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文化企业数量位居全市之首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12-09 18:59

北青-北京头条记者从北京市朝阳区了解到,过去五年,朝阳区紧抓非首都功能疏解、产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发展契机,深入实施“文化+”战略,按照“高端引领、创新驱动、融合发展”的总体思路,通过规划引导、政策促进、精准服务、搭建平台、优化环境等“组合拳”,深入推进文化科技融合发展,全面提升区域文化创新活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北京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政策创新产业迸发新活力。上市挂牌企业达66家,聚集6家文娱独角兽企业,四批认定840家“蜂鸟企业”,汇集253家文化企业总部,朝阳成全国文化企业总部基地。2020年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实现收入2182.4亿元,文化产业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不断凸显。

“腾笼换鸟”促进城市更新。朝阳区坚持非首都功能疏解,深挖工业文化富矿,探索存量空间“腾笼换鸟”和功能提升的创新路径,形成老旧厂房改造利用、传统商业设施升级、有形市场腾退转型三种园区改造转型模式,全面完成“百园工程”,32家被认定为市级文创园区,占全市33%,居全市首位。798艺术区成为全市唯一一家获得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资格的园区;751入选国家旅游科技示范园区试点;798-751艺术街区、亮马河风情水岸被认定为首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聚集区。

政策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朝阳区以文化产业政策创新为着力点,坚持“规划先行、政策引导、资金支持”,市级层面出台《关于加快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核心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区级层面制定实施促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30条”,发布全国首个反映区域文化产业带发展情况的国家文创实验区指数,构建形成先行先试、集成创新的政策体系,朝阳区获得第二批国家文化出口基地资质,在全国文化产业发展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日益彰显。

科技融合发展动能后劲足。以文化科技融合为主要特征的数字文化企业收入年均增速达30%以上,成驱动朝阳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引擎。2020年,朝阳区数字文化产业实现收入633.6亿元,约占全区文化产业收入的30%。

数字经济跑出“加速度”。朝阳区努力在北京加快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打造全国数字文化产业的重要承载区。全国首个国家级5G新媒体平台企业央视频、智能影像领域独角兽企业影谱科技、打造央视新闻视频素材“全球发布系统”的数字文化企业环球视通等一批文化科技融合类企业争相涌现,朝阳区成为数字文化品牌企业的总部基地。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李泽伟
编辑/高艳

相关阅读
朝阳区17项举措精准扶持文化产业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6-17
朝阳区将加快推动AIGC视听产业创新中心建设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1-07
国家文创实验区登记注册文化企业已达10万家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14
服贸会 | 朝阳区数字人核心业务企业数量占比全市第一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14
朝阳区启动建设全市首个AlGC视听产业创新中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07
尹力殷勇就推动我市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到朝阳区调研
识政 2024-05-08
聚焦 | 北京市朝阳区全力建设首都文化创新引领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08
发布“文化领军贷”!北京银行亮相朝阳区文化金融发展思享汇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20
最新评论