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台歌剧”在上海音乐厅首演 观众穿上戏服成为“剧中人”
上观新闻 2021-12-10 20:22

冬日午后,上海音乐厅阳台上传来美妙的歌声,是歌剧《罗密欧与朱丽叶》里的男女主角正在互诉衷肠。观众和循声而来的路人从四面八方汇聚于广场之上,举起手机记录下这对恋人的告别。《茶花女》中的“薇奥莉塔”也引领众人走出音乐厅,高唱一曲《饮酒歌》。

75dbc8d5453c4a3380a5276bb05c6c30.jpg

观众和循声而来的市民举起手机,拍下“罗密欧”与“朱丽叶”在阳台上的分别

12月9日,“‘走进’演艺新场景——阳台歌剧”在银杏和红枫环绕的上海音乐厅首演。这场沉浸式歌剧表演是今年“艺树计划”的一部分,由上海歌剧院艺术家创作和表演。在严格执行防疫要求的前提下,“阳台歌剧”利用音乐厅的建筑空间,在一步一景、一景一戏中,让观众领略歌剧之美。不少观众也穿上不同款式的戏服,戴着面具,成为“剧中人”。

阳台变舞台,拉近观众与歌剧的距离

从音乐厅的北厅推门而入,金色的雕花穹顶和汉白玉的旋转扶梯,如同时光隧道的入口,把观众带回到一百多年前巴黎交际花“薇奥莉塔”的家中。二楼回廊之上,“薇奥莉塔”正唱着《茶花女》中最著名的咏叹调之一“他也许是我渴望见到的人”,华丽的嗓音直穿大厅,环绕于立柱之间,扣人心弦。

歌剧演员宋倩在上海音乐厅二楼回廊上演唱《茶花女》中的咏叹调

“‘阳台歌剧’把我带回了在意大利的求学时光。”“薇奥莉塔”扮演者、上海歌剧院歌剧演员宋倩说。疫情下,隔离中的意大利人曾在阳台上唱起歌剧,用歌声鼓舞周围的人。

歌剧演员于浩磊和宋倩在上海音乐厅的台阶上跳起舞

不久前,宋倩曾与参加“艺树计划”歌剧工作坊的34位市民共同登上上海大剧院舞台,演唱《茶花女》经典唱段。“他们的热情让我很感动。演员和观众的关系,就像鱼和水的关系。不要说歌剧是‘艺术的皇冠’,也不要说它是‘阳春白雪’,其实它离我们很近。”

穿着戏服的观众

跟随演员的指引,观众走进音乐厅南厅,另外一对“恋人”正在经历一场风波,他们是独幕歌剧《贾尼·斯基基》中的“劳蕾塔”和“里努乔”。这是一场关于亲情、爱情与金钱的现实闹剧,其中经典唱段“我亲爱的爸爸”与“佛罗伦萨像一棵开花的大树”引发满堂彩。

独幕歌剧《贾尼·斯基基》在音乐厅南厅上演

“离观众非常近,戏也演得很过瘾。”贾尼·斯基基的扮演者、上海歌剧院演员窦乾铭说。为什么会选这样一出戏?上海歌剧院演员余杨告诉记者:“《贾尼·斯基基》写的是几百年前的事,但反映了当代社会的一些问题,相信每一个人都能看得懂,不仅可以享受歌剧的美好旋律,还能从故事中得到深思。”

观众们站在音乐厅的台阶上欣赏演出

因地制宜,建筑与舞台艺术融合创新

为了看“阳台歌剧”,小红书博主小樱和阿菲中午12点就来了,先挑好戏服,化好妆,然后在上海音乐厅的阳台上喝了下午茶,等着“阳台歌剧”开场。“第一次听这种沉浸式歌剧,你不知道演员下一秒会跑到哪里,惊喜接连不断。”“阳台歌剧”全长约一个半小时,结束时阿菲仍觉得意犹未尽:“今天天气不错,建筑也很漂亮,穿着戏服,有一种玩‘剧本杀’的感觉。”

观众“小樱”和“阿菲”换上戏服戴上面具,化身“剧中人”

作为今年“艺树计划”的压轴大戏,“阳台歌剧”从案头策划到最终呈现,经历过多轮的方案论证,如何将音乐厅的建筑与歌剧场景完美融合,是摆在导演马达面前的一个课题。“最终我们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不搭一个实景,完全借助音乐厅的内部构造与装潢,甚至灯光也都尽量使用了自然采光,用‘天然去雕饰’的方法,增强观众的沉浸式体验。”为保证每场戏之间能做到无缝衔接,演出的动线设计必须反复推敲,掐表计时。

舞者们在音乐厅台阶上起舞

“阳台歌剧”是沉浸式原创芭蕾《难说再见》、“光‘音’的故事”大型3D Mapping墙体秀、国风音乐现场《海上生民乐》之后,建筑与舞台艺术融合的又一创新。首演后,上海歌剧院将对“阳台歌剧”进行打磨和升级,作为普及和推广歌剧艺术的演艺品牌,与更多观众见面。

独幕歌剧《贾尼·斯基基》

“艺树计划”由中共上海市黄浦区委宣传部、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上汽集团共同主办,已连续举办三届。自今年9月启动以来,陆续举办了音乐沙龙、跨界讲座、排演探班、互动欢唱秀、声乐工作坊、阳台歌剧等近十场活动,一步步带领市民探寻歌剧之美,也帮助怀揣艺术梦想的市民走上舞台实现梦想。

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党委书记、总裁张颂华说:“我们希望通过‘艺树计划’公益平台,让更多市民群众走近艺术、了解艺术、热爱艺术。未来,我们还将依托‘演艺大世界’平台,不断丰富公益性文化产品类型,助力推动城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

文/上观新闻记者 吴桐

编辑/崔巍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