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逆周期调控加力
经济参考报 2022-01-18 10:25

1月17日,人民银行开展7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1000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MLF操作和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的中标利率均下降10个基点。具体为,1年期MLF中标利率为2.85%,7天期逆回购中标利率为2.1%。

业内人士表示,此次“降息”在市场预期之内,而政策工具利率下调10个基点力度不小,意味着逆周期调控力度在不断加大。展望未来,降准仍然有空间,LPR有望继续下行,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也将发挥更大作用,引导金融资源流入重点领域。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表示,7天期逆回购利率为短期政策利率,1年期MLF利率为中期政策利率,二者共同组成了我国的政策利率体系。2020年4月起,1年期MLF利率、7天期逆回购利率保持在2.95%和2.2%,二者利差维持在75个基点,此后便长期保持稳定。“时隔多月,政策工具利率下调意味着逆周期调控持续发力。”他说。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原司长盛松成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降息首先降低了金融机构资金成本,从而鼓励金融机构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多、成本更低的信贷支持。其次,经2019年LPR改革后,实体经济贷款根据LPR定价,LPR是在MLF利率基础上加点形成的。因此MLF利率下降大概率会带动LPR下降,从而直接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更好地支持“六稳”“六保”。

从过去看,在1年期LPR下降后的下个月,再进行降息继续引导LPR下降的情况并不多见。“在本月进行降息,体现了政策发力适当靠前、跨周期和逆周期政策有机结合的要求。本次降息10个基点,与疫情初期第一次降息等幅,力度不算小,是加大逆周期调节的体现。”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

展望未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对记者表示,2021年以来,我国先后实施两次降准,并引导一年期LPR下调5个基点,再加上这次降息,应该说货币政策正在积极发力引导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后续货币政策操作上,降准仍然有空间,通过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资源流入重点领域也有较大空间。

文/经济参考报记者 张莫 向家莹

编辑/范辉

相关阅读
买断式逆回购首现缩量 货币政策释放何种信号?
第一财经 2025-05-06
【财经分析】“适度宽松”接棒“稳健” 新基调下货币政策如何发力支持经济
​新华财经 2025-01-03
央行时隔七个月重启14天期逆回购 更多“增量政策举措”何时推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09-24
央行发布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专家:货币政策接连三轮组合拳 支持经济回升向好
每日经济新闻 2024-08-15
密集降息:逆回购利率11个月来首次下调,LPR跟随调降
澎湃新闻 2024-07-22
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再发力
经济日报 2023-08-16
半两财经 | SLF利率下调10个基点 三大政策利率今日齐降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8-15
政策性降息再次落地,后续降准仍然可期
第一财经 2023-08-1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