也会大打折扣,只有把以法治理和以德治理结合起来,才能产生综合威力。从行为性质上看,在楼道充电或上楼充电既是一种违法违规行为,但也是一种失信行为,因此,对反复劝说的行为人纳入诚信体系,给予道德惩戒非常必要。

健全而完整的诚信体系,可以让失信人员处于寸步难行的境地,不但就业、创业会没有空间,而且连最基本的日常生活,也会因之而受到极大的限制,比如不能坐飞机、乘火车等交通工具出行,无法购置大宗的产品等。这些年来,诚信体系在社会主义体中覆盖的范围越来越广,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比如游客违反景区规定,违规穿越或者故意损坏景区文物,会被拉入黑名单而受到惩罚,让在楼道充电的行为人付出诚信代价,有助于发挥诚信体系在规范行为上的作用,是补强社会治理手段的必要之举,其前景值得期待。

文/堂吉伟德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相关阅读
北京开展第二波次电动自行车夜查 清理、查处违规停放充电行为2000余处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30
北青快评 | 对电动自行车集中整治也要常态治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25
电动自行车“上楼”为何屡禁不止?如何解决?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5-12
北京警方通报:近期8人因电动自行车电池室内存放、充电致火灾被拘留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18
违规充电爆炸致高层起火!北京通州警方:拘10天
北京日报微信公众号 2024-03-13
违规室内存放、充电致火灾 北京消防公布两起电动车电池火灾处理结果 2人被拘留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13
西安: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负有法律责任
西安晚报 2024-03-01
禁止电动自行车进楼不能只靠劝
北京日报 2024-03-0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