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快评 | “路边捡苹果皮”用言传身教指引照亮前行道路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1-14 15:30

近日,有一段视频在网络上流传。视频的内容很简单,就是拍摄下了福建厦门一位妈妈在路边给孩子削苹果的过程,但是其中的一些细节却得到了不少网友的点赞。苹果削好后,这位妈妈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耐心地把掉落在垃圾桶边上的苹果皮捡到垃圾桶里。

有的人在自己家里很爱干净整洁,在公共空间却很恣意放纵。受到“破窗效应”的感染,一些人对失范行为心安理得甚至觉得理所当然——马路上已经这么脏了,别人可以丢垃圾,我为什么不能呢?部分人没有“勿以恶小而为之”的禁忌意识和边界精神,导致在马路上乱扔垃圾成为一种见怪不怪的“潜规则”。

“路边捡苹果皮”的上演,并非来源于外部压力,而是来源于道德自觉和文明自律,来源于一种言传身教的教育觉醒。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他们的言传身教来对孩子具有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育人功能。有教养、有涵养的做法,让“路边捡苹果皮”得到了其他人的尊重与敬意。

“路边捡苹果皮”首先是一种与人为善。马路上暂时共处同一个公共空间的陌生人,也构成某种意义上的共同体;一个人的角色扮演,不可避免会给其他路人带来影响。随地乱扔的苹果皮不仅会降低他人出行的安全感和舒适度,也会损伤公共环境卫生。

在利益主体多元化、价值观念多样化的今天,不同的人们有着不同的“意义之网”;如果人人都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自弹自唱,公共场域就会“一地鸡毛”。无规矩不成方圆,公共空间的良性运行离不开共识性的规则。“路边捡苹果皮”是对公序良俗的守卫与呵护,是对价值系统、规则系统的认同和遵循。

“路边捡苹果皮”契合价值理性,是一件应该做的事情,为何会让围观者点赞呢?在现实生活中,违反公序良俗的失范行为层出不穷,一些人甚至公然进行“道德蹂躏”——将违反道德的言语和举动做得故意张扬,对符合道德的现象故意加以嘲弄和羞辱。这些失范行为不断降低人们对城市文明的预期,“路边捡苹果皮”就从“应该的”被人为地上升为“需要褒奖的”。

成年人的言传身教,对孩子们的影响是长期的深远的。“路边捡苹果皮”不仅关系其他市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也饱含父母对子女含蓄、低调却不失深沉、温暖的爱。作为一种不可或缺的社会化,有规则意识和公共精神的“路边捡苹果皮”本质上是融入家庭教养和城市文明的行为。

父母的言传身教犹如一个灯塔,指引、照亮和温暖孩子们前进的道路。“路边捡苹果皮”对孩子进行了一场关于规则、边界与禁忌、文明的社会化启蒙,能够让孩子接受思想洗礼,有助于孩子精神世界的健康成长。

文/杨朝清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

相关阅读
父子同时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网友:言传身教真到位
人民网 2024-08-23
苹果皮能抗癌?靠日常吃的量远远不够
健康上海12320 2024-05-11
石景山区苹果园街道开展世界读书日读书活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23
逝者|怀念父亲:一生得益于他的身教言传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19
打好烟花爆竹燃放安全主动仗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08
丰台区绿色生活好市民:韩哮 科学教师重环保 播种绿色新理念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09
言传身教帮助孩子重拾自信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3-06
新市民“摊”上人生:在夜市中追光前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2-0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