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岁的大学生付成功与众多的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志愿者有所不同,并不是说他的志愿服务岗位特殊或者服务对象特殊,而是因为他本身是一位听障人士。因幼时患病使用药物导致过敏而使听力严重受损,现在的他需要佩戴助听器才能勉强听到外界的声音。也正因为如此,他在参与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志愿者选拔的过程中曾经彷徨过,甚至退缩过,但是在老师、同学和亲人们的关心、鼓励下,他逐渐树立信心,并愈发坚定地走上了志愿服务之路。
付成功在社区志愿服务中找到了自我
付成功目前是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2020级的学生。上小学二年级时,他在一场大病中不幸药物过敏,身体的语言系统、听力系统及记忆力均受到了损伤,其中听力受损最为严重。当得知自己的听力损伤难以治愈,即使佩戴了助听器,也无法完全像正常人一样感知世界时,年少的付成功变得沉闷、封闭,甚至一度想要退学,自暴自弃。但在身边人的鼓励之下,他克服了心理障碍,积极接受心理疏导,逐渐从生病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并开始注重提升自己、完善自己,用实际行动与命运做斗争。
付成功耐心为社区居民服务
在成长的道路上,付成功遇到了很多善良的人,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帮助,这让他心存感恩,渴望回报社会,哪怕是不起眼的点滴行动。进入中国石油大学后,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他就参与了环境保护、敬老院献爱心、青少年服务等多项志愿活动。特别是在参加敬老院志愿服务时,付成功感同身受,从中体会到了一种认同感和成就感。有的老人年纪大了听力受损严重,和志愿者们交流起来比较困难,付成功耐心地去和老人们进行沟通,尽量让他们理解自己要说的话。时隔多日,付成功再次去这所敬老院参加志愿服务时,有一些老人立刻就认出了他,这让付成功感到特别的荣幸和欣喜。
付成功在志愿活动当中增长了经验,也丰富了阅历。在他看来,大学期间更多地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可以了解需要帮助群体的真实感受,尤其能够锻炼一个人的社交能力、实践能力和协作能力,将来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
通过志愿服务,付成功不断加强与陌生人沟通的能力
说起自己与冬奥会的缘分,付成功讲述道,在观看了2018年平昌冬奥会短道速滑名将武大靖以闪电般的速度为中国夺得金牌后,他激动万分,并开始对短道速滑乃至所有冰雪运动产生了浓厚兴趣。当时他还是一名高中生,之后机缘巧合地来到北京读大学,得知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招募赛会志愿者的消息时,付成功毫不犹豫报了名。他认为这不仅能够锻炼自己、提升自己,而且有利于践行志愿服务精神,向世界展现中国青年的精神风貌。可是,在报名之后,付成功的心里也有些矛盾,他认为自己的能力不足,在第二轮志愿者报名时便退缩了,没有再继续下去。
老师们知道他的顾虑之后,鼓励他继续参加选拔,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在老师和同学们的鼓励和帮助下,付成功重拾信心,努力练习普通话发音,强化英语口语。功夫不负有心人,付成功在接下来的三轮面试和笔试中一路过关斩将,成为了一名冬奥志愿者。现在回想起来,付成功感觉很梦幻,从退缩到努力到成为志愿者,这个过程对他来说是一段很难忘的经历,也让他变得更自信、坚强。
在成为冬奥志愿者之后,付成功更积极地参加学校的各种志愿活动,并按时完成冬奥志愿者培训课程,随时做好服务准备。“对我而言,这是一个难得的自我提升、克服心理障碍的机会。在我生命的至暗时刻,我感受过来自社会的温暖,现在,我要将这份温情化作回报社会的责任心,在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上为运动员和观众提供自己力所能及的帮助,这将是我人生最大的荣耀。”付成功坚定地说。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刘艾林
编辑/张颖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