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正在举行,冬奥中的科技元素令人瞩目。我国科研人员采用航天级材料自主研发的第一辆国产雪车为运动员们创造佳绩打造“利器”。
雪车是冬奥会观赏性很强的比赛。但是,中国雪车国家队2016年成立时,都没有自己的雪车装备,只能靠从国外租赁或进口进行训练。这是因为,雪车等高端冰雪竞技的装备技术含量高、工艺复杂,此前基本被国外垄断。为了实现国产雪车“零”的突破,早在2019年,科技部“科技冬奥”专项就设立了“冬季项目碳纤维复合材料高性能器材关键技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703所牵头,联合业内9家单位共同研发,涉及雪车、滑雪板、冰球杆、冰鞋、护腿护裆等多种用具,其中重点是雪车,由703所联合中国一汽集团攻关。
立项之初面临没有专业赛道、国内没有一辆雪车、技术资料基本空白等诸多困难。联合研发团队从零开始,相继突破了冰雪运动碳纤维器材结构外形一体化设计、专用材料体系与成型制造、个性化辅具等关键技术,打通了航天航空领域尖端材料与制造技术向冰雪运动器材转移应用之路,成功研制出了双人雪车、四人雪车,并于去年9月交付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中心,实现了冰雪运动器材自主设计、制造和应用,其中仅国产雪车就取得了7项专利。
据703所高级工程师周宇介绍,国产雪车包括复合材料车身和金属车架两大部分。他们借鉴了航天产品研制流程及管理经验,融合应用了三项先进的航天核心技术。其中最大的突破就是材料,具体地说,是碳纤维。碳纤维是国家战略新材料,在航空航天广泛应用,但总量偏小。国产雪车使用了国产T800级碳纤维复合材料技术,这种材料密度只有钢的1/5,强度是钢的2倍,在火箭和波音787飞机上大量使用,它能最大幅度地减轻雪车车身的重量,降低雪车重心,使雪车滑起来很平稳,双人雪车车身重量也只有50公斤左右。这种材料的高强度和独特的破坏吸能特性,还能保护运动员在撞车事故中不受到伤害。
另两项航天技术分别是:复杂结构高精度整体制造技术,确保了外形复杂雪车的高质量制备,整个雪车车身也就三个大部件:前车身、后车身和前车盖,连接结构很少,外形精度非常高;气动外形设计技术,利用流体力学计算和风洞测试,经过多轮次迭代,设计舵身融合的流线形外形,空气风阻系数较进口雪车小5%以上,经测算可提高竞赛成绩0.3至0.5秒。
国产雪车不仅实现了从无到有,而且低风阻、高可靠、好操控。交付后通过了国家队的审查与赛道训练,眼下正在推进相关国际认证。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雷嘉
编辑/张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