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市复工500余天阵痛一直在 影城经理最怕有人辞职
齐鲁晚报 2021-12-14 14:05

今年,济南新世纪影城泉城路店又有两名老员工辞职,影城经理李言鲁从去年开始长白头发,他挠了挠头皮,发现今年长得更多了。熬过了2020年疫情爆发时影城运营的冰点,2021年影市情况又是反复无常,年底了,集团总部发了一张工作总结表,李言鲁盯着思考了好几天,这张表格,今年究竟该如何填写?

自去年7月20日影城复工以来,今年的12月2日是影城复工的第500天,近期,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再访影城。

最怕员工敲门谈辞职

“经理,我想和您聊聊”

12月6日早晨9点,新世纪影城泉城路店的五名员工围坐在一张桌前,讨论着今年贺岁档的准备工作。这是今年影城的最后一次例会,李言鲁看着热情讨论的四人,心想,去年底还有七八个人围坐,例会参加人数真是越开人越少了。

这四名员工先各自总结11月的工作,李言鲁最后发言,“今年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已经完成了影城的利润指标,这一点还是值得肯定。”听到这句话,四人眼里闪烁了一番,是甜也犹苦,一年来大家心里感慨得的太多,好在这一年,马上要熬到头了。

“最后加把劲儿,我相信这个月公司肯定会对工资有所调整。”接下来说的话像画了个饼,李言鲁心中自嘲了一番,下个月底就过年了,繁忙的贺岁档只指望四五个员工,影院能运转顺利吗?招聘兼职的信息发布了一月有余,还没啥动静,想到过去贺岁档时好几名兼职大学生在影城忙碌的身影,李言鲁心里涌出一阵涩涩的苦味。

兼职招不上人,原有员工的来来去去在今年也尤为频繁。李言鲁现在最害怕听到员工敲门,听到对方说“经理,我想和您聊聊。”他就有了对方要辞职的不祥预感。在8月的暑期档,《长津湖》《皮皮鲁与鲁西西之罐头小人》《五个扑水的少年》等多部新片突然宣布撤档。上映的《革命者》《中国医生》《1921》等影片的票房并没有超出预期,《俑之城》《济公之降龙降世》两部动画也没打得响亮,从头部到腰部的影片皆表现一般,没有爆款,没有黑马,一部分老员工的坚守,在暑期档冷清的氛围中扛不住了。

这期间,影城有两名员工辞职,这令李言鲁感到很不舍。走的那名主管是在影城工作四五个年头的老员工,他辞职那天,票房的LED屏正播着他前日排好的片子。紧接着,李言鲁在10月再次招聘了四个人,不过没干俩月,又走了俩。复工500余天,影市的阵痛一直都在。

从年初春节档的爆火,到暑期档的冷彻心扉,这一年的难关和欣喜,都是李言鲁和几名小伙伴共同面对。早上8点,放映员小琦和涛涛上楼预热调试13个影厅的放映机,他们设置好自动播放,又出现在影厅门口检票,一个小时上去巡视一次,每人一天上下十几趟。影城主管欢欢头天晚上把第二天的片子排列好,输入设置好几点几分播放什么电影,第二天站在票房的柜台忙着接待。一个员工多个岗位轮番转,是2021整年的常态,五个员工每人一周休息一天,每天就得有一个人休班,偶尔有人生病请假,李言鲁又要头疼一番。十个茶壶五个盖儿,怎么都要盖一会儿,这是门学问。

“观影架势”有了

却已经没那个“味儿”

2020年5月26日,影城因疫情暂停营业的日子超过120天,李言鲁在微信开通了个人视频号,晒了晒前两日练的字。骤然停摆的电影院使影城工作人员被迫离职的不在少数,也让李言鲁被迫有了大把空闲的时光,琢磨一手好字,成了半年里的“重要”工作。

发布两条练字的视频之后,李言鲁停更了小半年,影市没有电影,票房为零长达数月,小视频也没有观众,李言鲁的视频更新的也没劲儿,心里更是一阵焦虑。直到2020年7月20日影城复工,随后的国庆档上映了《我和我的家乡》《一点就到家》《急先锋》多部影片,李言鲁也重新拾起视频号,换了内容,推荐起国庆档的好片,顺便分析观察连日的票房走势。“特别兴奋,幸福终于等来了!”他在寒风中等来了影市的“重启”。

去年影院复工后开了个好头,影城在今年的状况也逐步复苏。2021年的春节档有《你好,李焕英》《唐人街探案3》等多部商业大片,五一档票房人次场次均创新高,总票房突破16.73亿元,国庆档7天票房破43亿元……但变数依旧存在,平时的日子还是尤为冷清,甚至遇上暑期档的爆冷。“2021年春节赚的钱撑到国庆,国庆赚的钱再撑到春节”,李言鲁坐在起伏的票房过山车上,很难不去和房东偶尔“哭穷”。

2021年的影市波动,放大了影院的被动局面,暑期档的进口片票价调整到20元,还是没等来最爱电影的那批观众,李言鲁唏嘘感叹:观影群体“换天”了。他坐在一把不太新的工作椅上,回忆起自己学生时代去电影院的场景。三两好友相约,爆米花的甜腻香气和碳酸饮料的泡泡混合,在两小时的银幕时光里弥漫。他曾是最爱走进电影院的那波观影者,一直到走上影院经理的岗位,已有十年。

那些记忆就像如今的这把老工作椅,已经很陈旧。如今观影者迭代,轮到95后、00后扛起影院主流观众的大旗,走进电影院的理由,也从欢乐的聚会相约,变成了被数据“指挥”的谨慎选择。抖音、直播等新形式的出现,给年轻的观影群体发出提前踩雷、种草的预告。

预告越来越短,两分钟讲完一部电影的自媒体“走街串巷”,院线级别的电影“逃”去流媒体。除了电影院的日常工作,李言鲁也在办公桌旁体验过“小屏”看电影。摆好了爆米花,拿瓶矿泉水,“观影架势”有了,他却说没那个“味儿”。年轻人喜欢倍速观剧,只看高光集锦的片段,在电影院坐上俩小时,仿佛不再是最佳选择,这些新的习惯也正消磨着电影院的存在感。

电影院在今年尝到的“苦”,不止院线电影的“逃”,在桌游、剧本杀、密室逃脱等新兴娱乐方式相继冒头的时候,影院的观众又被“夺”走小半。新娱乐形式风头正起,李言鲁也在思忖,搞点脱口秀引入电影院,这样转型能成功吗?还没试过,李言鲁已经泼醒了自己,“专职干脱口秀的都还干不好,瞎凑什么热闹。”再一转头看到埋头干活的员工只有四个,李言鲁更是苦笑叹气。

团体票、差异化排片

影市在阵痛中得以喘息

上午10点多刚开完例会,电脑微信接着“滴滴”提示个不停,年底了,没完成业绩的、愁苦新一季度房租的,许多同行在全国行业群里诉说着自己的焦虑。李言鲁关上电脑,暂时逃离这波焦虑,翻找手机里的通讯录,约起了老顾客的团体票预购。

去年影院的复工之路一波三折,李言鲁在一年到头的“期盼”中度过,今年李言鲁重点盯住购买团体票的客户,帮助影城在市场的阵痛中得以喘息。8月的暑期档虽不如预料之中的火爆,但《1921》《革命者》《中国医生》这些影片也用团体票卖出不少,足以稳住影城自身的局面。李言鲁说,“因为新世纪影城分店多,我们的团体票好好做一做,收益也能特别大。”《峰爆》上映后,李言鲁给基建的相关单位推荐团体票,小体量的影片《邮差》上映了,他又跑去联系了邮政的相关工作人员,组织起一场场的专场观影。紧接着国庆档的《长津湖》热度持续了好几个月,主动预约团体票的新顾客也陆续而来。

进入今年的12月份,李言鲁打听到很多公司的福利预算还很充足,觉得影院有了搏价的空间。“都涨价啦,原来的价格现在不行。”他和对方沟通,由于影片最低限价的涨幅越来越高,所以给每张团体票也相应地涨了5块钱。今年最火爆的电影《长津湖》最低限价涨到40元每张,但其实影院整体的平均票价基本上还在35块钱。

前几天,李言鲁在50人小厅排上了一个不起眼的恐怖片,他觉得大部分观众肯定不感兴趣,但也有20多个观众前来购票,上座率超过了50%,这在平日算是较高的上座率了。晚上他继续研究起第二天的排片策略,琢磨观影人群的心理,“别的影院不上的片子我们排,我们有50人的小厅,安排几场正合适。”这样与其他影院形成了排片差异化,成为今年吸引部分顾客群的卖点。其实,除了吃饭睡觉,这一年李言鲁几乎都在绞尽脑汁地“赚钱”。

11月某天的早晨8点半,泉城路上的上班族正会成人河,影院前台接到了一个老人的电话,他说自己刚送完孙子上学,还去趟超市买了点鸡蛋,想来看一场最近场次的《长津湖》。这是电影《长津湖》上映的一个月后,影片不仅票房突破新高,连老年群体也被带动走进了影院,李言鲁决定,接下来每天早上都多排上几场《长津湖》的小厅,本着“人无我有”的原则,他说,“市场比较淡的时候,苍蝇腿也是肉哇。”

这一年,李言鲁尽最大努力施展“谋略”,用差异化排片拓展受众群体、合理调整票价、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把优势点扩成有影响力的面……虽然档期分布不均,“救市大片”也没几部,但他心里燃着激情。“原来市场很火爆的时候,若是前期预判有失误,片子排错一场就有不小的损失,今年给了我们更多成长和试错的机会。”今年他放缓了个人视频号更新的频率,作为一名影城经理,他觉得能做的事儿变得更多了。年底的总结报告马上要交了,李言鲁想把这句话写进总结里,“虽然阵痛一直在,但希望还是更大。”

来源/齐鲁晚报

编辑/樊宏伟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